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农村“四小园” 白云有2035个

汤南
罗汉松主题小公园

  “哇!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观赏到名贵的罗汉松!”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大纲领村牌坊入口处,一个罗汉松主题小公园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这是白云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四小园”(小公园、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建设的最新成果之一。

  两年来,白云区以村庄规划为引领,统筹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腾出地、破旧泥砖房拆除地,以及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空置土地,在美丽乡村点缀建设“四小园”。如今,全区已建成农村“四小园”2035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肖惠津、李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通讯员石建华、李阳

  “三兄弟田”诉说三兄弟情

  在人和镇黄榜岭村,有三块闲置荒地经过升级,打造成了集农作物科普区域、花卉科普区域、树木科普区域于一体的小花园、小菜园,面积合计570平方米。“这三块田取名为‘三兄弟田’,与黄榜岭建村的历史故事相呼应。”白云区供销联社三农服务人员介绍,相传,黄榜岭村以前是一座专贴皇榜的小山岭,当时无人居住。清乾隆年间,杨审三、杨汉三、杨应三这三兄弟从新联村到黄榜岭村建村发展,并建立三所书舍,供后代读书使用。

  今年植树节期间,白云区供销联社联合人和镇侨联、黄榜岭村村委会等,组织海归侨胞及留守侨属代表,在三兄弟田种下了可可树、咖啡树等特色树木。黄榜岭村侨属、90多岁的曹有兰说,三兄弟田寄托了她对孩子们的相思之情,“我的孩子常年在国外,我经常来三兄弟田走走,看见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心情舒畅多了。”

  今年,白云区供销联社以三兄弟田为载体,充分链接资源,发挥高校资源力量,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共同建设“四小园”生态板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特殊品种自然科普教育,开展参观与农耕实践服务。如今,这里的农作物种植区常年有黄榜岭村村民自发前来种菜种花,成熟后再分给本村独居高龄老人及侨属,不但实现了人居环境提质升级,也增强了该村侨乡文化底蕴。

  村口种下罗汉松迎八方客

  近日,在大纲领村村口牌坊处,此前被荒废的绿化用地变身为一个种满罗汉松的主题小公园,让来来往往的村民们眼前一亮。

  此前,钟落潭镇结合乡村规划,组织大纲领村与白云区燊之源罗汉松专业合作社、广州市云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四小园”合作共建。白云区燊之源罗汉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令华介绍,他们第一期种植了420棵罗汉松,既能提升村容村貌,也为优质罗汉松提供了一个良好展示平台。

  大纲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尔男表示,该区域交通便利,路网交织,周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是大纲领村及附近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据介绍,相关方面还将计划沿着大纲领村党员示范路,打造全程约2公里的罗汉松大道,让其成为钟落潭镇新的景观打卡点。

  持续打造“四小园”标杆

  在钟落潭镇陈洞村、江高镇大田村、太和镇谢家庄村等,部分小公园、小花园结合本村历史文化、村规民约等来建设,将原有的乡村荒地,打造成了展示乡村文化历史的窗口。各村的“四小园”独具风格,墙壁绘上一幅幅精美壁画,与优美的村庄环境相互映衬,园子里果蔬花草生机盎然,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可以说村村有特色、处处显亮点。

  近年来,白云区按照省、市有关工作要求,把农村“四小园”建设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引导村民合理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清拆地、边角地及房前屋后空闲地等,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四小园”小生态板块,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罗汉松主题小公园、三兄弟田、大田村口袋公园、陈洞村秋风公园等是白云区‘四小园’建设的示范样本和标杆,既深化了当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共建成农村“四小园”2035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落实“四小园”建设奖补资金1806.32万元。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5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6版:评论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6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古村+国风,这次露营有点酷!
农村“四小园” 白云有2035个
广州这所城中村小学 首次出征即夺全国排球赛亚军
暴晒之后又要转雨
彩票
精明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