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市文明办日前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广州高质量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建言献策,“让父老乡亲不仅物质日益富足、精神也更加富有,让阳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以文铸魂,强化思想引领
(程京武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宏图,要求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聚焦实现广东文化强省总目标,把广州打造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一个关键抓手就是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其“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打造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使命所系。广东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考察地方的第一站,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实践场域,一直高度重视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打通传播新思想“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着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传播,使我们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一是从体制机制上构筑价值高地。按照“打通、贯通、联通”的要求,强化资源整合“一盘棋”的理念,打造“实践统领、联动共建、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文明实践共同体,以提升中心的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二是从阵地和载体上推进传播工程。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联通融通的立体宣传格局,聚焦基层需求,突出效果导向,构建生动、鲜活、立体的思想之窗。三是从队伍和方法上发挥群众主体性。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形式是志愿服务,通过志愿实践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既能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讲机制,又能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以实现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体系“飞入寻常百姓家”。
总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长效工作、长期事业,需要我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聚焦、聚强、聚品牌,擦亮“文明广州”品牌
(谭建光 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目标。广州要采取“聚焦、聚强、聚品牌”的“三聚”举措,尤其是发挥志愿服务发展基础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擦亮文明广州品牌。
“聚焦”即进一步围绕广州市干部群众关心的事情、热心的事情,进行文化塑造、文明传播。尤其是最近干部群众都在热议和探索的“读懂广州”系列活动,志愿者要聚焦为“读懂中国气派的广州、读懂岭南风格的广州、读懂市民生活的骄傲”等几个方面,进行富有特色、富有活力的宣传。首先是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读懂广州,重新焕发广州改革创新、探索前进,为全国做出先行示范的生机活力;其次是深刻认识千年广州城在中华文化不断南拓中的特殊价值,在对外开放、中外交流前沿的积极作用;再次是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听民声、解民意,发掘市民生活与市民文化的特色,了解和保护广州文化的根脉。这样就能够让读懂广州更有意义、更加丰富的内涵。
“聚强”即联系千百年来广州在中国文化的特殊元素,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为全国文化创新的特殊元素,作为新时代重塑文化魅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新基础。发挥“南山志愿服务队”“启智志愿服务队”“广军志愿服务队”“青年防疫志愿储备队”等组织作用,传播广州精神、广州品格,如“敢为人先”从广州人最先“闯海”开放,到近现代广州人最先接触变革、革命思想,直到今天广州人最先再创新、再发展等。
“聚品牌”即探寻广州市“红、蓝、绿”等多色彩、多魅力的文化品牌,有机结合、推陈出新,焕发新魅力、产生影响力。“从农讲所到乡村振兴”就是要发掘农讲所创办时期,毛泽东、蔡和森等为农民谋解放、谋幸福的坚定志向,激励当今干部群众为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从铁军力量到基层治理”就是要探寻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包括周恩来、叶挺等坚持革命信念、克服艰难险阻、英勇奋斗一生的足迹,激励干部群众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譬如“绿羊羊”青年志愿者应响应党的号召,走进社区参与治理创新,做出奉献、做出成绩;“从红木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以广州人最喜爱、最自豪的木棉花作为象征,既有火红的革命热情,也有火红的爱心真情,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创造新事业、拓展新服务、共享新生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有作为、有贡献。这些可谓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从三大维度着力,贡献精神文明建设的广东样本
(周如南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思想文化建设得到系统性强化是广东省过去五年发展主要成绩之一,并提出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目标之一,要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这为今后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方向、新要求。
要做好广东新时期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关键在三个维度。一是在传承维度上,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时代特征。二是在转型维度上,近现代的华南是革命文化红色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引领时代风气之先。随着社会从乡土到都市化转型,不断充实着社会主义城市精神文明的内涵,如志愿精神、公益实践等。三是在引领维度上,要传承创新,引领时代。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时代精神紧密链接,深度融合生活,才能把“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落到实处,贡献精神文明建设的广州实践、广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