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门诊直接结算有怎样的意义,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健康国策2050”学术平台总编辑梁嘉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随着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国的布点越来越广,患者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余地就会越来越大,这对于患者及时、便捷地就医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较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而言,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启动较晚,难度也更大。
梁嘉琳认为:“实现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信息系统建设是关键。如今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全面建成,在异地就医结算、医保智能监管等领域筑牢了坚实基础,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然而相较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来说,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难度更大。首先,门诊就医的频次和结算量要远高于住院,而门诊费用结算对时效性要求更高;其次,各地医保门诊报销政策地区间有差异;再次,以往各地医保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需要逐一改造接口,参保人如果没有进行备案、中断缴费、社保卡没有激活、所在市县和医药机构没有开通门诊直接结算,都会导致结算失败。”
梁嘉琳提醒有需要的患者:“需要留意,未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员在就医地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能直接结算。此外,部分地区对于未按规定办理备案的人员予以报销比例方面的削减。为何需要备案?主要是为了引导有序就医,保障参保地医保基金的稳定运行。备案一定程度上是对参保人的身份进行审核。按照目前跨省异地报销流程,参保人个人先备案,而且备案的过程无需他所在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或所在地的首诊医疗机构开具证明,避免一些地区担心患者外流,故意限制就医选择的现象发生。”
梁嘉琳同时认为,也要考虑到报销比例的不同。“虽然现在异地就医能够用到就医地的药品器械目录,对患者来说相当于有了更好的药,更好的治疗手段,同时又能享受到自己参保地的报销比例,但是往往欠发达地区的报销比例比发达地区低,再加上一些本来就不在医保报销目录内的费用无法报销,以及异地就医产生的长途交通和住宿成本,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的综合成本仍然很高。因此,除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工作外,还需要在针对困难人群的经济援助和医疗救助或者多方面的支持,来总体降低患者异地就医的难度。”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很多人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不了解,存在信息滞后的情况。“根本就不敢想,因为觉得在外地看病应该是蛮困难的,所以之前有一些小毛病基本上都是自费处理。”不少年长者不仅不会使用手机办理,甚至不知道异地就医可以直接报销,因此,好的政策还需大力宣传,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便利。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