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有准备的暴雨应对战。
5月8日,广州气象部门预计,10日-13日,广州将有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本次过程有“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短时雨强强、范围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等特点。暴雨袭来,广州北部从化区成为全市受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
不过,早在暴雨来临前,各级应急准备工作就在从化启动了。储备防汛物资、设立临时安置点,排查、转移有需要的群众,街镇、村居干部24小时驻扎村居值守,公安、消防时刻待命……各方联动,守护着广州从化1974.5平方千米、71万余常住群众的平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拼的是责任心
鳌头近百避难场所 全部派上用场
雨是5月11日8时左右来的,最初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接着越下越大。9时30分,从化区鳌头镇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半小时后升级为红色预警。
暴雨来临,在鳌头中学体育馆内,鳌头镇下西村的村民蔡玲正在休息,旁边的床上坐着她的3个孙子,其中两个在玩拼图。体育馆是暴雨天气来临之前布置的群众安置点,2400平方米的场地安置了330多名村民。看着屋外的暴雨,他们应该会感到庆幸,毕竟其中有些人是在村干部再三劝说下才来到安置点的。
时间往前倒推两三天,暴雨消息一出,从化各个街镇、村居就忙了起来。10日一早,城郊街北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温冠洲按照转移名单,挨家挨户敲门。北星社区和高步村交界的马房口菜田处于低洼地带,暴雨天里的积水曾达到膝盖处,菜田里40户菜农建在田边的简易房显然不足以遮风挡雨。10日17时许,菜农李海亮给自家菜田盖完薄膜,就跟着温冠洲来到2公里外的颐养院休息,“安全要紧”。
在良口镇长流村,80多岁的梁伯伯的房子靠近河边。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房子在暴雨天存在安全隐患。梁伯伯行动不方便,长流村书记张锐初索性背起100多斤重的老人,从老人的家门口走到旁边的长流小学安置点,并爬上二楼,将老人送抵临时宿舍。
很多从化人知道,每年暴雨季节,鳌头镇的上、下西村最易水浸。早在10日前,鳌头镇就储备了足量的冲锋舟、救生衣、水鞋、雨衣、手电筒、沙包袋以及应急生活物资,还组建了应急抢险队。
水浸来临时,鳌头镇提前布置的3个大型紧急避难场所,28个专门避难场所和65个村级临时避难场所全都派上了用场。
拼的是速度
村道遇险 十分钟围好警戒线
11日8时至12日8时,鳌头镇下西村录得全市最大累积雨量——261毫米。
在11日降雨量最大的时候,徐国忠站在106国道上西村、下西村路口指挥交通。他是广州市交通警察支队从化大队五中队中队长。黄豆大的雨滴“啪啪”砸下来,徐国忠仍坚持站在马路上,扯着嗓子对来往车辆喊“前面水浸,绕路走”,边说还边比划着手势。
暴雨中,15名交警值岗了10个小时。18时,雨势渐弱,积水渐退,交警们才松了一口气。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休息,还要持续待命。
随时待命的还有各街镇的干部和村居干部。早在暴雨来临前,温泉镇就组织村干部、驻村干部组成应急小组,24小时驻扎村委,每隔一段时间巡查一次村里的水位以及重点隐患点。
11日早上,温泉镇南星村的村干部巡查时,发现一座架在沼盖河上的小桥被冲塌了。村书记黄伟松立刻组织村干部用封锁线围住相关路段,还放上了警示牌。
到了16时许,天湖村水土协管员黄练州巡查到黄竹田社时,看到村道出现了50米左右的塌方。他当即打电话通知村书记黄炽芳。正在黄围社协调清理山溪枯枝败叶的黄炽芳马上安排了6名村干部去封锁塌方村道。不到10分钟,塌方位置周边就围好了警戒线,同时,村道小范围塌方的提醒消息已在一个汇聚了100多名村民代表的微信群里传开。
想要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消息传递就要快。
从化供电局吕田供电所所长马永龙同样看重速度。11日,吕田镇10千伏馈线因山体滑坡,被树木砸断,附近118家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马永龙在13时48分接到工单,立刻带了14名供电工人赶去现场抢修,当天17时6分,抢修完成,故障点影响区域恢复了正常用电。
玉溪“闹脾气” 河长时时查看水位确保无虞
拼的是细心
11日,雨势时而大,时而小。
11日13时,从化区水文中心发布玉溪水橙色预警;14时,从化区三防指挥部决定启动全区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当夜11时许,五和村的党支部书记何天亮打着手电筒,冒雨来到大龙口水库和玉溪巡查水位。
对2019年的“6·13大暴雨”,何天亮记忆犹新,“低洼处的民房被水泡了3米,猪都被冲走了。”当时,水就是从贯穿村子的玉溪里漫上来的。
当了6年玉溪的河长,何天亮十分了解这条河。玉溪在大多数时候是温和的,水位只有五六十厘米,透过清澈的流水,可以见到底部的沙石。不过,在这次强降水过程中,北部雨势大,雨水积压在玉溪上游的大龙口水库里,越过水坝,毫不客气地灌入玉溪。
面对“闹脾气”的玉溪,何天亮只能增加巡查次数。每隔两个小时,他就会开车上山查看水位。一想到村里500多名常住村民,他一刻都不敢松懈。
12日22时20分,从化气象台解除了从化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当晚,从化区教育局研究决定,除了吕田、良口和鳌头三镇之外,从化其他街镇恢复线下教学。
星期五上午,读书声在罗洞小学的教室内朗朗响起。随着暴雨过去,一切陆续恢复往常的模样。
在太平镇几百亩荔枝地里,果农李邝根正忙着检查荔枝树的落果情况,他对今年的收成依然有信心;在月荣村一个菜场里,农艺师邓彩联正在查看农田的受损情况,并指导农户申请蔬菜保险理赔工作;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里,运营团队正准备清理公园内的倒伏树木、排查地质灾害,为开园迎客做准备……
转眼已是五月中旬,在从化随处可见的荔枝树上,青绿色幼果挂在枝头。暴雨过后,这片大地正在期待蝉鸣荔熟的夏日。
暖心故事
这个厨师会开冲锋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静) “农家乐”老板亲自下厨,做好晚餐,送到被转移的村民手里:这是5月12日晚增城区正果镇浪拔村南朝围“农家乐”里发生的一幕,这里是正果镇此次防汛村民转移安置点之一。浪拔村西湖坳村转移的130多村民中有90多人住在这里。
“农家乐”的负责人梁岸飞说,这个安置点不需囤货,农家乐平时养鱼、鸡、鸭,青菜也是自己种。他说,广州几次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他都曾给在高速路口进行防疫检查的工作人员送过外卖。
在此次防汛过程中,梁岸飞还有一个身份:村里唯一的冲锋舟驾驶员。2015年,增城区为村里配置了一台冲锋舟,以便在汛期使用。因为梁岸飞会开船,村里就让他来当驾驶员。后来,梁岸飞还参加了冲锋舟驾驶技能培训,顺利获得结业证书。2020年6月,浪拔村遭遇严重的洪灾,高位时水面直达二楼。当时已经一天两夜没合眼的梁岸飞,顺利救援了上百名乡亲。
5月12日晚10时,他接到通知,再次确认冲锋舟的位置和安全性。其实,他此前已多次试机,但还是想确保万无一失。
梁岸飞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还是浪拔村村务监委会主任。不过,不管是当村务监委会主任,还是参与村里其他公共事务,都没有报酬,但他愿意干,也干得很快乐。
“熊孩子”出门“逛世界” 被地铁工作人员劝住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余远峰) 11日,广州市各区相继发布暴雨预警,15时23分,增城广场站值班站长周浩伟走过站厅时,发现几个小学生没有家长陪伴。
“叔叔,能不能帮我们买几张去广州塔的地铁票啊?”4名穿着校服、年龄约6至8岁的小学生围着一位乘客说道。看着孩子们在暴雨期间还在地铁站逗留,周浩伟警觉了起来,忙走上去询问。当被问起“家长在哪里”,孩子们吞吞吐吐。经过周浩伟的开导,4名孩子道出实情:原来,他们住在距离增城广场站30公里外的增城区派潭镇,趁着学校临时停课,四人相约瞒着大人,进城去广州塔游玩。他们搭公交车来到地铁站后,发现没带够钱,买不了车票,这才想到找人帮忙。听到这里,周浩伟告诉孩子们,外面在下暴雨,市区很多景点都关闭了,父母们发现他们不在家,也肯定会很着急。
孩子们在周浩伟的劝说下,说出了家人的电话。随后,周浩伟联合辅警经过几番电话联络、确认,终于与每个小朋友的父母取得联系。当天傍晚,家长们安全接到孩子,各自把他们带回了家。
260分钟陪伴 村干部说动老人转移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静 通讯员朱卓东、冉悦文)西湖坳是增城区正果镇浪拔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增江沿岸,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它是5月10日当天正果镇唯一一个需整体转移村民到安置点的村庄。
10日23时35分,浪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振成带队敲开了西湖坳最后一户需要转移的住户的门,一对老年夫妻和年幼的孙子同住。老人家一听来意,不愿意转移。理由是身体不适,需要吃药,怕到别的地方休息不好。
11日0时38分,老人的妻子和孙子同意转移。到了2时30分,老人仍不同意转移。此时,老人的儿子打来电话,但老人不愿接听。
到了3时15分,徐振成对老人说:“如果你还不转移,我就陪你坐到天亮。”经过对方允许后,他给自己倒了杯水。经过徐振成耐心的劝说,3时51分,老人终于同意转移,这个超过260分钟的特别“陪伴”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