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气温高达35℃,中山市沙溪镇圣狮小学的40多名家长和孩子来到当地喜乡田农场,收割他们种下的水稻——大约3个月前,他们在这里插下秧苗,如今,他们来品尝收获的喜悦。
这一场景是中山市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中山纪念中学在2020年就开始筹建占地6亩的耕读园,如今已成为该校培养学生的招牌之一。还有不少学校也正在通过在校内开辟农田或者跟校外农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农业劳动的累与乐,并从中获得成长。
在此背景下,一些农业研学机构应运而生,其中有的因富含科技含量与教育情怀,甚至吸引了周边城市的学生前来中山深入体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 实习生刘梓彤
图/受访者提供
圣狮小学:汗水中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今年4月,圣狮小学的一群家长和孩子以自愿报名亲子活动的方式,到喜乡田农场插秧。“当时插完秧,就有孩子觉得腰酸背疼,回家跟家长说,虽然插秧一开始很好玩,但插到最后挺累的,还是读书比较轻松。” 圣狮小学校长黄慧芳说。
时隔大约3个月,这群孩子在三伏天又来到喜乡田农场,这回是收割他们种下的水稻。当天的气温高达35℃,为了避免孩子中暑,活动在不是太热的时间段举行,从上午10时许开始,11时许结束。
学生龚倩君说:“流了很多汗,但很有意思。”龚倩君的妈妈彭娟在中山开办企业,她认为,参加农业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小时候都干过这些活,但现在农村里面,由于土地承包,大部分已经实行大片集中耕种,很难找到能供孩子体验农活的地方。让孩子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干农活的感觉是怎样的,我觉得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她说。
黄慧芳告诉记者,圣狮小学所在的圣狮村有着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该村2020年获评广东省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喜乡田农场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孩子们接受劳动教育、参加农耕实践的良好平台。
“劳动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扫地、做家务,还要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贯穿他们培养的全过程,贯彻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黄慧芳说,春天插下秧苗,夏天丰收如期而至,孩子们卷起裤脚、撸起袖子,下田收割水稻,这种体验中还包含了自然教育。
她说:“炎炎夏日,孩子们头顶烈日,伴随着阵阵稻香,镰刀一下,沉甸甸的水稻握在手中,感受着丰收的喜悦,虽汗流浃背,但累并快乐着,领悟着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中山纪中:辟耕读园让学生“脚沾泥土,手捧书香”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是中山纪念中学在2020年11月开辟校内耕读园时,老师用来鼓励学生们的一句话。
据该校校长林加良介绍,学校在后山辟出的6亩耕读园目前已成为中山市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脚沾泥土,手捧书香’‘耕读相济’才可以将自然教育、生态和环保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记者了解到,中山纪念中学耕读园在筹建之初,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去开过荒,平时想去干活的学生,也可以自行前往。目前,耕读园有农作物区、花圃区、蔬菜区、果树区、草药区、家禽养殖区、技工区等劳动园区,还有“稻虾共养”“中草药园”“芳香园”以及“新品种新技术蔬菜种植基地”等项目。
中山纪念中学在招生宣传中特意提到耕读园:“在这里,你可以‘脚沾泥土,手捧书香’,体验劳动创造美的乐趣,敲开人生幸福的大门。”
喜乡田农场负责人欧长妙参与了中山纪念中学耕读园的建设,她告诉记者,目前中山开展中小学农业劳动教育的形式既有纪中耕读园的模式,也有与校外农场合作的模式,不少有条件的学校还在找他们合作,准备在校内设立类似纪中耕读园的区域。
农场:聘请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施教
目前,中山市以农业研学为特色的机构大多位于风景秀美、自然风光独特的镇区如沙溪、五桂山、南朗、三乡等,这些机构当中,课程设计高端者越来越受市场认可。
记者从喜乡田农场了解到,今年暑假伊始,这里便迎来了从深圳来的10名中小学生。“孩子们要在这里连续生活两周,每天耕作、煮饭、洗衣、运动等,有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全部都是由孩子们自己讨论好以后,我们再按照他们的意愿,派专门的教练跟踪执行。”欧长妙告诉记者,农场特意聘请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如香料专家教孩子们学习提取香精,设计师教孩子如何在阳台上打造生活品质,农业专家教孩子们研究植物、昆虫、土壤,厨师则教孩子们厨艺。
“这些孩子家境都很好,但也都十分有个性,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这样的课程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欧长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