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休渔结束,江门各港口码头约2000艘渔船、6700名渔民扬帆奔赴南海
●各地市民纷纷来到沿海各大港口,展开“抢鲜”行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李海泽摄影报道)为期3个半月的休渔期结束,8月16日中午12时,随着开渔的号角吹响,全市各港口码头约2000艘渔船、6700名渔民扬帆奔赴南海。与此同时,各地市民纷纷来到江门沿海各大港口,展开“抢鲜”行动。
当天下午就有渔获上岸
每年5月1日~8月16日是为期3个半月的休渔期,2022年,江门全市休渔渔船主要停泊在新会崖门渔港、台山横山渔港、广海烽火角水闸和台山川岛等停泊点。休渔期间,各渔港(休渔停泊点)和渔场秩序总体良好。
为了迎接开渔的到来,渔民们为出海捕鱼做足了准备。记者了解到,这些船只出海后一般要几天甚至半个月后才回来,渔民们提前在船上备好了粮食、蔬菜、生活日用品等,检查船只设备,修补渔网,使渔船以最好状态备战新一轮的捕捞作业。
在江门台山市汶村镇横山渔港,出发前,粤台渔32296船长林华才带着伙计们为出海做最后的检查。船上机器设备正常,物资齐全,网具充足……
林华才是一名80后渔民,今年是他驾驶新船第一年出海捕鱼,他聘请了几位帮手。中午12时,“开船!”林华才向船员发出指令,扬帆出海。“希望此次出海能捕到很多鱼,并且能卖到好价钱,也希望所有的渔民兄弟此次出海能满载而归。”林才华说。
当天下午3时,在台山市汶村镇、川岛镇、广海镇等沿海镇的渔村,一些当地小渔船经过几个小时的近海捕捞,率先满载而归。
一艘艘渔船满载着渔获归航,大批市民则早早等候在码头。渔船靠岸,一箩箩海鲜运上码头,市民争相购买。
各地市民 码头“抢鲜”
江门台山市靠山近海,台山广海地区海产丰富,盛产龙虾、对虾、膏蟹、花鳝、海参、鲍鱼、东风螺、扇贝、竹节虾、墨鱼等名贵海产,还有石斑鱼、金鲳鱼、黄花鱼等各种名优海鱼。
昨天,在台山市洋栏港口,沉寂了3个多月的码头又重新热闹起来,许多市民来到码头等候渔船归港。
据悉,经过3个半月的休养生息,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往往开渔后的第一网渔获最为丰富。按照以往经验,开渔后一天内,新鲜的野生渔获即可出现在市场上,包括小黄鱼、鱿鱼等常见的野生海产品。因此,从昨天开始,各地市民便赶来“抢鲜”。
昨日,开渔后的首批渔船顺利完成近海捕捞作业,满载渔获返回洋栏码头,首批渔获也在水产品交易市场码头上岸交易。不少游客和附近海鲜档经营者在码头等待,渔船回港后,一箱箱海鲜从渔船运上码头。除了台山市洋栏码头,记者在崖门、上川等地的渔港也看到,不少出海渔船已经打捞到几千斤的渔获,这些渔获品种多样,有黄鱼、海虾等数十个品种。
在台山市川岛镇上川岛沙堤渔港,记者了解到,开渔后,当地大约有200艘渔船出海捕捞,有的渔船在江门台山、珠海等近海捕捞。昨天开始,在附近海上捕鱼的17艘船只满载而归,每艘船只大约捕鱼5万~6万斤。
渔获上岸后,渔民们对其进行分类整理。目前,上川岛沙堤渔港每天上市渔获约20万斤,供应给广州、佛山、深圳等地市场。
码头租房微信卖鱼 快递送货晚餐即食
这两天,经营海鲜的微信开始“复活”,江门不少市民看中这门生意,他们提前来到各大码头,在码头附近找到落脚点后,纷纷建立微信群,在网上卖起渔获。
在江门台山市北陡镇,前天中午,数十艘渔船扬帆出海,这些小渔船均在近海作业,至下午3时多,已经全部满载渔获归航。记者在现场发现,大批市民以及经营者早早便等在码头,渔获一上岸就被他们“瓜分”。
几天前,市民黄先生专门在北陡镇码头附近临时租了一间房,还建了一个渔获微信群,群里有1000多名群友。昨天下午2时开始,渔获微信群开始热闹起来,“我要2斤黄鱼”“我要5斤海虾”……仅仅一个多小时,已有几十名好友“抢鲜”成功。单是昨天一天,他就卖出海产品7万多元,赢利近万元。
黄先生告诉记者,交易后的海鲜将通过快递,在两个小时内运到江门台山市、新会区等地,刚好能够摆上晚上的餐桌,因此大受欢迎。黄先生说,从现在起,这门生意可以做到10月,这段时间都是渔获的丰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