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部署,把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作为头等大事和必须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坚定扛起政治责任、主体责任,从政治、思想、作风、制度、能力五个方面深入剖析、狠抓整改,用扎实的整改成效体现政治忠诚、政治担当和对人民负责。
7月29日,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工作。市政协主席李贻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陈向新到会通报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情况。8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常委代表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机制、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统筹整改落实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建言献策。现将8位常委代表发言内容摘要刊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曾健萍、谢予健
坚持为民整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整改工作扎实深入民心,建议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延续
市政协常委陆伟刚(民革广州市委会副主委):自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感受到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治理能力有了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在提高,干部工作作风在改进。
一是妥善推进具体项目整改。以人民公园的整改工作为例,市、区主管单位坚持为民整改、科学整改的思路,联合成立了由何镜堂等4位院士领衔的专家顾问委员会,此外还成立了公众咨询委员会、人民公园管理委员会,广泛听取市民群众意见,注重采纳专家专业意见,推动整改工作的扎实成果深入民心。据了解,《广州人民公园整改设计方案》凝聚了“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市民情感记忆”三点共识,已得到专家委和公咨委一致认可并获全票通过。第一阶段树木保育、优化排水等工程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将继续稳步推进历史风貌保护恢复、完善植物生态群落和全面提升公园服务管理水平等工作。
二是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加强监管。市、区两级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园林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查缺补漏,及时出台和修订了一批法规政策文件。建立区、街、社区三级林长体系,初步完成“两公园一广场”提级管理。与此同时,事中事后监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全市对在建拟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行了重新核查,减少迁改树木;越秀区对全区在建及拟建城乡建设项目进行复核,加强监管、完善手续,对辖内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情况排查,历史建筑挂牌保护。
三是在工作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区两级在推进整改工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及时回应社情民意。如市政协、越秀区政协委员们结合推进整改工作提出了《以老城区的红色文化景点构建文旅路径,引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关于恢复和提升东濠涌博物馆展陈,讲好广州水文化故事》等相关提案,均得到相关部门的妥善办理,深化数字技术在绿色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等具体建议已在推进工作中得以采纳落地。主管部门还邀请政协委员参与人民公园以及相关工作的公众咨询委员会。通过市、区政协与有关部门的积极互动,有序引导各界人士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较好地为科学民主依法推进整改工作凝聚了社会共识。
建议:一是持续挖掘人民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从广州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充分挖掘公园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展示人民公园作为百年名园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氛围,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二是加大对越秀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支持力度。从市、区两级层面,以“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的方式共同推进活化利用,如提供更多政策支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加大活化利用奖励激励力度等,使之成为活化利用的成熟典范。
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更好了,人民公园整改、老旧小区微改造更接地气了,值得点赞,建议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市政协常委刘国光(广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在这次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过程中,各级各部门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而是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高度看待问题、寻找差距,以整改为契机全力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以下这些工作举措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值得点赞。
一是不忘初心、为民造福,做人民满意的事。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改工作相融合,以“绣花”功夫加强精准治污、以技术手段支撑科学治污、以严格制度保障依法治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广州市民,我能明显感受到广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方面,据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空气质量的提高幅度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保持国家中心城市最优。水环境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继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尊重民意、尊重科学,引导市民有序参与城市治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来评估整改工作,突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努力补足补齐民生设施短板,整改成效得到市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例如对具体项目整改进行评估验收时,主管部门专门制定方案,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行业专家、市民代表参与评估,充分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真正走好整改工作群众路线。住建部和省指出的城市公园、道路、居民社区等具体项目整改工作现已完成,人民公园整改也在有序推进,社会各界人士对整改总体成效予以充分认可。又如在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过程中,市、区有关部门就把吸纳群众意见建议作为重要环节,通过引导小区成立“居民小组”“公众咨询委员会”以及组织开展“大师作+大众创”活动等举措,征集居民群众和行业专家关于社区设计及改造方案的意见建议,让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与居民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好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三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加强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除了抓好具体项目整改外,市、区两级还十分注重吸取教训、全面检视、举一反三,通过对全市城市工作开展全面排查,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真正做到了全面整改、全面提升。例如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组织各区绿化部门加快古树名木资源的摸查工作,走街入巷调查树木,技术复核、新增古树。又如在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对全市的书院遗址旧址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保护,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活化利用工作,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书院遗址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广州书院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历史故事,依托陈家祠、万木草堂、玉岩书院等古书院,举办公益性的学术讲座,推出书院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把书院打造成读懂广州千年历史的重要阵地。
建议:一是加强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监管。制定完善相关政策、规划以及技术指引,同时指导基层在推进工作中抓好落实,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科学节俭绿化。在推进城市绿化工作中充分考虑居民运动休闲、遮阴纳凉等需求,优先选用榕树等适应岭南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进行适度绿化,提升超大城市专业化精细化治理水平。
打造更多“永庆坊”,擦亮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品牌,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历史文化建筑、古树名木保护电子地图和信息查询平台
市政协常委岳朝阳(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副主委):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坚持人民至上,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能力上都取得了扎实的整改成效。
一是政治上、思想上认识更加深刻。自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市、区两级通过举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题研讨班等各类培训、讲座,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受到洗礼、思想上受到教育、素质上有所提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城市理念、历史文化情怀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进一步树牢了正确政绩观。
二是在行动上、作风上更加务实。一方面,行动上更加雷厉风行。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局、加强督促协调,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并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协围绕整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和民主协商、监督,市委巡察组开展专项巡察,市属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积极监督,推动整改工作走深走实。目前,整改任务中,立行立改任务全面完成,其他按计划扎实推进,得到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作风上更接地气了。例如,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开通12345整改热线及时收集处理群众关心问题,人民公园整改认真吸纳群众意见,增设条凳座椅、饮水台、母婴室等便民设施,补植了乡土遮阴乔木,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点赞。
三是在制度上、机制上更加完善。首创城乡建设工程编制树木保护专章制度,对古树后续资源实行前置保护;出台《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监督管理与补助办法》,对非国有历史建筑给予修缮资金补助;启动了《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制定及《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多维度激发使用者保护利用积极性;印发实施了《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管理规定(试行)》,在建设项目涉及树木迁移砍伐申请及审批工作过程增加了树木保护、征求公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三个环节,并编制指引细则,为三个环节的落地保驾护航;制定印发《广州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对树木修剪制定详细规范,并要求工作人员因树因地、少修浅修,提高树木维护管养水平。
建议:一要以永庆坊为蓝本,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历史街区,擦亮广州延续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品牌。二要以整改为契机,解决公园用地确权以及区级林业园林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配备等实际问题,推动全市林业园林工作高质量发展。三要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历史文化建筑、古树名木保护电子地图和信息查询平台,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深入了解。四要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契机,打造中国现代农林植物种植技术研发利用创新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示范区。
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知,凝聚了社会共识,建议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宣传和活化利用
市政协常委林冠男(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用扎实的整改成效体现政治忠诚、政治担当和对人民负责,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一是行动坚决、措施果断。广州对照住建部通报指出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改任务及责任分工、措施要求,形成全市上下有序衔接、一体联动的整改工作格局,确保整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我本人参加了市政协的3项整改落实视察考察活动,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广州“知错即改、一改到底”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广州扎扎实实、系统全面的整改措施。
二是持续推动、成效扎实。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深入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整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城市公园等具体项目整改有了实质性成效,人民群众的感情得到尊重、人民群众的呼声得到及时响应,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建议:一是持续深入推动广州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大胆改革创新,力争在文化改革创新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围绕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等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建立高效的政企沟通反馈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在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宣传和活化利用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投入。
扎实整改彰显了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干部思想作风能力,建议处理好城市建设管理中“收权”和“放权”、“审批”和“管理”关系
市政协常委马劲轲(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副主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抓整改,彰显了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整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品质。通过整改,“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明显加强,“绣花”功夫的成效逐步凸显。例如,全市村(居)全部修订了村规民约,把保护生态文明、延续历史文脉的要求融入基层治理。二是提升了干部思想作风能力。例如,在基层评议机关的工作中,个人和基层单位参与评议,对机关作风能力的改进予以了肯定。今年4月以来,面对几波疫情的冲击,全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大战大考面前交出了满意答卷。三是改善了民生福祉。结合整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城市管理、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项目加快推进。例如,黄埔区加快构建区域路网体系,推进市政及园区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建成风雨连廊、城市公园。每个街镇选取十数个群众“急难愁盼”重点问题加以落实,使群众真正得益受惠。
建议:一是处理好“收权”和“放权”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及时制定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操作细则等,发挥基层各界别和群众的监督作用,调动基层主动作为的积极性,提升齐抓共管的效能。二是处理好“审批”和“管理”的关系。建议建立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和基层执法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审批的过程中根据法律法规,合理赋权基层,发挥好基层综合执法体系和网格化管理的作用,用好街镇“两代表一委员”的协商监督优势,共同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地建设。
始终把整改工作与推动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尊重城市历史脉络和人民情感福祉,整改务实高效,建议加强建设项目内古树名木保护政策的宣传解读
市政协常委曾纯青(广州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市总商会专职副会长):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化整改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抓整改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各项整改任务,确保整改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
一是坚决扛起责任,推动全面全员整改。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组织广大民营企业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到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领民营企业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整改工作,让整改成为工商界人士的共识,促进整改工作在惠民惠企、科学决策、服务发展等方面提质增效。民营企业家普遍认为整改工作充分尊重城市历史脉络和人民情感福祉,务实高效接地气,有利于提升和谐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家表示坚决拥护和积极参与。市工商联还整合民营经济领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研究机构等,成立参政议政委员会,提升民营企业家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和精准性,为广州全面整改献计出力。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