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障民事强制执行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翟翔、齐琪)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障民事强制执行。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是实现民事权利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成果显著。据统计,2019年以来,人民法院年均办理1016万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年均1.85万亿元。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据悉,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注重总结具有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的执行查控、执行财产变现、执行管理模式,把制约和监督执行权、规范执行行为,以及通过执行实践和司法解释解决不了的法律适用难题作为立法重点。

  草案明确了对“老赖”的惩戒措施,规定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其进行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可以限制其出境等。草案还对罚款、拘留等制裁措施的适用条件、实施、期限等作出规定,并规定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措施的适用条件、实施、信用修复等内容。

  草案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明确民事强制执行应当公平、合理、适当,兼顾各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过实现执行目的所需的必要限度。

  草案加强对执行权的监督制约,规定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人民法院未实施应当实施的执行行为提出申请的制度和自行纠正制度等,进一步解决消极执行、乱执行等执行失范问题。

  专家认为,在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编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有利于建立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监管有力、保障充分的现代化执行体系,确保司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使执行权,确保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都市新闻·国内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文化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提能级迈上新台阶促转型争当领头羊
以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领 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探路
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障民事强制执行
奋力谱写雪域高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