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七百岁古樟 裂成数瓣 繁茂依然

被风刮倒后,古树主干裂成数瓣,但很快又抽出新枝。
大树一度依靠厚重的树皮支撑,但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至今树干上依然可见当年火烧的痕迹。
扫码观看古树故事

  四季轮回,岁月悠悠。在广州番禺石碁镇凌边村,村西头站立着一棵参天古樟,古樟在有700多年历史的凌边村开村之前就已存在。

  凌边村于宋末元初开村,其环村西路上的这棵古樟树,成为这片岭南村落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番禺现存最长寿的“古树王”。与其他古树相比,这棵古樟有着更加“坎坷”的生命经历:它曾遭烈火焚烧,仅剩厚厚树皮支撑,竟神奇地活了下来;而后又经台风吹袭倒卧在地,但如今仍向上生长,枝叶繁茂、葱郁如盖。

  惊讶于古树坚韧的生命力,村民将之视为凌边村的“村标”,鼓励着后人积极向上,不畏困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宇、李波

  火烧空 风刮倒 历经磨难自娇娆

  环绕凌边村的大道在村西头一分为二,留下了一片绿葱葱的三角地带。古樟树就安然生长在这里。远远望去,葱茏茂密,郁郁苍苍。古樟树犹如撑开的一把巨型绿伞,护佑着这座古老村落。

  这棵古樟树的历史,要从凌边村开村说起。据清乾隆年间进士凌鱼所编的《凌氏族谱》记载,宋末抗元英雄凌震的次子凌方道迁居来此,成为凌边村开村的第一人。那时,这棵樟树已冠盖如华。700多年,如白驹过隙。凌边村也由当初的独门独户,开枝散叶到成为有2000多户籍人口的凌氏村庄。古樟树生长于此,守护着这方土地。

  带着记者前来采访的凌边村党委书记凌润聪,说起这棵古樟树很是自豪,“它是番禺最古老的树木,更是我们凌边村的一员。大树就在村西头,进村看到树,就感觉回到了家。”在他眼中,古樟树是犹如母亲般的存在。

  古樟树与凌边村建立了一种紧密的生命联系。它在数百年间繁茂生长,而两次挫折,也一直被村民铭记在心里。

  第一次,是火烧。当时的古樟树身粗高大,已达17米高,冠幅更是占地3亩,需要11个村民才能合抱。但因树龄太久,树身被蛀虫腐蚀,形成偌大树洞。20世纪50年代,有村民曾在树洞口烧火,不慎引燃树身。经火烧后,樟树主干只剩下厚厚的树皮,支撑起整棵树的重量。

  记者沿着古树绕行,火烧痕迹犹在眼前。撕裂的树干处已累积起厚厚的黑炭,靠近根部的主干依旧中空,只剩树皮着力支撑着。

  历经这一次磨难之后,古樟树变得有些孱弱。到了1994年夏天,树干终于不支,被一场台风吹倒,树干分成两边倒地,然后裂成数瓣,树顶枝丫也随之着地。但是,古树没有因此死去。后来,倒地的枝干又长出新根,发出新叶,成为当地的一个奇观。经广州市古树名木鉴定部门考证后,此树被列为一级古树加以保护。

  如今,古樟树正在努力恢复它曾经最茂盛的样子:宽厚的树皮连起根脉,紧紧抓住大地,倒卧的粗壮树干着地支撑,树干上新长出的枝干则努力扭头,向着天空的方向生长……虽历经磨难,但如今的古樟树却越发壮实了。

  枝还土 叶归根 村民皆做护树人

  古樟树的一段段生命故事,被每一位村民所熟知与认同。爱树护树,也自然成为凌边村每一个人的行为自觉。

  午后的阳光已没有那么炙热。今年60岁的村民凌丙辉推着环卫小车,来到以古樟树为圆心的口袋公园做清洁,“在很多年前,这棵古樟树就围蔽起来了,周边种起了草坪,我负责浇水、清洁垃圾。”凌丙辉说,村里保护这棵古樟树并没有局限于树木本身,除了防虫害之外,养护它脚下的土地更加重要。

  四季轮回,大树落叶归根变成肥料,加之草坪水分保持良好,大树的给养在自然循环中得到了最大保障。

  “古樟树,是我们村里的宝贝。”凌润聪告诉记者,保护这棵古樟树,村里有悠久的传统。哪怕在生活燃料匮乏的年代,凌边村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算是古樟树掉落的枯枝老叶,大家都不能去捡的。在很早之前,古树旁曾挂出一块告示牌,“禁止任何人攀爬和损毁古树,违者罚款100元”。如今告示牌已不见踪影,但这早已成为凌边村所有村民的一个共同约定了。

  石碁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保护古樟树,镇里常态化开展古树名木巡查,每次巡查都会对古树是否存在病虫害、寄生植物、枯枝腐枝、土壤板结等情况进行排查,番禺区和石碁镇相关部门经过多次沟通,研究实施复壮及美化绿化计划,让古树更加健康茁壮。

  傍树居 见发展 车水马龙人丁旺

  人们在凌边聚居为村,历经岁月沧桑,繁衍至今。人与村、与树,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这棵深深扎根凌边的古老樟树,见证了村落的发展与变迁。

  古樟树底下,曾有属于乡村的热闹。“在二十世纪50~70年代,这里曾是村里的蔬菜售卖中转集散点,那时候很热闹!”村民凌丙辉回忆起曾经的岁月。每天一大早,各种蔬菜从田里新鲜收了上来,还带着泥土和水汽,就拉到这里,转卖给菜贩,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去。除此之外,这里还是生产大队开工碰头的地方,“大家靠在石头上坐着,等着下发任务,然后从这里出发去开工。”

  古樟树,还见证了改革开放浪潮中飞速发展的凌边村。

  由于地处番禺水乡地区,交通不便,凌边村曾经一度发展相对落后。1998年村里开始建设环村路,当时特意为古樟树“让路”,给古树留下了一片三角形地块的公园。后来随着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凌边村迎来大发展。目前村里建起各类厂房用于出租,农业也由蔬菜种植转向发展花卉、阴生绿色植物等经济作物。

  如今,凌边村热闹起来,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出租经济非常活跃。古樟树旁环村公路上车水马龙,古树小公园里人来人往。

  来自湖南永州的刘阿姨,正带着一对双胞胎孙子孙女玩耍。刘阿姨告诉记者,她儿子来石碁务工20多年了,“他从1996年来这里打工,在家具厂工作,一眨眼,从年轻小伙子到如今成家立业,慢慢在大城市安顿了下来。”

  看到眼前的古老樟树,刘阿姨说自己老家也有一棵,就在家门口的山坡上。说着,她领着两个孩子走进古树公园里,近距离看看大树,带孩子去摸摸树皮,“向孙辈们说说大树,说说家乡的故事。”

  记者手记

  坚韧古樟精神

  滋养凌边水土

  数百年,如白驹过隙。一棵棵大树,见证了无数的风霜雪雨和岁月沧桑。大树生命的每一个年轮,或繁盛,或凋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走近一棵大树,走进古树所在的岭南村落,与村民们聊天……其实,我们是在和大树“对话”,每一次对话都受益良多。

  大树,犹如哲人。每当我们抬头仰望大树,感叹它伟岸挺拔、沉稳茂密时,会很容易忽略掉它们粗糙的树干、抓地的根脉,甚至中空的躯体。凌边村这棵古樟树正是如此。它所经受的伤痛显而易见,还有那无数次没有记录的狂风暴雨、水浸干涸……然而,历经风雨考验,它终究长成了大树。

  凌边古樟,已然成为村里的精神“图腾”。它的坚韧不拔、不折不挠、向上生长,已深深植入它所站立的这片土地的子民心中。

  村党委书记凌润聪说,古樟树对于凌边村、凌氏家族来说意义非凡。它让后人能够保持积极、昂然向上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对这棵树,村民有很深的情怀,一代一代的凌边人教育后代,要好好保护这棵树,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古樟精神,在凌边传承不息。每年,凌边小学都将村里的这棵大樟树作为高年级学子的作文竞赛题。不变的命题,孩子们以他们的心灵去感知、记录这棵古树,体悟生命的道理,感受人与大树、与村落的生命联系。

  正如四年级学生黄梦瑶所写:“无论烈日酷暑,还是暴雨如注,大樟树始终像一个标兵,站在那里雄姿英发。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樟树就像大家的老朋友,天天守护着这个美丽、可爱、淳朴的小村庄,大樟树深深地爱着我们,我们也深深地爱着这棵可爱的大樟树。”

  古树名片

  香樟:一级古树,2006年取芯鉴定年轮,推算该树约有711年树龄,树高16米,胸围895厘米,生长势濒危,平均冠幅20.5米,东西冠幅17米,南北冠幅24米。 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凌边村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大树底下听古仔11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国际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A16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七百岁古樟 裂成数瓣 繁茂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