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多年前一张规划蓝图实施,到今天依然能引领市场,在于设计中有很多理念超前,如海绵城市的设计、消费娱乐中心的定位,地铁、商场与住宅小区的连通,小区公园、康体设备与商业配套的融合。” 新世界中国华南区域总经理梁国强,在分享岭南新世界的开发过程中表示。这种以“连接、连通”为特色,获得亚太房地产项目大奖及香港城市设计协会设计奖的开发模式,给广州楼市带来不小影响。结合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清晰地表现为资源高效配置,出行、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功能混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高度和谐统一的TOD开发模式。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谭伟婷
轨道+物业:多功能复合生活
大都市发展的脉络大多具有相似性。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针对香港的山体地形、可建设用地匮乏、人口密度高等城市环境特点,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香港寻找到“轨道+物业”的开发模式,即TOD模式。
经历了地产补贴基建、地铁引导新市镇建设、精细化土地经营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地铁成为串联生活功能与场景的纽带,通过“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实现地铁与周边建筑及其他交通设施的无缝接驳,提升地铁对城市中心人口的疏解能力,增强TOD项目对站点客流的疏导及利用效率。得益于这一商业模式,香港地铁在经营利润构成分析中,直接与物业的开发与租赁管理相关的部分合计比例达到近50%。
相比香港城市建设和地铁开发的进程,广州起步时间上的差距,加上地缘上的便利性,让香港物业开发的模式成为眼见为实的参照系,尤其是具有相关开发经验的港资房企,比如新世界、新鸿基、恒基兆业等纷纷进入广州打造项目。
广州高端物业兴起“港式”开发模式
广州高端物业的开发也兴起港式开发模式。以梁志天等为代表的香港设计师工作室打造的样板房,成为高端项目的必选项,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层次感,细节上的现代与时尚感至今仍然相当受青睐。
港资房企大多讲求资源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并且奉行长远规划,带来了融合住宅、商业、写字楼,公寓、酒店为一体的开发模式。而影响更深刻的是,港式物业开发模式展示出快速接驳与建筑合体化、交通与商业功能复合化、交通建筑与办公、酒店、商业一体化设计的高效和城市功能的实现。比如,香港九龙站的一体化开发就集中体现了TOD多功能复合高密度的特性。吸引的开发商包括恒隆集团、新鸿基、九龙仓国际和永泰亚洲,成为可同时满足市民出行、购物、工作、居住、娱乐、休憩等完整的城市多功能社区。
随着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广州正加快推进地铁线路建设,推进多条高快速路网互通互联。TOD开发模式也在城市建设中占比更大,机构统计显示,今年广州预计将有10多个TOD项目入市。
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董事总经理、华南区副董事长刘蔚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TOD模式能够在高密度城市发展空间下多维发挥土地使用价值,将轨道交通、商务、居住等资源垂直分布,从而大幅提升城市居住、商业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效率。未来几年将会见到更多这类项目。可以看到,除了港企,内地房企纷纷结合各自开发经验参与,TOD开发模式的进阶让项目功能呈现变得趣味横生。显然,将来我们对高效的多功能复合生活模式体验更深刻。
推动商业地产市场升级
打造城市地标性项目,是香港商业地产行业擅长的强项。当这种模式进入广州后,赋能的不仅仅是商业项目本身,还起到推动广州商业地产市场的升级与发展的积极作用。记者走访天河CBD核心区域发现,傲踞广州中轴线的焦点区位,热门“港资”开发项目依然能在外部建筑设计、内部布局动线以及购物外的创新体验上遥遥领先。
比如2011年开业的广州太古汇,由世界知名的建筑公司Arquitectonica设计,太古地产运营与管理。借助石牌桥地铁站上盖的地理优势,吸引线下大量人流,带动场内消费。
新鸿基地产在华南首个全新设计开发的大型购物中心天环广场,打破“围墙”的设计定式,地面保留大面积户外空间,以开放式花园为设计理念,首次将“公园”设计融入现代购物商场中。
香港新世界集团旗下,助力CBD商业高端化的K11艺术购物中心,以发展“艺术乐园”文化为主体,使艺术和商业以有趣和启迪的方式彼此融合,打造犹如“舞台般”的购物体验。
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对于目前的经营者来说,更多需要考虑的应该是目标消费群体的精神需求,也就是需要通过服务的过程,创造与展现购物以外的更多种的体验。
记者观察:
城市、街区、社区乃至居所的规划和设计,应生活需求而生,更要能引领生活模式的改变。高效率和快节奏是香港生活方式的特点,也形成了港式开发的特色。广州因地缘性便利,可以更好地借鉴和融合港式开发的经验,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也需要这种基于交通枢纽网络带来的大联通格局,打造出的美好生活居住圈:功能集成型的一站式开发,集约化利用越来越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在职住均衡与全龄友好基础上配置多元化的城市资源,让生活更高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