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越秀区:

十年砥砺谱华章
老城焕发新活力

如今,千余个品牌以及近60家老字号汇聚在北京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通讯员翟晓雪
越秀区以占全市不到1/200的土地贡献出全市近1/7的GDP。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通讯员翟晓雪
张艳探访社区老党员。受访者供图

  自建城伊始,越秀区便是广州的中心城区。两千余年悠悠岁月沉淀了辉煌的文化,同时也赋予了越秀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越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敢打敢拼、立说立行的实干作为,奋力铸就不负时代的新业绩。从建设广州“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先行区、品质城市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到如今的全面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越秀区瞄准发展定位,立足自身实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占全市不到1/200的土地贡献出全市近1/7的GDP,逐步探索出一条老城区突破空间限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经济、文化、基层治理、民生建设等方面都结出了累累硕果,也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做出了积极探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跨越

  活力越秀 产业转型升级激发蓬勃动力

  珠江沿岸,长堤边上,15家世界500强、29家中国500强、60余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入驻,一众金融及类金融机构汇聚在广州民间金融街里。建街十年,金融街累计为超过100万户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者和“三农”,提供融资额超5000亿元。

  移步至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2019年动工建设的特色小镇,如今已成为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的永久会址,成功举办了三届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还吸引了60余家超高清产业企业集聚发展,2021年小镇产值达190亿元。

  来到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两年间,这里导入了待转化生命健康方向科研成果近4000项,引进优质生命健康领域企业逾130家。

  数据印证经济发展的韧性。目前,越秀区拥有11个国家级产业园区。2021年,越秀区创造出了3629.48亿元GDP,位居全市第三,较十年前将近翻了一倍;经济密度突破100亿元/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十年来,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活力迸发,两者共生共荣、齐头并进,越秀区的经济发展总体稳中有进,亮点频出。如今,越秀区正加快构建“一轴三带六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辖内现代商贸业、现代金融业、生命健康产业三大产业实现高端化、品质化提升;数字经济、高端专业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字消费、“首店经济”等新业态、新产业也显现出蓬勃动力,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新提升。

  文化越秀 厚植文化底蕴延续城市文脉

  越秀区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广州红色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十年来,越秀区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并重,增强文化自觉、厚植文化底蕴,全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对于红色文化,越秀区按照“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分级分类对全区31处红色革命遗址和124处红色旅游资源点进行保护利用,形成189个近中远期项目,高水平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近年,辖内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东园文化广场等一批红色地标提升后陆续焕新亮相。

  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越秀区还创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推出“行走中的红色党课”。今年,越秀区集中在7月至9月,重磅推出“红色研学季”品牌活动,让红色教育更鲜活、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对于岭南传统文化,越秀区深化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建成一批兼具国际范、广府味、历史感的精品文化示范街区。除此,越秀区还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广府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打造了元宇宙广州非遗街区,利用现代技术高精度全方位地展示传统非遗项目,突破时空限制带领大众领略广府非遗的精妙之处。

  十年建设,越秀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顺利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春节(行花街)”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广府非遗进校园”入选全国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广府庙会”成为广府文化代表性品牌,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宜居越秀 “绣花”功夫微改造提升幸福感

  作为民生大区,越秀区始终坚持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的城市共治机制。

  越秀区辖内老旧小区众多,对此,越秀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补短板项目,通过微改造,让老城焕新颜,打造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区。

  旧南海县社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2018年旧南海县社区成为住建部老旧小区微改造试点,这一曾为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的老社区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留具有特色的空间格局和城市肌理,秉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原则。改造后的社区公共场所整洁亮堂了,房屋安全隐患消除了,适老化设施增多了,居住舒适度大幅提升。

  城市建设既要硬件,也要软件。十年来,越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教育方面,越秀区扎实推进“区管校聘”“合作办学”等12项教育改革攻坚工程,落实落细“双减”政策,基本形成了“669”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获评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医疗方面,越秀区实施“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推动19个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持续改善。此外,越秀区顺利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中期考核,9大类140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有标可依”,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六年居全省各区(县)第一。

  变迁

  一条路见证一座城

  千年北京路历久弥新

  站在越秀区的北京路步行街,低头可见距离地表3米以下11层路面上的五朝商贸足迹;抬头则是如织的游人、琳琅满目的商店。从古至今,北京路一直是广州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掀开历史的篇章,自公元前214年广州建城开始,北京路就是岭南政治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地、近代革命策源地、广州商贸业的发源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沧海桑田,北京路是广州从未偏移的中轴线,见证了这片土地千年辉煌的历史文化。

  到了近代,这片位于沿海开放地区中心地带的土地上诞生了广东最早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近代中国小百货零售发源地昌兴街,除此,第一张个体户牌照昌兴童装、广东零售企业上市第一股广百百货也位于此地。1997,北京路成为全国最早实行步行化管理的商业街之一。

  岁月流转,步入新千年,繁华古街如何历久弥新?

  2018年,北京路入选商务部批准的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纳入试点的步行街。此后,北京路先后进行了两期改造升级工程。在一期改造时,越秀区将保护与活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本土与国际相结合、产业与民生相结合,以老建筑、老品牌、老城脉为“小切口”,实现街区互动有新体验、消费有新热度、活力有新提升的“大改变”。“四个相结合”的改造提升经验受到国务院大督查的通报表扬。

  二期改造工程开展了39项工作,对北京路文化、业态、环境等方面升级改造,同时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缔造的方式,对北京路南段、西片的文化、民生、产业、环境、交通进行升级改造。

  在改造中,坚持保护优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品牌特色、坚持示范带动,北京路将拓展步行范围,分步向南拓展至天字码头,打造“逛北京路游珠江登小蛮腰”体验老城市新活力的经典游径,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发展后街内巷经济,通过联动发展惠福美食街、府学西动漫街等提升体验业态,实现从步行街到步行街区的转型升级;此外将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继续办好国家级非遗西湖迎春花市、广府庙会、“一带一路”好货展等活动,打造“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载体。

  成绩斐然。如今的北京路,早晨七点半被一盅两件唤醒;夜晚七点半被省财厅的灯光秀点亮。商圈内有百年老字号,也有全国最大的NBA旗舰店、华为智慧生活体验店等。千余个品牌加之近60家老字号汇聚在北京路,繁华喧嚣,昼夜不息。今年6月,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和元宇宙非遗街区的亮相更是让人惊艳。两者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用传统与现代的视觉全新展现广府非遗文化,讲述广州故事。

  2021年全年北京路步行街累计客流量8214万人次,同比增长10.6%,累计营业额137.8亿元,同比增长23.3%。2021年7月,北京路被评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同年年底,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历史与时尚、广府与国际、文化与商业日夜汇聚在北京路上。岁月流转,一条路见证一座城。北京路历经千年而不衰,紧跟时代步伐焕发全新活力,正是越秀区、广州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实践。

  成长

  “社区大管家”张艳:

  一张“红色牌” 一张“绿色牌” 开展基层治理

  “我们这边有216名社区党员,1014名60岁以上的老人……”一串串数字印在了新河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艳的脑海里。扎根基层工作十余年,2020年开始担任新河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如今她已成了“社区大管家”,居民都认识她、信任她。

  新河浦社区位于越秀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内,周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此外该社区还是广州市最先开始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之一。张艳感觉自己是跟着社区成长的。依托社区的资源,紧跟越秀区发展的步伐,她以一张“红色牌”、一张“绿色牌”将社区打理得井井有条。

  从“新主任”到“社区大管家”

  2020年,初到新河浦社区,张艳自有一套和街坊打交道的方式——“加强与居民的联动和沟通”。

  初来乍到,张艳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拜访辖内的老党员,还会组织丰富的党员活动,邀请党员来参加,此外依托“越秀人家”“越秀先锋”和党员、群众联系,边与居民熟络,边了解社区的情况。

  来到新河浦社区的第三年,这位活跃在大小活动上的“新主任”早已和群众混熟,成了街坊贴心的“社区大管家”。有时,张艳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开展防诈骗等宣传时,隔着口罩,居民都能叫出是“居委会主任。”

  在一个聚集了78人的社区志愿者微信群里,每次张艳发出志愿者招募信息,十分钟以内基本就能招满。有一回社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一个刚检测完的党员转身就向张艳申请当志愿者。

  打好“红色牌”和“绿色牌”

  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长期以来,越秀区重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近年,广州重点打造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集聚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春园等红色革命遗址,成为重点打造的片区之一。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艳除了加强自身学习,还依托这些红色资源,创新了“党建+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每季度在辖内开展一场新河浦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此外,张艳还依托新河浦社区党群服务站组织社区党员、青少年到周边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春园等红色场馆参观,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文化的长期熏陶迎来了可喜的变化。有一回,张艳看到游客在路上问“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在哪儿?”一位本地居民指完路,还滔滔不绝地向游客介绍纪念馆的亮点。在张艳看来,居民已从一个红色文化的旁观者变成一个红色文化的宣传者。

  红色氛围浓厚,绿色文化也盛行。位于新河浦社区内的东湖北大院是广州最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小区之一,2020年,该大院24号建起了第一个星级投放点。紧跟广州市推行垃圾分类的步伐,张艳带领着社区居民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除此,社区内还建起了生态文明小苑,定期开展环保酵素制作、宣讲等绿色环保活动。

  慢慢地,社区内的居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今年农历新年一过,居民主动说起有闲置的年桔年花,问居委会什么时候组织酵素制作活动。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第A3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第A4版: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专题
   第A7版:评论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时代
   第A9版:大树底下听古仔13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体育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6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十年砥砺谱华章老城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