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DG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文化赋能 “触电”上市

大朗荔枝尝试营销新思路新模式 将产业链从卖荔枝延伸到“卖文化”
大朗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
大朗荔枝以肉厚味醇而闻名遐迩。
味道醇香的荔枝干
古荔公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蒋幸端 通讯员黄启穆、叶惠涛、荔香

  可能许多人对东莞大朗的了解,是从“一颗荔枝”开始的。实际上,该镇所产荔枝有历史悠久、规模盛大、品种繁多三大特色,让大朗赢得了“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

  东莞市荔枝协会公布了首批使用“东莞荔枝”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相关榜单,大朗桂味和红绣球双双上榜。今年6月,大朗镇荔枝周活动启动,大朗荔枝更携手东莞八大产区荔枝抱团上线,集体尝鲜“云推介”“走出去”和“荔枝节”三位一体的“莞荔+”营销新思路新模式。

  历经多年深耕厚植与文化赋能,大朗荔枝已然成为该镇的第一张“绿色名片”和第一个“农产品文化品牌”,一箱箱荔枝搭上飞机被送往全国多地。

  数说“朗”荔

  大朗地处丘陵,山坡地、旱地多,气候温和,最适宜荔枝生长,产自该镇的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优质荔枝,以果型美观、色泽鲜艳、肉厚味醇而闻名遐迩,因此大朗成为东莞著名荔枝产区。

  ●1973年大朗当地果农的荔枝嫁接技术得到突破,使荔枝嫁接工作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

  ●1983年大朗荔枝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

  ●1987年,全镇种植荔枝23741亩,挂果荔枝有31万棵。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朗积极调整荔枝品种结构,推进规模经营。

  ●1997年该镇年荔枝种植面积达3万亩。

  ●1998年大朗种植荔枝面积达至顶峰、高达34385亩,并持续到1999年。

  ●2002年大朗荔枝产量达到巅峰,达到14346吨。

  大朗第一张“绿色名片”

  6月6日,“千年莞荔 中国荔乡”第八届中国(东莞)互联网荔枝节暨“荔枝红了”2022年大朗镇荔枝周活动启动。其实,每年荔枝成熟时,全国各地客商、游客都会纷纷慕名前来大朗品尝荔枝。

  大朗凤山农业科技园是市级农业园之一,规划建设总面积约2500亩,所处位置群山环抱、绿荫环绕。2012年6月,东莞(大朗)名优荔枝展示推介会举办。该农业科技园1000亩“绿色荔枝”首次推向市场,到园的市民对这里种植的荔枝赞不绝口。

  大朗农户种植荔枝经验丰富,十分注重选地和园地建设、日常管理,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种植技术和方法,这是当年大朗荔枝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2017年,“东莞荔枝”正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东莞市荔枝协会公布了首批使用“东莞荔枝”这一“国字号”地理标志的相关榜单,大朗桂味和红绣球双双上榜,擦亮了大朗荔枝的招牌,成为大朗第一张“绿色名片”。其中前者又称“冰糖荔”,略带桂花香味、甘甜沁人心脾;后者色艳果厚,汁水较多,且暗含蜜香之味。

  记者了解到,不是所有东莞产的荔枝都可以使用“东莞荔枝”这个认证,只有向东莞市荔枝协会申请、具备了国家审批认证标准的,才可以有此“殊荣”。也就是说,“东莞荔枝”代表了东莞荔枝种植的最高水平。

  东莞第一个“互联网荔枝节”

  目前大朗荔枝种植面积约1.5万多亩,主要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传统优良品种,近几年还培育推广红玫瑰、红绣球、无核荔枝等新品种,产量提升了,果农收入也增加不少。

  作为区域荔枝龙头品牌,大朗不仅注重荔枝品质的培育,而且在依托大井头市场、大朗市场等主要荔枝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在东莞首次举办互联网荔枝节,至今已连办八届,从而打通“从枝头到舌尖”的“互联网+荔枝”快车道。

  在今年的大朗镇荔枝周上,东莞八大产区荔枝抱团上线“京东荔枝产业带”项目,包括糯米糍、桂味、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妃子笑、莞香荔(水平红玫瑰),集体尝鲜“云推介”“走出去”和“荔枝节”三位一体的“莞荔+”营销新思路新模式,为众多“荔粉”送去舌尖上的清甜。随着全国物流网络的建立,冷链技术的突破,大朗今年将探索荔枝定制卡,尝试将产业链从卖荔枝延伸到“卖文化”。

  荔枝“触电”的表现相当“给荔”。问道电商一度实现了42天销售超300吨莞荔的业绩,连续6年在京东平台生鲜水果类目当季位列前三名。据悉,2021年其实现销售荔枝280吨,今年全面启用“地标莞荔专属包装”,将更正宗地道的东莞荔枝销往全国各地,销售目标为300吨。

  记者获悉,广东邮政EMS、顺丰与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也共同打造荔枝产供销产业化平台,推出荔枝专递服务。荔枝丰收月份,全国近50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均有望吃上从大朗荔枝树上24小时内采摘的新鲜荔枝。

  大朗第一个“农产品文化品牌”

  被誉为“荔枝之乡”的大朗镇,荔枝种植历史悠久,自宋末元初就有记载。可以说,大朗荔枝已然成为一代又一代大朗人扎根于心的家乡记忆。

  据了解,目前大朗全镇现存两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荔枝树仍然较多,尤其是在水平、屏山、犀牛陂、新马莲、水口、大井头、松柏朗等村(社区)到处可见。其中水平村百年以上的荔枝树多达1900多棵,所产荔枝风味一绝、声名远播。

  水平村顺势建成了全镇首个古荔枝树公园——古荔公园,占地面积30亩,种植有米枝、桂味、槐枝、红绣球……树龄150年以上的荔枝树就有120多棵,配建了文化长廊、中心广场、荔枝诗词、荔香丰物、荔枝文化雕塑等等,置身其中可更好地感受独特的荔枝文化风情。该公园寓教于乐,游玩休闲与荔枝文化相结合,优美风景与高雅诗词相互呼应。这既是大朗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生动体现,也是大朗人实现“荔乡情怀”的重要载体。

  为进一步保护发展荔枝特色文化,大朗还采取措施大力保护荔枝,先后投资建设了荔香湿地公园、凤山农业科技园,将荔枝文化与城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部分村(社区)也因地制宜建成了荔枝公园,小学校园也种植有大量荔枝树,以传承、提升大朗荔枝文化。

  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方面,大朗催生了红绣球荔枝合作社,以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加强新品种研发,该社所种的特色荔枝——红绣球因果大核小、成熟期与糯米糍相近,故又称大果糯米糍。除了将槐枝、糯米糍等加工成蜜甜醇香的荔枝干外,大朗的荔枝产业链也在持续延伸和创新,据大朗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大朗正和惠州企业合作开发荔枝酒、荔枝醋,以提升产业附加值,保障果农增产增收。

  此外,大朗还有以荔枝为主推特色的明尔朗、陈志光、五梗共3个市级家庭农场,在这里既可以采摘荔枝也可以休闲观光,而在当地的农家乐吃货也有机会尝鲜“大朗鹅饭”“大朗碌鹅”等特色美食。历经多年深耕厚植与文化赋能,“大朗荔枝”已然成为该镇第一个“农产品文化品牌”,并日益成为招商引资别具吸引力的软环境与新名片。

 
     标题导航
~~~大朗荔枝尝试营销新思路新模式 将产业链从卖荔枝延伸到“卖文化”
~~~评选结果公示到6月17日
~~~地理位置定位在东莞市的均可领取
企石东平大道星光小学段增设辅道工程完工~~~
东莞市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落幕~~~
~~~组织重点企业进高校揽才 提供1280个就业岗位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产业·医药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理论周刊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文化赋能 “触电”上市
今年东莞“最美医护”评出来了
1000万元消费券17日起发放
校门两侧增设111个停车位
近900名“小泳士”劈波斩浪
长安搭建校企合作桥梁
东莞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