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杨小彦《以脸为书》系列:

用半生阅读来营造的“脸书”朋友圈

《自画像》 纸本水墨 杨小彦
《周树人》 纸本水墨 杨小彦
《萨特》 纸本水墨 杨小彦
《毛姆》 纸本水墨 杨小彦
《高尔基》 纸本水墨 杨小彦

  《以脸为书》肖像系列作品是在杨小彦最近著作《我读过他们的脸》一书出版后创作的,共画了超百张手稿,现场展出了精选的38幅,以中国的手工毛边纸为底,毛笔取法,以篆籀之线性,绘画出一批当代的人文肖像,在中山大学学而优书店展厅展出。

  杨小彦为什么要创作一批这样的人物肖像?

  这跟他的学术背景和经历有关。作为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和博导,早年长期策划影像展,对人物的脸相有着天生的敏锐以及多年的积淀,加上大量深度阅读,杨小彦对他所读的书籍、作者、名家有着宏观而立体的梳理,并且以他的认知架构进行重塑,形成这一系列“脸书”——一个在杨小彦脑海中交织出来的“朋友圈”。他仿佛是这个朋友圈里的旁观者、又是朋友圈里的幕后搞手,这些人物通过画笔这个媒介以文字与视觉并置的方式呈现。仿佛隔空的对话,犹如朋友圈里的你我,把瞬间发布在平台,何等热闹。杨小彦以肖像画展的形式,把他熟悉的人物一一呈现,这或许就是他长期关注视觉传播学、城市学和艺术批评的结果。当然,杨小彦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背景,就是他大学本科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就读,严谨系统的人物造型训练,让他的“脸书”更具轻松的笔墨趣味。无疑,这是杨小彦一次质朴的阶段性艺术实践。

  站在每一张人物肖像前面,杨小彦都能娓娓道来这个人物的生平传记,甚至“野史”……这些“眉飞色舞”的生动描述,就仿佛他真的与这些人物结成了朋友一样。而这些人物的历史、故事正是激发他灵感的源泉。这种细心与反复的思量,使每一张人物肖像不是简单的再现照片,人物的差异化,强调特征性的画法,画面不似漫画肖像那样简单概念提炼,也不会似一般写实人物写生那样古板而直述,即是多了几分戏谑的表情——那并非你印象中的弗洛依德、卡夫卡,甚至不是你熟悉的印象中的胡适与鲁迅……更像是历史长河里的大人物的烦恼一刻,或是迷惑一时,或是魅惑一笑,或是灵机一动,这正是杨小彦眼中的描绘价值。正是他解读出的特有脸孔,才会有这一批特有意思的作品。

  这些脸孔是杨小彦在自身庞杂的阅读系统里抽取的。他的原则是:没有摄影图片留下的人物不画,所以他不画古人;自己不熟悉的人物不画,画这些人物不是因为其在历史上地位多高或者名气多大,而是杨小彦觉得这个人样子有意思,故事有意思,画出来才有意思;太完美的不画——完美脸型的美人比比皆是,但要说到入画,越是嶙峋越好造像。说起美丑,杨小彦如是说:“我反对审美审丑的提法!”无论从选取人物、再到笔下塑造,他都是以趣味入手,去寻求自己觉得舒服的样式,而且突出当代人文肖像的性格。毕竟,能从如此庞杂的书库里采样作画的艺术家不多,而能有如此手头功夫的艺术评论家、传播学城市学专家也是罕见,这使得杨小彦的画充满人文性。

  观毕,记者问到杨小彦作为艺术评论家怎么看待自己的画作,他充满自嘲地说:“我的画,还是画得太流畅了,不拙。这种熟稔在心的墨线和线性疏密的组织,专业训练的痕迹还是明显的。但是我会一直去继续寻找个中的趣味,你现在所看到的一定不会是终极的形式。”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晓明)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深度
   第A6版:美术·闲情
   第A7版:体育
   第A8版:这一周
用半生阅读来营造的“脸书”朋友圈
茂名历史名人颂·诗书画展巡展(化州站)在化州市博物馆开幕
油画作品《行者》
与“阳台种植”和解
容人与容事
久处不厌
你在临界点遇到谁
鸟与龙眼
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