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在广州,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如何在祖国提供的全新舞台上发挥所专所长?他们又有怎样的经历和故事?5月21日,在“我和祖国有个约会”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故事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广州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回国后的工作生活经历。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
留学归国人员发展空间广阔
“长久以来,大批留学归国人员在教育、医疗、科技等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续写了留学报国事业的新篇章。”李志坚回顾道。李志坚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赴英国留学深造,回国后一直从事咨询决策工作。
同时,作为广州欧美同学会的常务副会长,他介绍了近年来广州欧美同学会的工作成效。“当前广州市正在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这将为拥有海外经历、国际视野的留学人员,特别是留学归国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志坚说。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然:
用亲身经历讲好中国故事
安然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归侨代表,安然曾在英国旅居近十年。2004年,她被华南理工大学引进回国。这样的经历让她与海外华人华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安然一直致力于让更多外国友人更了解中国,她于现场提及2021年参与录制一档新华社英文节目的经历。在节目里,她和其他人大代表一起,用自身的经历向几位外籍人士讲解何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这个过程里,我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履职经历,向世界讲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故事,这让我觉得很幸运。”安然在台上自豪地说。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
祖国给了我全新的舞台
从农村孩子到大学教授,赵淦森常被问及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在故事会上,他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是一个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孩子,乘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的东风找到了我的‘远方’。通过不懈努力,我不仅上了大学,还有机会奔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以前的我不敢想象和奢望的。”
2008年,“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激起了赵淦森归国之心,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做祖国发展的旁观者。“在我留学归国,下定决心希望报效祖国的时候,祖国也给我一个全新的舞台,让我发现了新的‘远方’。”今天的赵淦森,专注于云计算的发展方向,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智勇:
广州提供了很多资源支持
张智勇从读高中开始就对生物医学非常感兴趣。2000年参加高考后,他所有的高考志愿都瞄准了生物医学。从本科开始、到后来远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书、再到回国,张智勇这十多年的科研之路一直没有偏离生物医学的方向,一直都在坚持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研究。
为了能够实现按照自己的设想跟蓝图去打造一个研究中心,推进再生医学临床转化的想法,回国后在上海工作了五年的张智勇,选择来到广州,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广州为我们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提供了很多的资源支持,而且在这里,可以通过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脱颖而出。”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教授殷盼超:
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
“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其中,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殷盼超在回顾自己的回国之路时坚定地说。
回国后,殷盼超研究的学科是材料基因,并且在科研中注重发展更具普适性的应用材料研发手段,从而不断为社会发展累积人才培养的经验。“回国后,我承担了我们学校一校三区多门本科生课程,在没有案例可借鉴,没有任何课本的情况下,在国内率先开辟了《散射方法概论》这门课程,这为国内紧缺人才的培育作出了探索。”殷盼超表示。
“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殷盼超说。“国家制定了完善的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了广州国际校区,广州国际校区已成为吸引和培养海归科技工作者的一个良好平台,不仅提供了优质的科研资源,也充分发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能力。”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谢黎炜:
努力推动创新药的本土化
2017年,谢黎炜回国后来到广州,在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起科研团队,围绕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开展研究。经过五年的努力,谢黎炜带领团队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和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谢黎炜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骨骼肌衰老伴随铁死亡的发生’这一现象,发现利用铁死亡小分子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衰老骨骼肌的萎缩和功能障碍。”
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大型多功能交互式在线小分子药物筛选平台和分子指纹对接技术,谢黎炜团队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高活性且具有逆转骨质疏松的小分子药物,其具有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双向效果。“目前,我们在努力推动创新药的本土化和临床试验。”谢黎炜说。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翌茹:
助力推动中法学术人文交流
徐翌茹曾在法国有着8年留学生活。回国后,她研究的是病理语言学与临床语言学,主攻方向是中法两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语言问题研究。
徐翌茹留学所在的城市是法国里昂,这里曾有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中法大学。这所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篇章。初期曾培养了473名中国优秀青年学生,这些留学前辈学成归国之后,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有些甚至成为中国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奠基人。
“每当路过中法大学旧址的校门,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当年他们留法勤工俭学的场景。”徐翌茹回忆道。“因此,每当遇到刚到里昂的中国留学生,我一定会带他们到中法大学旧址参观,给他们讲述这些留学前辈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