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为院企合作搭建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医疗成果从临床走向“临产”

扫码阅读 更多专题报道
越秀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健康医疗产业聚集地。(资料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万灵帮桥的工程师正在优化产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摄
@视觉中国

  城新城意 活力广州

  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一线报告⑨

  15家三甲医院,占全市三甲医院总量近四成;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家生命健康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比重超24%……

  广州越秀区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厚的医疗资源产生了众多的医疗成果,但长期以来,临床医疗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是越秀区面临的一大难题。

  2020年,越秀区发挥医疗资源集聚优势,以“一个核心、两条主线、N个平台”的工作推进模式,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创新区最大的特色在于打通渠道,为医院和企业搭建平台,助力医疗成果从临床走向“临产”,早日投入生产、落地市场。

  目前,创新区根据生命健康产业资源分布区域特点,已谋划了“五大产业园”,建成广州市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中心等多个特色服务平台,导入了待转化生命健康方向科研成果近4000项,促进意向合作项目100多项,引进优质医药器械流通、影像诊断、健康服务等生命健康领域企业逾130家。

  策划/汤新颖、张毓

  统筹/石善伟、吴绍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署名除外)

  新故事

  为企业搭建平台、打通渠道 对接医院高精尖成果

  一个智能遥控裂隙灯的诞生

  走近万灵帮桥医疗器械(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万灵帮桥)实验室内,一台智能遥控裂隙灯的半成品映入眼帘。实验室里,赶在产品推出市场前,工程师正争分夺秒优化产品。这个智能遥控裂隙灯结合眼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组成智能眼病机器人,可应用于大规模筛查、综合分诊、专家级评估、多路径诊疗建议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全自动智能化操作和远程操作。未来这款产品推出市场,可以实现医院的先进医疗设备真正地落地到广阔的视光市场。

  据了解,智能遥控裂隙灯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万灵帮桥共同享有专利权。前者提出概念、给予技术指导,后者提供产品孵化技术、设计投入市场的方案。

  回忆起萌发这款产品的研发理念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研发部晏丕松博士说:“我们考虑了疫情期间有些眼科疾病不合适近距离检查,再者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越来越发达。”想法有了,但能否落地孵化成产品?能否推出市场对大众产生意义呢?晏丕松告诉记者:“医生做研究更多的是基于临床的经验以及对某些领域最新技术的关注,很少去直接和市场、企业进行沟通的,一个产品如何产业化,成功率多高,单从医生一方来说很难准确判断。”

  2020年,在政府的引荐下,中国最大的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和拥有全线眼科医疗设备研发能力的万灵帮桥一拍即合,共同合作研发这款智能遥控裂隙灯。

  前期,万灵帮桥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发现产品确有市场缺口,再给予临床研究成果技术支持,历时三年多,修改、优化了无数次,这款产品终于到了研发的尾声阶段。万灵帮桥的工程师说:“每个阶段专家都会来协助开发,提出了数不清的建设性意见。”万灵帮桥市场部负责人胡晓洪表示,这款产品预计明年可以投入市场,团队对产品的市场前景很有信心。

  一个让院企实现双赢的平台

  智能遥控裂隙灯的诞生,正是基于越秀区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背景之下催生而出的成果。

  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越秀区的高端医疗机构聚集密度为全国之最,创新区内共有三甲医院15家,占全市三甲医院总量的近四成,三甲医院集聚程度高于北京、上海等同类城区。同时,越秀的医学临床创新平台及技术资源众多,华南医药流通枢纽功能显著。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雷金源表示,长期以来,这些优厚的资源也孵化出了很多科研成果,但一直以来都存在临床医疗成果与生产力有所脱节的问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20年5月,越秀区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的创建。越秀区发挥医疗资源集聚优势,以“一个核心、两条主线、N个平台”的工作推进模式,依托广州健康医疗中心核心示范引领功能,以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两条重要主线,引进培育N个产业关键平台和特色项目,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

  雷金源说:“一般产业园是给予企业资金扶持,我们最大的创新是在于为企业搭建平台,让进驻企业和医院的高精尖成果对接起来,帮助他们打通渠道。此外,我们在企业进行研发、成果转化、生产、服务等整个产品孵化链条都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企业来说,该平台意义非凡。在谈及选择落户越秀区的原因时,胡晓洪毫不避讳地说:“我们就是冲着中山眼科中心来的。”如今,万灵帮桥就位于越秀区的华盛大厦,距离中山眼科中心只有1.4公里的路程,目前双方已经拥有多个合作项目。依仗区域优势,这家成立不过十年的年轻企业有了弯道超车的信心。

  而同样长期困扰医院方的难题也得到解决。“政府引荐的企业让我们放心,与我们的匹配度很高,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谈及创新区创建两年,晏丕松表示,如今就像是溪流汇集入海形成合力,能专人干专事,事半功倍。

  一个汇聚资源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上个月,一场广州市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新生见面会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区建设交流会,汇集了广州生命健康产业30多位领军企业家,他们交流和实践,为大湾区生物经济发展蓄势聚力。据了解,目前创新区也会定期组织举办交流活动,打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让他们更好地沟通合作。据统计,自创新区创建以来,由政府搭台举办的交流活动已超过50场。

  现阶段,创新区根据生命健康产业资源分布区域特点,已谋划了东山精准医疗、区庄生物医药、沿江健康金融、二沙健康体育、麓湖智慧康养产业园“五大产业园”,串联高密度生命健康产业资源,重点构建东山口大湾区健康医疗核心区+国际生命健康产业环的“一核一环”产业空间布局;此外,还建成了广州市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健康医疗产业基地)、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越秀分中心等一批生命健康临床试验、成果转化等特色服务平台,打造了中华广场、江湾新城、汇隆大厦等一批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载体(楼宇),集聚华润广东医药、省药品交易中心、全景医疗影像科技等一批优质生命健康企业;导入了待转化生命健康方向科研成果近4000项,促进意向合作项目100多项。

  越秀区副区长陈烯表示,创新区将积极向国家、省部门争取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如“港澳药械通”政策在创新区医疗机构试点使用等;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如设立广州市生命健康临床成果转化研究专项资金;加强对接医疗、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新区建设。此外,越秀区还将调研东山口片区、观绿路片区等多个医疗资源集聚区域,探索研究湾区首个医疗友好街区、湾区中医坊等项目,促进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生命健康产业高水平发展,推动创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大湾区影响力的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新意思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

  越秀区发挥医疗资源集聚优势,以“一个核心、两条主线、N个平台”的工作推进模式,依托广州健康医疗中心核心示范引领功能,以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两条重要主线,引进培育N个产业关键平台和特色项目,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不断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品质,以高水平医疗服务资源带动全市健康产业发展,服务全省,辐射湾区。

  新说法

  放大自身优势 聚集各方资源

  长期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的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孙炳刚认为,越秀区创建这一创新区,一方面放大了自身的优势,将聚集在辖内的医疗资源、专家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孵化出产业;另一方面缩小了自身的劣势,越秀区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发展空间不足的限制,这一创新举措则是很好地突破了空间桎梏,最大化地用好优势资源。

  “这一观点其实与创新区发展思路是一致的。”越秀区副区长陈烯表示,2021年市卫健委出台的《广州市医疗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一核引领、五基驱动、多点支撑”的广州市医疗与健康产业空间新格局,在越秀区率先示范,主要是发挥越秀区建设广州健康医疗中心核心示范引领功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品质,以高水平医疗服务资源带动全市健康产业发展,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健康产业发展。而创新区的创建恰好是充分发挥越秀区在全市健康产业布局“一核引领”作用,把全市三甲医院数量最多,临床试验应用场景“广泛”等全市独有的医疗资源丰富的优点长处做好,通过联动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有效减轻越秀区域面积小,不利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产制作的短板因素影响。此举为创新区药械创新研发、检测服务及生产制作等产品孵化技术进行支撑,有利于辐射带动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技术与产品在大湾区交流与交易。

  此外,孙炳刚提及,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创新区的发展正好吻合这个战略性支柱产业,越秀区利用创新区的优势,集合优质医疗资源和各类的创新主体,在生物医药创新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努力为广州、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院企合作

  创新区谋划“五大产业园”

  东山精准医疗产业园

  区庄生物医药产业园

  二沙健康体育产业园

  沿江健康金融产业园

  麓湖智慧康养产业园

  15家

  创新区内共有三甲医院15家,约占全市三甲医院总量的40%,三甲医院集聚程度高于北京、上海等同类城区。

  亿元以上

  2020年,创新区规模以上民营医疗机构(包含民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以及门诊部所)共29家,其中6家机构营收规模在亿元以上。

  全省唯一

  创新区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卫健委与广东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以及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广州市比重超24%。

  4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的7家医院中,有4家位于创新区。

  34.7%

  全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达32家,经国家备案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1家,占全市比重达34.7%。

  “我们最大的创新是在于为企业搭建平台,让进驻的企业和医院的高精尖成果对接起来,帮助他们打通渠道。”

  ——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雷金源

 
     标题导航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为院企合作搭建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3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平安高考 健康高考 暖心高考
   第A7版:平安高考 健康高考 暖心高考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调色板
   第SS3版:时光计
   第SS4版:专页
医疗成果从临床走向“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