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英德红茶寻求突破 逐步走向标准化种植与加工

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

生态茶园风景秀丽。
英德红茶标准化加工。
英德红茶

  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民间重情好客的礼俗,尤其在茶乡英德,一杯香醇的红茶待客更是当地深厚的传统习俗。在英德,连片的茶园像绿飘带一样连接起一座座山丘,一间间饱经沧桑的茶厂成为红色文化、华侨文化、工业文化的历史见证。红茶,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味道,更是英德的文化灵魂。

  近年来,英德红茶身价日升,特别是2020年10月以“英德红茶”冠名的G1184次高铁列车从广州南站开往宣城,行程1200多公里,列车车身上的“英德红茶 世界高香红茶”大字格外显眼,开启了“英德红茶”千里茶文化的宣传之旅。近日,清远召开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研讨会,政府部门、专家团队、茶企代表齐聚一堂,探讨突破英德红茶发展瓶颈,围绕标准化种植与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品牌打造与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谋划将英德红茶打造为“中国红茶第一品牌”的产业发展路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陈咏怀、黄振生

  半个世纪前曾是创汇拳头产品

  “努力制茶就是报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无数十六七岁的知青从五湖四海来到英德,上山下乡,白天锄草挖沟,夜来踏月深翻。

  英德的上茗轩茶园源自始建于1951年的英德茶场(国营红星茶厂),有70多年的历史沉淀,凝结着无数制茶人的智慧结晶。2018年,上茗轩公司将原国营红星茶厂的部分厂房,改造成广东首个红茶博物馆。博物馆内设有“茶史厅”“茶叶加工设备展示厅”“制茶体验区”等九大展厅,展示了英德地方茶文化的发展足迹。

  20世纪50年代后,英德英红镇的茶厂就以制茶为主要经济支柱,诞生了红旗、红光、红卫、红桥四大制茶厂,其生产的红茶、绿茶畅销国内外,是英德茶叶的主要品牌。

  英德红茶含有高比例的芳香性物质,滋味浓醇鲜爽。如今风行市场的英德红茶·英红九号母树春茶,是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英德茶场的云南大叶茶园中分离出的22个无性系优良单株,其中编号为“17号”的一株被命名为英红九号。

  1986年底,英德被五部委批准建立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每年出口红茶4万~5万担,为国家创汇400万~500万美元。

  英德红茶蜚声中外,远销西欧、北美、大洋洲和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英德也被誉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之乡”,再后来更是跻身“中国红茶之乡”。

  推行联农带农机制

  2020年5月,投资总额约20亿元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德(英德)产业园中国英德红茶科创小镇启动,开启了英德打造红茶产业全链条的振兴之旅。中国英德红茶科创小镇引入的项目涵盖了红茶种植、科研、加工、流通、人才培训及产业基金等,初步形成了红茶产业全链条,为红茶科创小镇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基础。

  英德红茶之所以能够成为英德支柱产业之一,除了市场前景较好外,更重要的是其联农带农机制,吸引众多农民投身到茶产业当中。“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石灰铺镇勤丰村村民林观金曾是一名贫困户,因丈夫早年去世,孩子患病,家中靠打散工、亲戚借钱过日子。2017年,英德启动了“百企扶百村”活动,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方式,增加脱贫户收入。林观金成为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精准帮扶的一员。经过自身努力、企业产业帮扶和政府脱贫政策的支持下,林观金一家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如今,林观金家的泥砖瓦房变成水泥楼房,还置办了电饭煲、洗衣机、冰箱等家电,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有了盼头。

  茶旅融合 开发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与此同时,英德红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比如与国内主要产茶区相比,目前产业实际种植面积和产值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种植、加工的标准化。此外,还存在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近年来,英德市委、市政府“铁了心”要大力发展茶产业,希望以茶叶科技为依托,以茶叶文化为载体,推动茶产业从传统种茶制茶向着全产业链模式快速发展,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规划打造。

  一方面,英德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形成不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部分企业发展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风景秀丽的生态茶园,企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模式,将茶园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综合开发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在这条路上,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先行一步。早在2014年,积庆里红茶谷就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茶园”。“公司在打造茶园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茶园+旅游’的发展模式。”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范彦平表示,积庆里有意识地将茶叶种植和周边景点结合,将种植区打造成一个田园风景式的景区,并建成集生产、加工、科普示范于一体的制茶厂,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茶园风光,还可以学茶、辨茶、品茶、购茶,甚至亲手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

  目前积庆里红茶谷之旅成为全国首期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全国“1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之一,积庆里仙湖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去年景区接待游客20万人次。

  此后,英德不少龙头茶企业也走上了茶旅融合道路,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打造旅游项目“茶趣园”,广东德高信种植有限公司打造T三有机生态茶园等。

  另一方面,英德引导部分企业走向横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若干个区域化加工服务中心,为中小规模茶企或茶农代加工生产后将成品茶做成自己的品牌,并以正规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形成龙头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种植户的农业产业联合体,能够发挥出产业化“协作”的力量,共谋发展。

  打造以科技为支撑的全产业链

  “目前我们的多茶类中心已经建成,预计今年8月份将生产第一批试产产品。”在位于广德产业园的红旗茶厂内,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1年4月,英德红茶产业研究院在红旗茶厂正式揭牌,并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担任院长。研究院依托英德市红茶研发中心平台,为英德红茶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应用推广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红旗茶厂示范性生产项目已开始运营,多茶类开发中心整体工程完工且试产成功并进入实验阶段,茶领域高科技龙头企业已经入驻,英德茶产业多品类开发已经初见成果。

  英德越来越注重科技在农业领域的运用,以科技支撑英德红茶的全产业链,依托英德市红茶国家现代产业园建设,实施英德红茶产业提升工程。

  一方面,英德以(英德)红茶数字化交易展示区为核心,以英德红茶智能化区域加工中心、英德红茶科创中心、英德红茶文化中心为支撑,建设红茶标准化种植示范片区、生态有机茶园种植示范片区、红茶小镇农旅融合示范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连樟样板区(茶叶),打造独具魅力的英德红茶产业集群,促进全市茶叶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引导布局英德红茶区域化加工示范中心,带动周边生态原料示范基地。延伸加工链条,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变。2021年,英德成功引入广东省内第一条红条茶精制自动控制生产线、第一条自动化CTC红碎茶连续生产线。现已研发茶叶发酵产品、护肤品、含茶食品,调味茶、多酚提取物等产品。

  专家声音

  在产业规划细化落地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来牵头,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以企业意见为主落实具体方案。此外,茶业发展方案的实施离不开科研机构和人才的支持,需要发挥科技要素的作用,以技术突破提升品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唐劲驰(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

  没有规模,很难做强做大。保证英德红茶产量、实现规模化生产是落实发展方案的基础。英德红茶应首先做好时间规划,提升种植面积和单位产值,以规模效应保障茶业的长效发展。“包括英德红茶在内的中国茶行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根植于源头,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英德红茶还要立足品种和工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红茶产业竞争。”在英德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点出英德红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

 
     标题导航
英德红茶寻求突破 逐步走向标准化种植与加工~~~
珠海全民参与常态化志愿服务~~~
~~~项目施工总进度达99.78%
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签约111个项目~~~
~~~
~~~广东此前已有数年未有长鬣蜥野外发现的记录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大树底下听古仔14
   第A8版:国际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6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
金湾成立7支志愿者服务队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投产
计划投资总额超1661亿元
韶关丹霞机场开通两条新航线
郁南同乐大山保护区发现长鬣蜥
廉江高州两市龙眼大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