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2022年新年伊始,胡小武带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近期这篇论文引起了关注。
“断亲”现象缘何发生?如今的亲缘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的亲缘关系将如何重构?对此,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胡小武教授以及不同年龄层对“断亲”有切身体会的人群;在此次采访中,记者也同时发现了一些亲缘关系仍然紧密的“70后”乃至“00后”,希望从他们的身上了解“不断亲”样本背后的亲情体系构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冯秋瑜 实习生 文字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程依伦(除署名外)
什么是“断亲”?
“断亲”是指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
“断亲”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或不愿意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的断绝亲戚关系声明。
调查:
40岁、50岁人群大多“经常联系”
“80后”“90后”大多“偶尔联系”
为了探寻“断亲”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今年过年期间,胡小武让学生分发了一千多份统计型调查问卷,并有效回收了1200份有效问卷。
在这1200份问卷中,胡小武将问卷分为了6个年龄组,分别为18岁以下、18~25岁、26~30岁、30~40岁、40~50岁以及50岁以上。问卷中共设计两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分别为“您与亲戚联系频繁程度”以及“您认为您与亲戚交往程度有多深”,以探究青年群体中“断亲”现象的发生比例。“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会引导被调查者,比如对联系的频繁程度进行界定,若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都有联系,则为‘频繁’或‘经常联系’;半年或一年内联系1~2次,则为‘偶尔联系’,一年以上都没有联系的则为‘基本无联系’。”胡小武解释。
最终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胡小武的猜测。在数据中他发现,年龄大的群体与亲戚的联系程度更为频繁:其中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50%的人经常与亲戚联系,40~5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有超过66%的人与亲戚“经常联系”;与此同时,在18~25岁、26~30岁、30~40岁的“80后”“90后”青年人中,超过50%的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即半年或一年内只联系1~2次;而在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63.15%的被调查者已经和亲戚“基本无联系”。
“70后”社会学研究者胡小武:
“断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问题
构建亲情体系依然很重要
“断亲”并不具备通俗意义上的利弊辩证。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表示:“我一直坚持‘断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问题,它不具备负面功能,也没有造成不稳定社会因素,只是一种可观可感的社会发展的后果。”
在胡小武看来,这种社会后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可预测的:在一个庞大的交通系统上,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乡愁逐渐开始变了形态:学子远赴他乡,商贾走街串巷,游子跨海远洋,人们越走越远,遗落在身后的也就成了故乡。人们为这种情愫不断命名,在“断亲”之前,它被称为“乡愁”。
胡小武告诉记者,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城一代”,他所拥有的乡愁是具象的,与故乡的土地紧密关联,可以被具象化为麦田、山川、牛羊;而对于下一代人来说,脱离了故土的基础,就如同脱离了“原汁原味”,变成了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乡愁。尽管相比起“80后”“90后”,“70后”的胡小武拥有更强烈而具体的土地情愫和更紧密的亲缘关系,但如今这位社会学研究者也面临着“断亲”。
由于求学和教书,胡小武远离故乡多年,他逐渐感觉到,在城市社会的推动下,自己似乎正在逐渐放下“游子”的身份,一种新型亲戚关系的现代嬗变正在悄然发生:以与他最亲近的胞妹为例,胡小武与胞妹从小感情深厚,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相隔两地,一年能够见面的机会不超过三次。大多数时候,胡小武只是在网络上与妹妹家人一同聊天,互相分享孩子们的成长点滴;至于他与其他亲戚之间的联系,如今则更具有明显的“事件型导向”,即对方找他不是为了维系感情,而是为了“办事”。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维护和扩大家庭,往往可以提升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孩子和亲戚的关系有的直接指向于‘血缘上的割裂’,有的则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或地域变迁,让孩子们难以建立情感上的纽带。”胡小武告诉记者,尽管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过于重视家庭会造成人的自私或在社会生活中的“裙带关系”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亲缘关系作为生物性的连接和社会性的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总能直接或间接发生作用,“即使亲缘关系已经不再如传统那般,但是人的本体需求仍要求亲缘关系网的存在。”
“断亲”有多方面成因
“所谓‘断亲’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或不愿意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胡小武告诉记者,在与身边的年轻人进行交谈时,他发现这类情况变得更加普遍,用老话说就是“一代无亲,二代无表,三代四代谁也不晓”。
“断亲”缘何发生?胡小武通过访谈、资料等寻找着问题的答案,他认为,“断亲”背后其实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各种家庭原因,让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市场经济发展,更多小家庭独立自主,互联网时代青年生活更加原子化等,都成为了一些青年人‘断亲’的因素所在,导致他们对于传统的亲缘关系形成了某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是关键
相比起胡小武自身,令他感到意外的反而是自己十岁的孩子对于亲缘关系的“向往”:“他会非常向往每年的新年和表哥表姐聚在一起玩耍,也会向往和他们聊天说话。但是由于孩子们长期需要忙于学业和各类兴趣班,这也让他们‘走亲戚’形态的交往变得更少。”
尽管认为“断亲”现象不可逆,但胡小武依然强调亲情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他认为,亲情观实则是一种世界观的构建:“从个体的微观回报上来看,拥有良好家庭氛围的孩子,他们往往也更有安全感、温暖感,也更加善良,倘若亲缘关系黏性几乎丧失,‘00后’孩子们要如何形成自我认同?从宏观层面来说,所谓‘有家才有国’,拥有良好家庭观的孩子,他们也会更容易建立起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
对于如何重新构筑传统的亲缘关系,胡小武认为,关键是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会在孩子们长大为人父母之后,以一种“亲缘唤醒”的功能重新回归:“‘亲缘唤醒’说到底其实是对自己繁衍后代的自我认同,对血缘、亲缘关系有直接认知和生命体验。尤其是二孩、三孩政策实施之后,当这一群孩子们长大,逐渐学会了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亲缘网络,或许最终他们也会像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传统的亲缘关系。”
为何会“断亲”? 地理距离、生活交集、童年经历······
18岁“00后”李豪:我喊不出一些亲戚的正确称谓
李豪(化名)今年18岁,父母都是湖南长沙人,二十多年前他们来到广州工作,顺势将家安下来。出生至今,李豪一直在广州生活,只在春节时回老家,真正待在长沙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半年。家里的亲戚大多留在老家生活,李豪平日里几乎与他们没有来往。
受疫情影响,李豪一家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因为日常生活里不经常提及,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豪甚至分不清表亲和堂亲,类似于“外公的妹妹的女儿”这样复杂的称谓更是让他晕头转向,索性将女性长辈一概称呼为“阿姨”或“奶奶”,男性长辈则叫“叔叔”或“爷爷”,万一叫错了再等着父母来纠正他。
尽管没有在家乡生活,李豪的父母依然会与家中亲戚联系,时不时就能听到他们与某个亲戚打上一两个小时的电话。但对于李豪而言,如果没有父母作为中间的纽带,他们这个小家庭与老家的两个家族可能就毫无交集了。“大部分年轻人应该是越来越倾向于维系小家庭,毕竟大家族里有太多不熟悉的人。”李豪觉得,不少亲戚都是自己生活中不会与之打交道的人,没有必要因为血缘关系而强行维持联系。
21岁“00后”梓恒:亲戚们觉得我沉默寡言
21岁的梓恒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他爸爸的家乡在广西,妈妈的家乡在陕西,如今梓恒在广州读书。从小到大,梓恒只回过陕西两次,因此他与妈妈的亲戚没有什么联络,而从三四岁随父母离开广西老家后,他只会在过年和暑假偶尔回广西探亲。当与亲戚们交流时,他会觉得那不像日常生活里真实的自己。“他们会觉得我沉默寡言,但我只是不知道跟他们聊什么。”
梓恒也零星地加了几个亲戚的微信,但在添加好友后不久,他就将自己的朋友圈对亲戚们屏蔽。有一次梓恒在清理手机内存时还错手删了一个表姐的微信。“但是转念一想,日后也不会线上联络,总体上没有什么大碍。”
“80后”媛媛:远走他乡多年,慢慢断了联系
出生于1983年的媛媛老家在内蒙古,在广州工作已经13年,年届不惑的她如今有了两个孩子。“我当时的想法是,毕业了在外面工作几年再回老家工作,可谁知这一走就是20年。这期间,我的外公、奶奶和外婆相继离开了人世。”
过去老人健在时,一直是由媛媛的父母承担赡养奶奶和外婆的责任,随着媛媛外出工作生活,父母也来到广州帮她带孩子,赡养老人的任务便集中在父母的其他兄弟姐妹身上,随后因为赡养老人等家庭问题,一家人之间出现过几次矛盾。媛媛表示,如今她奶奶已过世多年,但媛媛一家与叔叔、姑姑和舅舅之间基本不再往来。“其实不是没有感情,但因为之前有过矛盾,加上远走他乡多年,也少有机会往来,就这样慢慢地断了联系。”
“90后”萌萌:“断亲”缘于童年经历
在外人看来,萌萌似乎拥有相对完满的亲缘关系:在萌萌的朋友圈里,有时会晒出她一家三口与伯伯、姑姑一家共同喝早茶、聚餐的照片,照片里萌萌的奶奶坐在中间,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这样的聚会也只是一年两次,一次是过年,一次是奶奶大寿时。”萌萌笑称,“其余时间里,我们顶多在家族群里说说话,并不会互相串门。”
在萌萌的记忆里,亲戚是“有事儿才会聚在一起的”,“比如谁家的女儿结婚需要随份子钱;谁家买车买房需要找大家借款……”萌萌家由于经济条件在家族中算是较好的,加上她父亲注重亲情,因此便成为了那个时常“伸出援手”的人:“有时候我和妈妈都不认同爸爸的做法。比如我一个表哥,原本家里计划给他买15万元以内的车,他自己非看上一辆更贵的车,不够的钱就来找我爸借。”
有时候,萌萌会想起童年的一些事情:有几年时间她父母外出经商,萌萌被交由奶奶抚养,奶奶一共有三名子女,她爸爸排行老二。“记得有一次,姑母因为奶奶一直照料我而当着我的面责怪奶奶偏心,就因为这件事,我很难再和她亲。”
在萌萌看来,亲戚应该是如同邻里好友一样,可以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但在交往时也应当把握好尺度。
“断亲”如何解? 拥有好的家庭氛围,才能有好的亲缘关系
“00后”学生诗云:父母教我从小树立亲情观 家族重视传统节日聚会
“想要有好的家庭联系,首先得有好的家庭氛围。” 今年21岁的诗云告诉记者,她每天固定要和外婆打一通电话、遇上节假日总会有亲戚饭局......在她看来,亲戚格外重要。
诗云的父母都是家中“老二”,外婆的三个子女生活在同一个地区,这让她的“亲戚网络”健全,很方便就可以聚到一块。在她眼里,长辈们一直很重视维护亲戚关系,每逢春节和老人生日时,长辈们就会约好回乡下探望老人;遇上传统节日,她父母总会积极地撺掇亲戚聚会。
饭桌上,家族中的小辈是永远的焦点,一开始诗云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这样热闹的家族氛围却让她觉得很幸福:“可以感觉得到家人的关心,并且听亲戚们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的近况,也就不会尴尬了。”
诗云和表妹相差一岁,两人由外婆一手带大,直至回到市区读小学才分开,但周末和暑假也经常待在一起玩,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相比起表亲她们更像是朋友。“上了大学之后,表妹有什么动态都会跟我说一下。”
关于越来越多年轻人面临“断亲”,诗云觉得这是个人选择,她表示尊重,但觉得真正付诸行动有困难。“想要拒绝亲戚介入生活并不难,但难的是照顾好父母的感受,诸如婚礼不邀请亲戚、过年时不走亲戚这样的‘叛逆’,或许是很多年轻人内心的期待,但与之对应的是来自父母的压力。”
“兄弟姐妹之间,谁有困难都要互相帮助。”诗云的父母常向她分享类似的观念,但到了自己这一代,她只有一个表妹,表亲与堂亲毕竟不是朝夕相处的家人,他们的下一代亲缘关系难免也可能疏远。“社会不断变迁,人的社会关系与观念也在调整,将来的亲缘关系又会是什么形态,一切都是未知数。”
“70后”商人谢先生:好家风让家族蒸蒸日上 一家人都好才是真的好
出生在1978年的谢先生对于维持亲戚关系有“高招”:三年前为了鼓励晚辈努力求学,谢先生在家族里设立了奖学金。“自此之后,家族的人气更加凝聚了。”
谢先生老家在梅州,多年前在广州开了公司,陆续把老家的亲戚都带了出来。“表弟表妹现在都在广州,表妹加入了一家公关公司,表弟也自己做生意。我们虽然都不在老家了,还是非常亲密,在外地也互相帮助。一家人都好才是真的好。”谢先生深有感慨地说,“一个人过得再怎么好有什么意思呢?整个大家族互帮互助,才会蒸蒸日上。”
谢先生毕业于广州某重点大学,“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一般,上大学的钱都是父母七拼八凑的,我读书的时候也做过勤工俭学,从大二的时候开始就没花家里的钱了。”感受过生活的辛苦,所以谢先生在家族里设立了“读书奖学金”,家族里条件好一些的人都会定期往这个存折里存款。
于是,每年在祠堂里恭祭祖先,同时向家族里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成为了一个家族仪式。“我们的大家族一直倡导优良的家风: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爱国爱家。我从小也是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有了好的家风,会让我们学会不那么计较个人得失。无论树长得多高,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也只有根基牢固,才能给它最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