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国际制造名城东莞:

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

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大湾区 大未来

  9市大扫描 ④东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马骏、谢英君 通讯员松湖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全球每3件玩具、每5部智能手机、每5件羊毛衫、每10双运动鞋,就有一件来自这里;而每10台口罩机中有6台产自这里……这里是国际制造名城——东莞。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东莞随即提出,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三年来,东莞经济实现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5个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广东第4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

  今年初,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表示,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是东莞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的最佳策略。

  融入大湾区 全方位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三年来,东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平台建设,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仅2021年,东莞水乡功能区就累计统筹核心单元空地超过 8000亩,完成东莞西站单元、麻涌站单元、梅沙单元和夏汇单元城市设计。银瓶合作创新区引进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10个超亿元重大项目。东莞南部9镇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与深圳对接,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样板。

  作为东莞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滨海湾新区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建新城”的总体目标与建设节奏,吸引了OPPO智能制造中心、正中科学园、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轨道上的大湾区”在加快构建。赣深客专正式开通,佛莞城际基本建成,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深惠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前期工作加快开展。

  “双城故事”也在每天上演。东莞在产业链、营商环境等方面紧跟深圳,成为深圳产业外溢首选地。华为、OPPO、vivo横跨两城,“双城族”交通潮汐蔚为壮观,工作日深圳车牌仅在长安镇行驶的就有9万多辆次。

  与此同时,东莞还与香港携手打造了跨关境海空联运项目——香港—东莞国际空港中心,为东莞及周边的电子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快捷出海通道。

  “我们将更加积极主动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无缝连接广州都市圈,全方位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东莞市市长吕成蹊满怀信心地说。

  案例

  锚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科创项目纷纷落地

  东莞松山湖,我国迄今为止已建成的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便坐落于此。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建成以来,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支撑平台,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数据显示,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以来已完成用户实验课题约700项,累计发表论文120余篇。在迄今完成的所有用户课题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用户课题约占1/3,其中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用户大概占总用户的10%。

  “散裂中子源在东莞不断取得科研成果,充分展示了广东省引进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和成就,同时吸引了国内许多一流的科学研究机构落户广东,共同建设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表示。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错位竞争的“王牌”。东莞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全国科创二十强中位列地级市第三。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4%,跃居全省第二位。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387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家。

  大湾区大学在东莞筹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已落户。博士人才流入已达4990余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58.4万人,高层次人才18.3万人,省创新科研团队连续十年居全广东省地级市第一。

  “国际制造名城”东莞,正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韧劲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元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数读东莞

  先进制造业体系

  拥有由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专精特新企业,66家上市企业和19家超百亿企业、3家千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完善产业链

  在我国的41个工业大类中,东莞拥有34个大类、6万多种产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到近万亿元级规模;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R&D经费投入占比提升至3.54%,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地级市第三。

  重大项目建设

  2021年,东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前一年增长8.2%。2021年安排市重大建设项目593个,累计完成投资1171.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7.1%,分别比2020年、2019年提高19.1%、54.8%。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A6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汽车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调色板
   第SS3版:时光计
   第SS4版:专页
筑牢屏障融湾崛起力促短板变潜力板
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弘扬创新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 在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