普通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觉中度过的。但睡不着、睡不好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睡眠通病。保护睡眠质量,就是保护生命健康。如何才能拥有高质量睡眠,让睡觉不再成为“难事”?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成立华南地区最大睡眠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为中心揭牌并担任中心顾问,广医一院副院长张挪富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该中心整合广医一院20个相关学科的资源,依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专科,以及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致力于一站式解决困扰老百姓的睡眠问题。
揭牌仪式上,钟南山寄语该中心各学科医护人员:除了做好医疗服务,还要找出主攻方向,立足临床解决困扰老百姓的睡眠问题,更好地为广州、广东乃至全国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图/通讯员李进
三十余载积淀 规模从小到大 实力由弱到强
广医一院睡眠医学中心是由钟南山院士创建和领导的全国最早开展睡眠呼吸监测的单位之一,在学科带头人张挪富教授牵头下成为全国睡眠呼吸副组长单位和广东省医师协会睡眠分会主委单位,一直专注于睡眠障碍疾病的诊治。
“人的一生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据张挪富教授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医一院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就开始研究睡眠相关疾病。
当时主要是在呼吸内科针对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开展研究。起初没有监测设备,钟南山院士便指导医护人员进行人工监测,晚上持续数小时盯在病人床旁,用表计算他们睡着后呼吸暂停的时间,同时监测其氧饱和度。通过人工监测、手动记录,钟南山团队采集并分析了患者数据,1987年就开始发表睡眠呼吸暂停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
1992年,广医一院成立睡眠研究室。1993年,张挪富教授开始跟随钟南山院士做睡眠相关研究,他见证了近三十年来广医一院睡眠医学专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一开始我们只有1张睡眠监测床,到后来发展成4张、8张、12张……如今已发展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睡眠医学中心。”
这个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睡眠医学中心,在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拥有23间睡眠监测室,配备了多导睡眠监测、气道压力滴定仪、无创呼吸机、智能床垫以及10台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等各种设备,一个晚上可同时为30多个病人做相关的睡眠监测。中心的诊疗范围也从起初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主,扩大到对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及相关合并症,以及失眠、发作性睡病、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等诊疗领域。
多学科合力解决睡眠问题
很多人都曾有过睡眠问题,但你是否想过自己为何会睡不好觉?
“其实,跟睡眠相关的疾病大概有100多种。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打鼾’,它往往并不代表‘睡得香’,而很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张挪富教授分析说,临床上,很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因睡眠呼吸暂停后身体缺氧、低氧,长期导致全身多器官受损,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
比如,有的患者合并有哮喘、慢阻肺等慢性肺病,这就涉及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这又涉及到心血管内科;还有的患者合并有脑动脉硬化、帕金森综合征、脑梗死、脑出血、老年性痴呆等脑血管病,涉及神经内科;而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病型的患者,治疗时则涉及到内分泌科。
“可见,睡眠问题可能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需要多学科合作共同来解决。”张挪富教授解释道,“我们成立睡眠医学中心,把睡眠疾病相关的学科整合在一起,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综合化、个体化的治疗需求,希望能帮助患者一站式解决睡眠问题。”
为此,广医一院依托该院多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专科,在睡眠医学中心架构下,集纳了呼吸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和神经内科、口腔科、儿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临床心理科等20个亚专科专家,开设多学科门诊(MDT),能为受各种睡眠问题困扰的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睡眠疾病筛查、诊断、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提供包括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人工压力滴定、口腔矫正器治疗、改良悬雍垂软腭成型手术、射频消融手术、减重手术、抗氧化等治疗和随访管理,帮患者摆脱睡眠问题的困扰。
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 以联盟带动基层发展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首批入选医院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除了整合多学科力量,专注于提升医院对睡眠相关疑难病的诊疗能力之外,广医一院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国家级平台和高水平医院的优势,提高对基层医院的辐射带动能力。
“我们以联盟带动,开展多中心研究,同时通过远程诊疗和培训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睡眠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据张挪富教授介绍,依托前期的区域睡眠呼吸专病联盟平台,该中心牵头建立起华南区域睡眠医学联盟,开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中心研究;同时还帮助加入联盟的深圳、东莞、清远和佛山顺德等地相关医院开展培训和教学,并提供远程诊断支持,帮助联盟内基层医院提升睡眠相关疾病,尤其是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能力。
除了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医一院还拥有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呼吸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立足临床需求,借助这些平台的支撑,我们正在开展多项睡眠疾病的基础研究。”张挪富教授透露,目前该中心正在与香港中文大学技术团队合作,利用动物模型模拟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造成夜间间歇性缺氧对器官功能的损害,希望找出一些对临床诊疗有帮助的规律;同时,针对OSA治疗中缺乏药物的问题,开展相关老药新用的研究。
而在院内,睡眠医学中心还联合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等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建立OSA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纳入不同表型OSA患者的研究队列,希望通过利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出OSA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以实现基于患者病历与检查等数据来推荐治疗方案、预测疗效与并发症风险等。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疗,从单学科到多学科协作,从“单兵作战”到成立联盟带动基层共同发展,广医一院充分发挥高水平医院示范引领作用,正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睡眠医学中心,帮助老百姓更好地解决困扰睡眠的各种问题。
广医一院睡眠医学中心涵盖20个学科/专业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
口腔专业
临床心理专业
中医专业
神经内科专业
心血管内科专业
内分泌代谢专业
老年医学专业
儿科专业
小儿呼吸专业
减重外科专业
麻醉手术科专业
妇产科专业
康复医学专业
康复护理专业
影像放射专业
超声专业
核医学PET/CT专业
营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