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三北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目前,已经持续建设了44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陕西榆林,近距离探寻这条巍峨的“绿色长城”背后的故事。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梦江
建设故事
因5000多万人的风沙之苦
用50亿个工日铸成“绿色长城”
860万亩流沙不见踪影,抬眼望去是一片林海。很多人不曾想到,这里就是曾经的毛乌素沙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陕西榆林的林木保存面积只有60万亩,林木覆盖率仅0.9%,经过40多年的建设,如今榆林的林木保存面积已增加到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毛乌素沙地的“消失”是榆林绿色治理的一张名片。作为三北工程的一部分,陕西榆林、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等一大批绿色治理的典型展现了已持续建设44年的三北工程的成果,更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这条“绿色长城”的风貌。
曾经:“刮三场风,种四次籽儿”
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下简称三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这里大部分地方曾经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沃野千里的繁荣富庶之地,各民族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但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口骤增、生产方式演替更迭、掠夺式开垦、樵采以及战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地区的绿色植被遭到空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这里分布着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风蚀沙化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形成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沙地、荒漠和戈壁横跨9个省(自治区),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31.5%,约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由于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农村木料、燃料、肥料、饲料“四料”俱缺,人民生活贫困。据统计,当时全国60%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区,有5000多万人口饱受风沙之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武爱民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沙区老百姓生活真的很苦,风沙遮天蔽日,沙子把房子埋住了,人就被迫搬迁,再重新安家,这就是“沙进人退”。农田种上种子以后,一场大风把种子刮跑了,接着再种,再刮一场风再接着种,“刮三场风,种四次籽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刮四种”。“吃穿就不说了,老百姓日常烧火也没有柴火,只能捡羊粪、刨草根去烧,有时候连草根也没有。”
当时,三北地区的生态已经到了最艰难最脆弱的阶段,人民群众想要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意愿十分强烈。1978年,国家林业部门的专家经过考察调研提出具体方案形成报告,经过半年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上马三北工程。
“烧饼工程”炼出一批治沙英雄
武爱民告诉记者:“三北工程启动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缺钱。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家各方面都比较困难,造一亩林100多棵树,国家只能补助三五元钱。尽管如此,老百姓的种树热情依然很高,当时大家形容三北工程叫‘烧饼工程’,老百姓去劳动一天种一天树只能发一个或两个烧饼当午餐。”在这样的环境下,三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1978年至今,群众投入50亿个工日以上,无偿累计投工投劳折合491亿元,占三北工程总投资的近一半。这其中更是涌现出石光银、牛玉琴、王有德、“八步沙”六老汉等一大批治沙英模和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陕西延安、新疆柯柯牙等一大批绿色治理典型。
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地有着860万亩流沙,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为了征服这片沙地,1986年春,榆林定边县石光银和他的伙伴们拿着铁锹,背着树种和干粮挺进了遍地流沙的狼窝沙,然而一连两年,种下的树苗都被风沙摧毁殆尽。石光银没有放弃,1988年春,学会了“障蔽治沙法”的他再一次来到狼窝沙,这一次,他用柳树、柠条捆扎在一起做防风带,再种植乔灌草,终于使林草的成活率达到了80%。数十年的坚持,石光银在毛乌素这片沙海中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他也成为全国治沙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
治沙女杰牛玉琴和丈夫也是榆林人,1985年他们承包了1万亩荒沙地,并确定了“一年摆上,三年补齐,五年初见成效”的治理计划。然而,第二年春天,一场特大沙尘暴把她在6000多亩林地上种下的8万多株树苗吹得东倒西歪,许多树苗甚至被连根拔起。1988年,牛玉琴的丈夫因病去世,照顾一家老小和完成承包合同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她的肩头。面对让她把承包合同转卖出去的劝告时,牛玉琴泪流满面地说:“那是我丈夫的遗愿,我绝不会卖出一分沙地!”凭着这股劲头,30多年来,她不断扩大承包荒沙地面积,带领家人与工人植树2800万株、造林11万亩,使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绿洲,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
飞播造林太空育种 把绿意扎进荒漠
陕西榆林的绿色治理能取得成功离不开石光银、牛玉琴等治沙英雄,更离不开科学的治理方法。武爱民认为,飞播造林在榆林的绿色治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起初飞播造林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科技工作者一步一步从实践中摸索出了更好的方法。比如,从飞机上撒下的树种常常落不到沙子里,不知随风飘到哪去了。为此,科技工作者想出了在种子上包衣的办法,增加种子的重量使其掉到沙子里能砸个坑;为了提高成活率,播种之后几天最好还能下点雨,这也要求气象预测方面更加精准。对于关键树种的选择,研究人员发现沙蒿是比较容易成活的,因此要与目标树种一起混播一些类似沙蒿的先锋树草种,尽快改善沙地以利于主要树种成活。
武爱民介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树,核心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抗旱、如何防沙。抗旱要解决缺水的问题,为此,建设者们发明了鱼鳞坑、水平阶、反坡梯田等方式,比如在黄土高原地区较陡的山坡上,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鱼鳞坑能够更好地蓄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在防沙方面,则发明了草方格。这种模式非常简单,就是在沙地上用麦草扎上一个个的格子,像一个天网一样罩在沙地上,沙子基本就能一下子固定住。草方格不仅能保护初期栽植或播种的固沙植物免受风蚀和沙埋,还能促进植物的成活和生长。
久久为功,三北工程建设在防沙治沙、抗旱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方面,国家重大项目“林木、花卉容器育苗中的先进控根技术及材料引进”,在国内首次利用影像扫描技术数量化研究了控根技术对根系组成和根系结构的影响。建设者们还开展基因育种、太空育种、无性繁殖等先进方法,选育培育了多个优良树种在三北地区推广。
2003年,三北工程创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2018年,获得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三北工程也成为我国政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标志性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建设者说
山要绿水要治林要造田要护
湖要清草要养沙要防
三北工程建设44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有效庇护农田3019.4万公顷,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使工程区年增产粮食1057.5万吨;营造各类经济林463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然而目前,三北地区生态依然脆弱,这里分布着我国83.7%的沙化土地、67%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是全国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区域。森林覆盖率比全国低9个多百分点,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生态脆弱的状况仍未改变。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短缺,难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良好生态的需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改变生态面貌,降低生态风险,仍然是区域内生态治理的首要任务。当前,三北工程已进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治理新阶段,山要绿、水要治、林要造、田要护、湖要清、草要养、沙要防,要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工程建设由单一的林草培育向修复整个自然生态转变,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目前,《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和《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20个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将于今年全面启动。在六期工程建设期间,三北工程将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科学绿化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国土绿化成效,巩固和发展好祖国的绿色生态屏障。
重器档案:占国土面积近半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针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状况,于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启动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区域地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5个县,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5%。
建设期限从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目前,已经持续建设了44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亿亩。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