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青绿馆阁
文脉绵延

广州国家版本馆坐落于从化区美丽的凤凰山麓、流溪河畔。
扫码“云”游广州国家版本馆
置于广州国家版本馆内的卷轴。
在广场前矗立的以五岭造型的馆名石。
在“文沁阁”前方不远,一棵百年古树矗立而生。
建筑以巧妙的平面组合,营造出岭南特色浓郁的庭园空间。
“文沁阁”主楼位于广州国家版本馆正中位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凯珅、廖雪明

  广州国家版本馆坐落于广州市从化区美丽的凤凰山麓、流溪河畔,占地面积24.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入门可见流溪河水萦绕的前广场宽阔平坦,在广场前矗立的以五岭造型的馆名石上,“中国国家版本馆 广州分馆”几个字刚劲有力。文沁桥坐落在馆名石旁边,桥梁两侧使用了略微外倾的设计,由高处向下望去,整个桥体犹如在青山绿水中徐徐展开的书卷。

  岭南,五岭之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求实兼蓄、精巧秀丽是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而岭南建筑,通常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文沁阁”主楼位于广州国家版本馆正中位置,顶部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大量应用以方形柱为主的传统岭南建筑设计。作为广州分馆的特色,“文沁阁”从众多岭南传统礼仪建筑中提炼“岭南印象”,将适应岭南气候的现代外墙工法与传统雕刻艺术肌理进行结合,打造传世经典的中华文化殿堂形象。

  广州国家版本馆由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建筑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理念,融合中华制式与岭南特色,从礼乐格局、大国气象、岭南风物、地域气候等角度对岭南传统建筑工法进行现代化转译。以巧妙的平面组合,营造出岭南特色浓郁的庭园空间。据了解,岭南建筑的古典岭南风格,通常倾向于青绿色和白色等苍白色彩,避开圆形结构,采用大量浮雕和雕塑。为了适应岭南湿热的亚热带气候,建筑强调园内建筑的朝向、通风、防晒、隔热等原则,大多使用耐霉菌和防潮湿的材料建造。

  在主楼“文沁阁”前方不远,有一棵豆科格木属的植物“格木”矗立而生,枝干虬曲苍劲,枝叶茂密厚实,细看之下小叶互生,先端渐尖。格木是一种珍贵的硬材树种,木材坚硬,又被称为“铁木”,在植物界被称为不屈不挠的“硬汉”。抬头仰望百年古树,仿佛能感觉年轮雕琢着岁月的痕迹。据了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广州国家版本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保护项目原址中200多年的二级格木古树,对建筑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并组建由省林科院专家牵头的专家工作组,对古树生长状况进行实时保护、管养,让古树与建筑相融共生。

  在广州国家版本馆,以书卷理念的文沁桥、“植根中华”的格木古树、厚重雄伟的“文明基石”以及大量书法、绘画、木雕、铜艺等当代大家名家艺术作品,联袂展示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鲜明的岭南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共同打造南粤大地的中华文化殿堂。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青绿馆阁文脉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