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通讯员 穗体宣 黄晋文
黝黑的肤色,清澈的眼神,羞涩的笑容——这是广州“青苗”女足5名队员给人的第一印象。她们是来自贵州大方的山里娃,她们正值豆蔻年华,因为足球,因为广州体育对口帮扶,她们走出大山来到广州,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读书、踢球。关于她们的足球故事正徐徐展开,未来或许她们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5名女足小将走出大山来到广州
日前,5名广州“青苗”女足队员来到广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资文接待了她们。
2020年10月,得益于精准对口扶贫政策,广州市足协来到贵州毕节的元宝小学考察,选中了王佳月、张紫妍、王瑞、曾维芳、曾维婷5名技术和意识都很优秀的女孩,把她们带到广州读书、训练。从大山里走出来的5名女足姑娘一边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一边上文化课,将在广州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初识5名女足小将,记者注意到,她们有些拘谨,笑容带着羞涩,话语不多,但眼神清澈、笃定,到了足球场上应该更能展示她们灵动、睿智的一面。
王佳月告诉记者,两年前得知要来广州时,自己的心情挺复杂的,“既有对广州的向往,也有对老家的不舍。”在家人、老师和教练的鼓励下,她们走出贵州大山来到广州,开启了新的生活。
欧阳资文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套文学和专业书籍、足球和书包,并鼓励大家在广州“读好书,踢好球,将来为国争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名小将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曾就读于元宝小学,师从支教老师徐召伟。她们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足球,她们还在老家的大山深处,除了读书,平常就是帮助家人喂鸡,还要干一些农活。如今,足球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山里娃的故事登上圣西罗球场
来到广州后,5名女足小将克服了生活习惯、学业差距等诸多困难,成为老师眼中的“乖乖女”、教练麾下的“小娇龙”,学习和球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足球赛场上更是大放异彩。
2021年5月,5名女足小将带着在广州所学回到老家,在徐召伟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了首届“追风联赛”西南赛区的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最终,姑娘们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扳平,并在点球大战中击败对手,夺得冠军。
徐召伟表示,这是他“执教生涯”最重要的奖杯。值得一提的是,王佳月以5场比赛打进14球成为最佳射手,收获金靴奖。王佳月和元宝小学足球队的成功甚至惊动了世界足坛。2021年10月,在意大利米兰圣西罗球场举行的欧洲国家联赛决赛现场,在中场休息时间,王佳月的故事登上了球场大屏幕,全世界球迷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大山深处的足球女孩。
欧阳资文为这位“射手王”竖起了大拇指,他以奥运冠军邓亚萍获得博士学位的例子勉励孩子们读好书、踢好球,广州会成为她们的坚强后盾。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廖海燕表示,由于两地使用的教材和开课情况不同,5名小将刚来到广州时有些跟不上教学节奏,经过师生一起努力,现在已经大有改善,“她们读书很用心,踢球更是充满信心,看到她们快速成长,大家都很开心。”
支教老师教出女子足球队
令大家好奇的是,为何贵州大山里的孩子能通过足球吸引海内外的关注?这要从支教老师徐召伟说起。
“80后”徐召伟来自新疆,2006年本科毕业后得知贵州缺支教老师,于是独自踏上开往贵州的火车,在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乡水田村大寨小学开始了他在贵州大山的支教生涯。
2013年,徐召伟离开大寨小学,来到大方县对江镇元宝小学支教,每个月靠1500元的支教补贴维持生活。他说,自己学的是中文,但很喜爱足球,有了足球队,队员就是他的好伙伴。
在他的召集下,2017年元宝小学成立了足球队,在这个从没有接受过专业足球培训的教练带领下,靠着网上自学教学课程和并不专业的乡村足球场,他和孩子们边学边练玩耍起来。后来,这支足球队先后在大方县、毕节市拿到系列奖项,意外走红。
从贵州大方来到广州,5名女足小将以中国女足的广州籍球员张琳艳为榜样,期待着靠勤学苦练能够代表广州、广东乃至中国参加比赛。落实对口帮扶政策,广州将5个孩子从大山里带到羊城,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结束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拜访,广州市足协党支部书记兼副主席叶志彬带着孩子们兵分两路前往足球训练场,他们将在今年的广东省运动会上争创佳绩。
广州体育的对口帮扶工作还在继续和深入,这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的延续,体育帮扶将在扶志和扶智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