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个世界大象日
据新华社电 (记者赵珮然、王明玉)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也是小象“羊妞”的7岁生日。头戴花环,绕着7层高的“蛋糕”转圈圈,看着20多种爱吃的水果,“羊妞”高兴地摇头甩尾,“象爸爸”正为它和它的小伙伴们庆祝节日。
这一幕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曾经身心受创的小象,如今在“象爸爸”们的呵护下快乐成长。
“专职象爸爸”,朝夕相伴
用鼻子勾着“象爸爸”的手,蹭蹭他的头和身体……这是“羊妞”和陈继铭等“象爸爸”们之间的默契。
现在强壮的“羊妞”,在野外被发现时却满身伤痕。2015年8月17日,陈继铭见到了出生不到一周的“羊妞”。“当时它伤口化脓,奄奄一息,转运途中休克了3次。”陈继铭说,经过专家全天候抢救和“象爸爸”们的悉心照料,“羊妞”终于康复了。
可让他揪心的是,2021年5月,上山训练时“羊妞”又崴了脚。此后,陈继铭和另外3位“象爸爸”24小时寸步不离,晚上睡觉时,整夜守在“羊妞”身边。陈继铭说,因为心疼“羊妞”,他很多次悄悄抹泪。
“天天给‘羊妞’冲奶,把它一口口喂大。”陈继铭笑着说,当初还不及他腰高的小家伙,现在都长成一米八的“大姑娘”了。
操心着小象生活和健康的,不仅是陈继铭。目前救助中心有32名“象爸爸”,他们每天超过10小时和小象相伴,给它们清理粪便、洗澡;对于尚在哺乳期的幼象,每0.5-2小时就要喂一次奶。时间久了,他们了解每头象的性格,而有“灵性”的小象也从动作、声音中表达着对“象爸爸”的感谢。
“私人医生”,专业呵护
小象生病怎么办?会不会定期体检?答案是肯定的。“象爸爸”为每头象都定制了健康监测本:“7月26日,龙龙,食物:象草1斤,香蕉10个,体温:36.5摄氏度……”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象爸爸”及时发现象的异常。
“用测温枪可以更精确地给大象量体温,成年象超过37摄氏度就是发烧了。”“象爸爸”熊朝永说,不断提升照护的科学性、专业性是他和同事的共同目标。目前,救助中心已经有1名高级兽医师、1名中级兽医师以及3名助理兽医师,能辅助大象医生为大象看病了。
但是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得大象医生出马。“象爸爸”保明伟自创麻醉大象的吹管器,可以在20米以外的距离麻醉大象,解决了大象麻醉这一野外救助的难点,至今他已用这种方法救助野生象20多次。去年7月,保明伟就是用这个方法参与麻醉工作,将北上象群中一只脱离集体的小象,送回“老家”西双版纳。
“自然老师”,撒播爱的种子
如果说救助和繁育亚洲象是“象爸爸”们的工作,那么保护亚洲象则是全民参与的课题。如今,越来越多人怀着对大象的好奇走进野象谷,“象爸爸”则兼职“自然老师”为公众科普亚洲象知识。
“大象只吃草吗?走起路来是不是地动山摇呀?”“它们的菜谱很丰盛,走路声音也很轻。”野象谷研学导师杨涛至今已带队上百场亚洲象科普活动。“如今公众保护大象的意识更强了,对我们的职业也更加认同。”他说,这让他很自豪,对亚洲象保护充满信心。
“听到大象受伤、生病的故事时,有的小朋友在课堂上就哭了。”陈继铭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还会打电话问他,大象有没有康复,要用零花钱给大象买吃的,像关心朋友一样。
“我们‘象爸爸’希望通过照顾与护理,让大象回归自然,因为那里才是它们的家。”陈继铭说,目前救助中心正通过开展亚洲象野外适应训练等,探索成功放归的路径,最终实现人象各得其所、各自安好。
科普:关于大象这些知识值得了解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葛晨)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这种大型动物一直受到人们关注,人们对“长鼻子朋友”的研究正愈发广泛深入。
大象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它们是陆地上现存最大哺乳动物,有的大象身高可达4米,有记载的最重大象超过10吨,成年象每天能吃掉150公斤食物。
目前地球上生活着两种大象——非洲象和亚洲象,其中非洲象包括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大象寿命较长,一般能活到60至70岁。
大象的长鼻子能够完成撕碎枝叶、吸水等复杂动作,这不光有赖于鼻子的肌肉,还与鼻子的皮肤特点相关。象鼻上部和下部皮肤的延展程度不同,上部有非常容易延展的深褶皱,而下部表层布满较小的褶皱,便于抓握和搬运物体。
大象记忆力强,还能预测天气。它们听觉灵敏,可察觉到极低的声波频率,因此可以听到远处小的雷声和大雨声,并预测雨水何时到来,从而改变行进路线。
野生非洲象是目前已知睡得最少的哺乳动物,平均每天仅睡两个小时,有时甚至全天不眠。如此“不怕困”可能与它们的体型有关,通常体型越大的哺乳动物越倾向少睡。
大象是群居动物,不愿独自生活。一项有关大象粪便中激素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独居大象比群居大象承受更多压力。
大象体内癌细胞的数量是人类的100倍,但死于癌症的大象比例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不到。研究人员发现,大象体内特有一种白血病抑制因子6(LIF6),它能与有助抑制癌症的P53基因副本“合作”,消除受损细胞并防止癌变。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部分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盗猎行为影响,大象的数量在快速减少。亚洲象和非洲草原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非洲森林象则是极危物种。今年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动物保护组织和有识之士在每年世界大象日期间通过各种活动,呼吁人们加强保护大象的意识和行动。
2021年,在中国云南栖息的一群野生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引发全民观象热潮,让世界看到中国多年来为保护大象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