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实习生林观霞摄影报道)“你好,我是做蔬菜批发的,请问你们生姜多少钱一斤?”8月9日上午,番禺区派驻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覃相貌的电话响个不停。这几天,他接了60多个电话,电话都是来询问采购五华大黄姜的。
帮扶队队员为何变农产品推销员?事情得从去年开始讲起。
去年3月,在生姜价格高企之后,五华县日日升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20亩生姜,产量共3万斤,计划当年年底出售。不料,生姜价格一直走低,农户不忍心贱卖。于是,这批姜一直在地里还未挖出来。
今年8月3日,覃相貌下乡走访时,了解到该情况,立即想办法解决。当晚,在广州市协作办消费帮扶专班和番禺区对口支援办常务副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春雷的牵线下,“五华县梅林镇生姜”微信群组建了。
大黄姜,具有味道够辣、香气浓郁、纤维细腻等特点,是五华的特色农产品。
小小微信群汇集各方爱心力量,大家纷纷为农户分担忧愁: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发挥职能作用,动员一些平时保持联系的批发商购买生姜,共预定约3800斤。番禺区石碁供销社以及各方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截至8月9日下午6时,大黄姜已预订约1.5万斤。
微信群里,一条条信息不停跳动,采购者接踵而来。合作社负责人黄世鹏对大黄姜的销路更有信心了,他期待能把剩下的1.5万斤生姜卖出去,然后抓紧抢种萝卜,争取来年有好收益。
产业帮扶既要有大谋划,也要关心每一户的小民生。五华县日日升种植专业合作社有5位股东,共60多位社员。像这样的合作社,五华县还有1034家,它们活跃了乡村经济,同时由于规模小,产销衔接不紧密,抗风险能力较差。
“生姜滞销事件反映出的这一面,值得我们思考。”黄春雷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要注重产业规律,通过完善产业帮扶机制,促进农户规范化生产、建立稳定销售渠道,真正让农民有收益、有钱赚,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完善产业链条的现代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