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胡璐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胡璐)今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11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

  据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3类。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其中,世界自然遗产、双遗产共18项,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

  “这些遗产有效保护了中华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最优美的山岳、森林、湖泊,最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这位负责人说,18项遗产地还保护了2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平均每年为当地带来超过140亿元的旅游收入。

  他还说,今年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5周年。35年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了依托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管理世界遗产的有效机制,有力推进了自然保护地与自然遗产协同保护。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评估报告显示: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比例为63%,中国比例为89%。18处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总体保护状况良好,优于国际平均水平。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深度
   第A7版:美术·闲情
   第A8版:体育
新魅力,新天地
推动粤澳高水平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扶力度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十年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
我国夏粮主产区陆续迎来收获
《南越宫词》首映礼在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