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学术“圈子文化”应该怎么破

  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的“圈子文化”一直是学术界很多人都不明说,但都清楚的事情。之所以不明说,是因为“混圈子”“跑关系”这种事情,发生在社会清流的学术界里,始终是一件有辱斯文、提不上台面的事情;之所以都清楚,是因为发论文、提职称、跑项目甚至找工作,想绕开圈子有时候真的很难。一些地方的学风就被圈子文化所败坏,结果就是:干好干坏全看你是谁的人,科研能力高低的核心竞争力是“圈子”。国家这些年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花了那么多钱,可是一些项目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多少和这种不良文化有关。

  学术界的圈子文化之所以存在,原因有三:其一,学术界与其他大众领域不同,门槛较高,“界内”人员较少,很难避免熟人环境。其二,学术界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权威色彩,因此易于形成圈子。科学不以人数多少论对错,一个大科学家的声音胜过一群研究者的声音。其三,自身的利益刺激了圈子的恶性膨胀。所谓学派、师门、学术共同体,多少都带有熟人圈子的味道,关键就在于圈子文化不能凌驾于公平、公正的规则之上,更不能成为规则。需要警惕的是,当钱太多、利太大、“帽子”的得失、项目的成败越来越功利之时,本该是清流的学术研究,就会变成追权逐利的浊流。

  所以,要想破掉“圈子文化”,除了要靠学术界主流的不忘初心之外,还是要在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上下功夫。比如内部机制,可以考虑在项目评审、重点核刊这样的重大利益之中,为圈内非主流留下保底份额。这类似于,国家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了避免大企业形成寡头垄断,而对于中小企业、地方企业采取的预留市场份额的保护措施。又比如在项目评审当中,要参考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外部评审,打破内部人对学术资源分配权力的垄断。外部环境则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到学术领域之中,来自市场和企业的钱多了,大家就不用憋着劲儿抢国家项目了,来自社会的课题多了,评价标准就会多元化,“帽子”的分量也就随之下降。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作者:储殷)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化·体育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健康·教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政策再发力,巩固经济发展基石
科技小院,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向海而强,正当时!
多措并举破解毕业生租房难
烧旺体育消费这把火
“银发族”再就业
打造中国品牌 擦亮中国名片
微评
学术“圈子文化”应该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