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正创新中的对外话语建设:方法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不仅亲自参与诸多重大国际传播活动,而且对此项工作有一系列精彩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应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

  对外话语建设在国际传播中的方法。首先是注重话语传播渠道主流媒体与个体讲述的有机结合,这体现了全媒体融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特点。要做到“主旨中有细节,着微处见愿景”,建设数字时代话语的多维度交叉互映,以国际社会所熟悉的话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以期立体化呈现与构建协调对外的和谐话语。

  二是在国际传播话语中,将社会政策红利热点报道与事例性相结合,既有政策管理层面的刚性写实对外传播,亦有受众层面的柔性写意性报道,诸如发掘李子柒等“文化达人”形象,在事例中体现宏大叙事,既符合国际社会的通用传播方式,又能更有效地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避免生硬的、直接的灌输式宣传,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信服。

  三是传播方法方面即观点与理据的结合,讲究舆论构建传播的策略和艺术,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加强跨文化沟通,建设跨文化认同,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不断扩大国际舆论朋友圈。

  四是话语构建的全面性的把握,既关注经贸等核心议题所构成的硬实力表述,借助多传播终端与多传播渠道宣传展示我国在政府运作效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环境指数红利、投资运营前景及国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特色,也应包括传统文化生活、艺术作品、体育赛事乃至武术、中华美食等中国软实力因子,系统地向国际社会传播并解读中国文化及其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软实力引流,构建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

  开拓对外话语建设的新路径——以海洋文学为例。海洋是人类在大航海时期探索的未知疆域,也是如今国与国之间的重要外交场所与话语维度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建成海洋强国。

  西方各主要国家大多为海洋文明国家,民族兴衰通常与海洋有某种关联,西方话语因而体现出不少海洋元素。而海洋文学作为人类共同生活经历重要提炼形式的文学作品,或许可成为承载中国故事的一条新路径。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东方大国,我国拥有众多的古代海洋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华文明拥有海洋文化的底蕴和特征。其中,作品里所蕴含的民族自古以来的传世人物、美德与典故等故事,不仅可以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共同期许,而且故事中对正面情感提炼等话语因子,正是一条可以跨越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及距离隔膜的文化共鸣通道。因此,海洋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国家形象话语构建的载体之一,以学典明理、文学审美、微观叙事等要素体现宏大理念建构,是我国向海外传播软实力、输出国家形象的浪漫途径,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作品学理写实。

  我们应重视当前这一重大历史契机所带来的国际传播窗口期,依托恰当的国际传播话语载体、话语路径、话语方法及话语内容等要素构建我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并推动国际传播的守正创新,从而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与国际舆论引导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传播舆论环境。

  【作者吴珂系广州航海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作者刘惠玲系广州航海学院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本文是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编号2020WTSCX076)及广州航海学院项目(编号G410108)的研究成果】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进行时
   第A3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进行时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8版:国际
   第A9版:产业·医药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体育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两个确立”对民族复兴的决定性意义
加强城市极端暴雨天气的自然灾害防御
守正创新中的对外话语建设:方法与路径
《谭谈交通》姓“谭”吗?
推动构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