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第二十一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商业门户,被誉为“千年商都”。汉代广州已是全国九大商贸都会之一,唐代发展成为世界著名贸易大港,从唐代设立市舶使到清朝名震全球的“十三行”,从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到商贾云集的东方大港,古代广州持续千年的商业史留下的记忆,镌刻在许多流传至今的地名里。
唐代,“蕃坊”内外商云集;宋代,各类专业街市涌现;到明清时期,人们又往西南方向、沿江地带扩展建设新城,河涌水道与商业结合。广州城的商贸业在发展之初以批量运售为主,所以很早就形成米、油、纸张等颇具特色的专业街,商贸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衰。
各个行业的集市交织形成广州日常的生活。在历史长河之中探寻一条条街道名称的来历,如同展开一幅广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直到今天,广州繁华胜昔,无愧商都之名。
统筹/读懂广州工作室 倪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倪明、苏赞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除署名外)
坊
“坊”一词出自《唐六典》,汉代城邑内的“里”“巷”,到了唐代,开始被称为“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到宋代,“坊”也指街市。如永庆坊、状元坊、如意坊、青龙坊等。
唐代出现坊字地名 与街巷意思相仿
哪怕是老广州也可能不知道,旧时广州曾有“蕃坊”的地名。唐代12万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在今越秀区光塔路一带。他们聚居的地方称为“蕃坊”。宋代,“双门底”以南(今北京路段)发展成为商业闹市,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诗书街、省中医院一带)是广州最大的外贸码头、市舶司驻地,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之称。
唐朝实行“坊市”分离的制度,换言之,“坊”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住宅小区;“市”在市舶使院,也称海阳馆,才是正经做生意的地方。唐朝还实施“夜禁”制度,晚上都不开市,但广州是例外。唐诗人张籍《送郑尚书出镇南海》有“蛮声喧夜市”的诗句,可见当时广州夜市之名已传播至中原。
当时, 广州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商业中心。“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这些唐人咏广州的诗句,引得江淮、巴蜀等地大量商人到广州经商,中原文化也由此更多地传入广州。
光塔路一带的街巷,莫不遗留着“蕃坊”印记。如今的海珠中路原来名叫仙羊街,名字来自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送别”。海珠中路的斜对面有一条小巷,名叫“擢甲里”,“擢甲”二字,是阿拉伯语“小巷”一词的音译。在海珠中路上拐个弯,就到了光塔路,光塔路原来名叫“大食巷”,“大食”一词,是唐朝时人们对阿拉伯帝国的统称。顺着光塔路往前走,在怀圣寺附近拐个弯,就进了仙邻巷。“仙邻巷”又是阿拉伯语“登岸”一词的音译。至于光塔路附近的玛瑙巷,原来又叫“玳瑁巷”, 是唐宋时“蕃坊”中的珍珠玛瑙专业街。
昔日的光塔街,见证了中外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是多民族共融繁衍的腹地。千年后,时移世易,航道南移,但积淀在这片土地的人文底蕴却以另一种方式留存下来。
2022年5月,记者从光塔街穿过“进步里”牌坊,看见百余米长的文化浮雕长廊随蜿蜒的小道延伸。浮雕上,蕃市淘宝、食肆林立,满族婚嫁、回族娶亲……盛唐时期光塔“蕃坊”商贸繁忙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一一再现,将人们的思绪引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光景。
据记者了解,如今的光塔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街道社区,辖内聚居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光是文化服务团队就有十多个。
如意坊位于荔湾区西南角,与荔枝湾咫尺相邻。上个世纪,如意坊一带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集散地,尤其以木材交易和塘鱼批发闻名。如今,如意坊一带作为广州重要的干果批发集散地,依然车水马龙。
行
宋朝,古城街头巷尾都开起了商店。商铺必须分“行”经营。街名中带有“行”字的老街,或带有某一商品名称的老街,往往保留了关于古代行会的独特记忆。
纸行路象牙街雨帽街 专业一条街蜚声海内外
纸行路、绒线街、雨帽街、象牙巷等这些流传至今的老地名大有来历。宋朝,“坊市制”被全面打破,街市大量出现。广州的街市依托大大小小的水道发展,街头巷尾纷纷开起了商店。根据当时官方规定,商铺须分“行”经营,连商品的定价都由官府管控,不允许随便定价。于是出现了“象牙一条街”“玳瑁一条街”“玉器一条街”“书房一条街”……
在越秀区大德路以北,解放中路以西有条象牙街。为什么叫象牙街呢?原来,唐代广州光塔路一带专门设有象牙贸易的街市。明朝时期,广州象牙街(今大德路与惠福西路之间)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技艺高超的艺人在这里购买从非洲经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优质象牙,并把象牙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再把这些艺术品卖给南来北往的商人,这里由此出现象牙一巷至象牙四巷及象牙北街等街名。后来,三府前(今解放南路一带,距象牙街约1.1公里)出现了专营外销和朝廷贡品的“贡行”(雕刻、经营艺术性及价位都较高的象牙产品的行业组织),于是其他牙雕艺人纷纷往此地靠拢。渐渐地, 大新街、小新街、玉子巷、三府前便发展成繁盛的商业街。民国年间,广州牙雕进入全盛时期,从业人数达到1300人左右。除了售卖牙雕制品的店铺外,大新街还是各类手工制品的集中地,道路两旁布满了各种牙雕、玉雕、珐琅、瓷画、木雕、乐器、扇坊、写真画店,简直是一个民间工艺大观园。
然而,随着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州,大新街的手工行业遭到致命打击,手工艺人纷纷离开。象牙一巷至象牙四巷地名由此在广州城区地图上消失了。今天的象牙街变成了皮革、鞋业集散地,大新路东段为鞋业一条街,“大新街”由此成为广州牙雕的历史见证。
大新路附近的纸行路,则留存了古代广州纸业的繁华记忆。根据《诗书福地》一书记载,南宋以前,纸行街已有经营纸业的作坊,街道故此得名。到了清朝时,广州形成了一个以今广大路为中心的书院群。书院群带旺了书坊业。从纸行路、诗书街到天平街(今天成路),大大小小的纸行临街而列,形成了一条纸业专业街。产自各地的纸张源源不断运到这里,再通过这里的纸行销往中原,或出口海外。
近代,德国、日本的洋纸也通过这里的洋纸行进口。各地的纸商都派人来这一带开大纸栏(相当于交易中心),这个庞大的纸张集散市场名闻海内外。
近千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当年的纸业作坊已走进历史,食肆商铺林立街旁。阳光透过绿树,洒下斑驳光影,这条毗邻人民中路的小道,很是清幽雅静。傍晚放学时分,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下课铃响起,学生们走出校门,他们的欢声笑语让古老的纸行路充满着青春气息。
仓
仓边路、旧仓巷等带“仓”的地名缘起大宋盐仓,同样缘于大宋盐仓的地名还有贤思(盐司)街、盐运西等。广州另外一个带“仓”的地名——仓前街,则缘于古代粮仓。
仓边路曾是宋朝盐仓 仓前路昔为明清粮仓
盐运西街、贤思街、仓边路……广州有很多与盐仓有关的地名。在古代,食盐专卖被视为“国之大利”,早在唐代就是朝廷最重要的财源,宋代更有“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宋代广东有大大小小十几个盐场,其中属广州管理的就有七八个,一年的海盐产量少说也有上百万斤。按朝廷规定,这些盐一粒不许私卖,都得先运到广州的盐仓,经查验后,再由官府用船运往各地销售。广南路的盐仓就设在文溪(今仓边路一带)边,方便漕运,因此留下了仓边路和旧仓巷等街巷名。当时的文溪其实是一条大河,且直通珠江。各地盐船汇聚于此,白花花的盐进仓出仓,成就了两广最大的运盐中心。
在广东管理盐业的衙门被称为“提举广南路盐事司”。文明路上有一条贤思街,原名盐司街,就是管理盐政的衙门所在地。明代,广东盐运提举司仍设在贤思街内。在清代的广州地图上,可以看到在今第一工人文化宫与北京路之间有一处叫“盐埠”的地方,民国的广东盐务处也在文明路上,可见此地与盐业颇有渊源。
此外,老城区也有宋代相关机构留下的地名,人们较为熟悉的是盐运西正街和盐运西一、二、三巷。
5月,记者走访盐运西街,只见沿街的长廊壁画中,“盐场”壮阔,无数人晒盐煮盐。小巷距北京路步行街不到百米,古朴幽静,巷内特色小店与老街融为一体。
另一个与仓有关的地名——仓前街(位于六榕路与海珠北路之间)的印记始于明清时期的粮仓。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官方割静慧寺(今六榕寺)的一半建永丰谷仓,清代更名为“裕信仓”,仓前街由此得名。
初夏时节,记者漫步仓前街,街口藤架上爬满植物,书有“仓前街”三个字的牌匾悬在藤架中间,两块竖匾分列两旁,上书《管子·牧民》中的名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老街坊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没有谷仓了,我记事起就只有这条麻石路。”记者看到,脚下路面由四块麻石并列铺成,见证了当年的运粮景象。
栏
“栏”即指房屋。随着时代变迁,“栏”字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同类商品的堆积、聚集地、街区”,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专业商品批发市场,如杉木栏、桨栏路、鸡栏街等。
商品聚集地呼作“栏”
屈大均(明末清初学者,番禺人)所著的《广东新语》记载:“广州凡食物所聚皆曰栏,贩者从栏中买取,乃以鬻诸城内外。”
在荔湾,以“栏”为名的路名并不少见,仅在十三行周边区域就有杉木栏、桨栏路、鸡栏街、豆栏上街等。杉木栏路,位于十三行路西侧,西接十八甫南路、梯云东路。杉木栏路起源于明末清初。那时,十三行是重要的经贸通商口岸,分布着众多码头、渡口等。与十三行仅一街之隔的杉木栏一带,本是装卸杉木的渡口。靠近渡口容易形成商业氛围,很快,杉木买卖就在此成行成市,“杉木栏”由此得名。1926年前后,西关很多街道改成马路。1932年杉木栏拆建为路,杉木栏路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桨栏路位于杉木栏路的北边,东起光复南路,西止杨巷路与长乐路交界处,道路曾于1928年扩建,1931年完工。当时,这里开始出现专门售卖船桨等船上用具的集市,“桨栏”这个名字应运而生。
杉木栏、桨栏路周边以“栏”字为名的路名,大多也与当地曾经成行成市的商品有关。如豆栏街曾是豆类批发市场,鸡栏街原是西关鸡农摆卖的集散地。此外,还有糙米栏、菜栏横街、鱼栏大街等。
广州大学教授王元林说:“当时广州以‘栏’字为名的街道主要分布在西关一带。除了经营对外贸易的十三行外,在其周边分布有大量从事国内贸易的栏口。以前广州有七十二行之说,其中栏口贸易在七十二行中占了很大比重。栏口就是商品的集散地,代客买卖,也叫货栈,每一个栏口相当于一个大的专业市场。”
日前,记者走进桨栏路,但见街道两边,骑楼鳞次栉比,巧克力色的门面、红白条纹相间的遮雨棚,搭配上墨绿色的护栏、平整的路面,重新粉刷后的建筑让街道看起来颇具欧洲小镇风情。临街的商铺都是做布艺生意的,一片色彩斑斓。走过桨栏路,沿长乐路往南走就是杉木栏路。如今,杉木栏路已成了海鲜批发市场。
“改革开放后,广州迅速形成各种集散市场,不仅在全国有名,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占有份额,这跟当年的商贸模式可谓是一脉相承。”王元林说。
市
城里做买卖的地方叫做“市”。当某一个“市”形成街道,街道名往往就带有“市”字,如米市路、三角市等。
米市路曾有宋代全国最大米市
广州有条远近闻名的米市路,位于越秀区朝天路以南,惠福西路以北,与光塔路交界。以“米”命名路名是广州特色,广州又称“穗城”,这个名字说明广州在历史上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销售基地。根据《广州市志》的说法,广州在宋代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米市,如今西门口附近的米市路,从宋代开始,直到明清,一直是大米交易一条街,米市路的地名正由此而来。经济史家全汉昇表示,(广东)出产的米,连同在广西出产的,都先集中于广州,然后运往沿海各地出售,“舳舻衔尾,运之番禺”。
按《永乐大典》“广州府南海县之图”所示,明初南海县、番禺县分界在新店街、米市街、朝天街一线,北到就日门(即朝天门),可见明代甚至更早以来,米市路一线曾是南海县与番禺县之分界。最初,米市路还是“米市街”,1932年才扩建为路,称为米市路。1966年秋改名为朝阳南路,1981年复名“米市”。到20世纪初期,广州城中陆续出现碾米厂,米机生产的米运到遍布城中的米铺出售,米市街上 繁荣的大米交易变成历史。
5月初,记者从惠福西路走进米市路,两边的大树参天蔽日,近百家电子元器件产品店铺密密麻麻排列在道路两侧。而米市路上的横街小巷,实际上是一条又一条的“掘头巷”,仅有10余米深。
“更早以前,这里整条路都是菜市场,后来搬到了甜水巷(米市路上的一条横巷),再后来,越秀区逐步将这里规划成电子电器元件专业区,成了专门卖电子电器的商铺。”一名久居米市路的老街坊说。
甫
古人以舟楫为渡河工具,在地名上通用步、埔、甫、埗等表示津渡码头。宋人吴厚处《青箱杂记》说:“岭南谓水津为步。”广州有十八甫、黄埔、盐步、龙津路,皆为货物转运码头或渡口。
货物转运码头称作“甫” 水道滋生十八甫
行走在荔湾老城区,大家对“甫”一定不陌生。“甫”字地名,曾经从第二甫排到十九甫,就是没有“第一甫”。究其原因,地处通向越秀山脚兰湖(古广州的湖泊,现已湮灭)的水道习惯上称为通津,至今,在西华路东段北街还有一条第一津街,保留了当年的地理记忆。至今,老广州人中还留传一句俗语:第一津,没谱(甫),即不靠谱的意思。
明清年间,从第一津沿西濠水向南流,依次是第二甫、第三甫直到第八甫,然后涌水转向西流,又有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一甫,再转向东南是十二到十六甫,再由南转向西是十七甫、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各“甫”各有特色:如第二甫卖的是刀剪利器,第三甫卖鲜花,第七甫多开报馆,上九甫的绒线铺排成一片,下九甫绸缎店一间接一间,十七甫卖金饰珠宝玉器,十八甫的茶室令整条街溢满茶香。
在明代,第二甫至十八甫都是商业区。到了清代,随着十三行贸易的发展,这里演化成了纺织机房区,从全国各地来的生丝,在这里加工成为绸缎,销售到世界各地。宝华路一带还发展成了贸易富商的居住区,这些在《粤韵周刊》十二期《逢源街左右逢源 满洲窗映照传奇》里也有提到。
如今,随着“甫”所依附的西濠、西关涌、大观河纷纷隐身,带“甫”的路名已经不再多见。第一津到第八甫,今已易名光复北路、光复中路。不过,在永庆坊,与上下九毗邻的西侧,依然可见十一甫西街、十二甫西街的路名。
温暖烟火气 沉淀两千年
回溯广州建城至今的两千多年历史,“商贸”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广州曾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唐代,蕃坊内外商云集,珍宝香料琳琅满目;宋代,各类专业街市纷纷出现,日用杂货与大宗商品一应俱全;清代,“十三行”一口通商,万船来埠,风头一时无两。一个“商”字,连通了这片土地的千年历史,带来商业繁荣,也带来充沛活力。
在广州,“商业格局”深深地嵌入城市的发展中。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剑分析说:如今,广州众多街巷名称以行业命名,其实反映了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独有特色。米市街、绒线街、雨帽街、玛瑙巷、象牙巷、绣衣坊、纸行路、装帽街、猪仔墟、经纶大街、麻纱巷、东船栏、梳篦巷……每一条街上的商铺做的几乎是同一种生意。“这与广州‘行会’的发达息息相关,不仅推动了行业的精细发展,同时也形成了极强的影响力,进而辐射周边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贸易集散地带动了东莞、佛山等地的发展,无形之中,织就了一张区域经济网络。”
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态是在漫长的经济发展中逐渐酝酿出来的。“广州是一个很有市民精神的城市,和世界上众多商业历史发达的城市一样,都源于长期的开放。”黄剑说,广州的关键词不仅仅是简单的“商贸”,而且是商贸背后透射出的“开放包容”和“烟火气”。没有阶层之分、广交天下好友,讲究街坊邻里守望相助,这都是过去千年开眼看世界的经济大背景下积淀下来的“烟火气”。当下广州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时代契机,更离不开那段历史的熏陶。许多遗迹虽已随历史隐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但地名依旧承载着历史的荣光,而漫长历史熏陶的广府精神,推动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开拓创新,书写新一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