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协力奋进打造幸福协和
师生同心成就美好人生

协和中学轮滑球训练。
诗朗诵《百年恰是风华,奋斗正当青春》
协和中学“弈起来”棋社组织校园棋赛。
协和中学正高级教师郭永峰带领学生开展“E-STEM”课程活动。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先后成功举办,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赢得了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一切离不开中外志愿者们的默默奉献与坚守。他们犹如一片片有温度的“雪花”,让各国运动员和随行官员感受到了温暖。这其中有几片“温暖的雪花”,是广州市协和中学的优秀毕业生。

  “自从在母校接触了轮滑球后,我便一直学习并从事这个项目的裁判工作。感谢母校不仅让我找到梦想,还获得了奋力追梦的能力与毅力,最终圆梦冬奥。”协和中学2011届毕业生谭嘉欣说。作为一所建校已经有111年,被誉为“广州基础教育的黄埔军校”的百年名校,协和中学以自己的方式与姿态行走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急功近利,不迎合世俗,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检验标准,而是以教育者的战略耐性、自我庄严以及身上释放出来的静气,引领、唤醒、激励一批批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近日,笔者走进协和中学,走近“有爱”“有情”“有光”“有德”“有才”“有趣”的协和师生,听他们讲述“协力和衷”四个字背后蕴含的故事。

  文/刘晓星

  深度课堂 立足核心素养培养探究思维

  “老师,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跟旁边几组好像不太一样!”在高一(10)班一节关于“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生物实验课上,有同学举手向老师表达了困惑。“正好,你们组复盘一下实验过程,跟其他组比较一下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看看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结果不一样。”生物老师许立光说。

  经过一轮分析讨论,同学们发现,影响结果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包括对自变量的设置处理是否合理、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以及对因变量的检测是否得当严谨等。分小组书写实验方案,自主合作实施实验过程、科学观察记录、分析研讨结果,是生物实验课堂的常态。许立光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出一模一样的实验结果,而是更注重同学们尊重和如实记录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最终结果和预期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一步一步地复盘步骤,审视数据处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讨论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真正地学通学懂。

  协和中学课堂有“四多”:思考多、讨论多、合作多、延伸活动多。而“四多”的实质,是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中,让学生体验、表达、归纳、总结,有自主设计,有情感投入,有亲历亲为的实践,进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点拨者、引路人,协和老师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创造力。学校实行科组长、备课组长联席研讨新模式,扩大交流学习面,增强教学系统性。各学科组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主题研训为主要形式,抓实校本教研工作。学校还开设名师引领课,通过现场观摩和直播展示的方式,吸引了更多教师参与学习;开设骨干示范课,通过校级评比,以比赛促提升;开展备课组同课异构活动,对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展开研讨。在一次又一次的集体磨课与精心设计中,协和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习惯了思考与探究。

  在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学习过程中,备课组的老师们以读引读,在学生中逐步推进红色主题阅读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语文教材里的红色经典作品为范例,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品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理解革命精神,获得审美体验,进而掌握这一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同时,本着“阅读应该聚沙成塔,乐读应该公诸同好”的分享理念,同学们以课内阅读为引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编辑红色作品集。“那么多革命文学作品,如何筛选,如何分成单元,每个单元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何为每一个提炼核心,写好单元导语,让读者理解编者想传播的思想进而产生共鸣,这都是同学们要冥思苦想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提升了阅读理解大篇幅的文学作品的能力,整个活动与语文学科强调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大核心素养密不可分。”语文老师晏丽萍说。

  《山河无恙》《日出东方》……当一本本凝聚着学生智慧、心血与情感的红色作品集呈现于人前,师生们都喜出望外。“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默契,提升了我们的能力,而且让我们对革命先辈的了解更加深入,更能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高二学生吴浩延在作品集后记中写道。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努力,也是集体的合作,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学会对话、学会共长共进,孕育出了创新精神。学生们的激情也让老师备受鼓舞,师生之间相互触发,实现了从教学到教育的飞跃。

  丰富课程 搭建多元平台实现多维发展

  围绕“和”文化,协和中学探索构建具有协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一系列“第二课堂”。学生可通过“图说校史课”了解协和历史,在“世界环境认识课”上拓宽视野,还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欣赏文学和影视作品,练习轮滑运动,为园林设计和制作鸟巢……

  刘红周、马一克老师开设的“看电影学物理”是备受学生们欢迎的一门选修课。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一边观看《变形金刚》等电影,一边探讨其中涉及的物理问题,例如思考变形金刚到达地球的时候为什么是球形,进而联想到为什么太空飞行器大多是球形,并得出“球形与空气的摩擦面最小,方向性也更准”这一结论。“现在高考越来越多情境题,考察同学们将具体情境和知识相关联,提炼模型的能力。”刘红周说,开设这一门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接新高考的要求。

  每到周五中午,协和校园都会成为欢乐的海洋,这是演艺小广场活动正在举行。歌唱、器乐、朗诵、体育绝活……台上,表演的同学展示“十八般武艺”;台下,喝彩声、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协和中学以多元化、可选择性为原则,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开设了科技、体育、艺术、文学等各类社团。每周一节社团课,提升社团活动的专业性。此外,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校园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学科周活动,鼓励学生全方位、个性化发展。作为每周五演艺小广场的负责人之一,学生会副主席赵志文告诉记者,精彩的节目背后,是学校对同学们校园生活的重视,以及学生会的精心组织。从征集节目、选择编排、主持人串词的撰写、到各种音乐准备、现场调度,都凝聚了学生会成员们的心血。赵志文特别记得,最近一次,作为自由式轮滑国家队现役队员的陈楚尧同学展示了她的轮滑特技,又美又飒。“只有亲眼见到,我们才知道楚尧同学这么厉害。通过这一活动挖掘出身边的‘各路大神’,让大家都有展示的平台,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校园里更加开心,有更多美好的回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赵志文说。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优势和个性得到了彰显,老师们的一身才艺也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结合自身优势,开设选修课和指导社团。例如,象棋下得好的许立光、周敏、麦杰伟等老师开设了象棋课程,组建了 “弈起来”棋社。语文科杨承彩老师在古琴方面颇有造诣,学校为此专门装修了一间古琴室并购买多把古琴,鼓励老师开设相关课程并指导社团。因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老师们乐在其中,丝毫不认为是额外的工作或压力,而是充满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更让人欣慰的是,众多协和学子在丰富的课程学习和活动体验中,找到自己一生的热爱。2016届校友吴荣钊从小被形容“上房揭瓦”,精力过于充沛。在协和高中就读期间,他接触了轮滑球,并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他当过运动员,后又成功转型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国家雪橇队的总体发展运营及运动员管理,并在本届冬奥会上带领队伍完成了雪橇这个国家新兴项目的全部参赛任务。协和中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学生们得以眺望不一样的风景,从这里出发,走上不一样的“花路”,实现心中理想,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生态校园 践行环境育人濡养心灵家园

  蔡瑞琪是一个喜欢摄影的女孩子。这些年,她拍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协和“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美景。“协和就像一个生态多样的大公园。住在同寅楼,我时常夜里听着蛙声入眠,清晨伴着鸟鸣起床,微风吹来,桂花香气沁人心脾,协和就是我理想中校园的样子。”蔡瑞琪说。协和中学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校园内,分属110多科的400多种植被分布于奉园、绿园、陶园、澳园、瘦园、和园、静园、趣园等8个园林,鸟语花香,清新怡人,环境优美,是全国极富特色的生态式学校之一。其中,静园是协和中学的绿色建筑示范点,也是该校生态科技实践基地之一,建有生物强化吸附曝气处理生活污水的系统,处理厨房含油废水、洗澡洗衣废弃水等,每天最大处理量160吨,校园里90%的水景池和50%的园林绿化用水均来源于这些经过处理的污水。“学校操场的跑道长300多米,而不是标准的400米,不扩建的原因是保留主校道修远路,整体生态布局更协调。这让我感受到学校对生态环境的爱和珍惜。”高二(1)班学生陈卓安说。

  协和中学生态校园建设基于生态系统论和文化育人的理念,开建于2003年。经过近20年持之以恒的实践研究,校园建设已经把协和教育生态文化融入在“一廊、二亭、三广场、四门、五堂、六水、七楼、八园”的新格局里,开展了约150项研究性学习,大批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成果库,获得十几项专利。生态特色课程体系,如校园环境评价与优化、校园景观物理原理探析、地理发现之旅、对话生态协和(英语版)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科学素养。

  今年春天,学校重启园林管理课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各园林开展日常维护,携手共建美好校园。园林管理设置16个服务点,每个点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与要求。初一到高二的同学都可以组队或以班级名义申报,以写申报书“竞标”的方式,“承包”某一个园林管理服务点。协和中学将劳动课程与学校教育生态理念完美融合,更加深入地挖掘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用课程带动教育,以教育指引课程。用校本化实践,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通”“五育共进”和“五育共美”,致力于使不同受教育个体或群体在智慧、道德、身体、心理、精神等诸多方面和美发展,融合为一体,达成全人教育,实现劳动教育的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价值。

  在无声的境教以及课程与活动的浸润中,协和学子养成了善于探究,关注细节,保护环境的习惯与意识。“协和堂”楼前的小池塘边,有一个连接水陆的小斜坡。那是一年春天,学生们注意到池塘中漂浮着一些死去的小青蛙,他们观察、研究后发现,这是因为水面和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小蝌蚪刚刚变成小青蛙时,难以跃上地面,就容易被淹死。于是,协和师生设置了这个斜坡,它是小青蛙的“生命通道”,也是协和学子善良细腻、关爱生命的最佳写照。

  幸福协和 师生共生共长点亮美好未来

  在协和,每一个学子都有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幸福瞬间。对于高二男生林宇轩来说,最幸福的就是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中邂逅一本好书。“我始终记得自己读《百年孤独》时受到的心灵震撼,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句句都是人生真相,充满令人感触的辞藻。”林宇轩说。

  “也许我们不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但一定是最快乐的学生。无论毕业多少年,我都不会忘记这段青春记忆中最好的我们。”学生会社团部部长黄浚滔说,他难忘和小伙伴们一起为各个社团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的时光,也珍惜即使选科分班后,几个不同班的哥们还会互相研究课表,为实现“最快吃上饭”而排班打饭的少年情谊。在高二(1)班的曾静雯看来,同学之间既有舒心解压的欢笑闹腾,也有互相促进的良性竞争。

  协和,意为协力和衷。在这样的氛围和理念下,大家都很积极上进,但并不内卷,而是相互鼓励,相互陪伴,朝着各自的目标迈进:夏璧彤是轮滑社社长,她在学习之余勤加练习,考虑往职业轮滑选手的方向发展;杨乐乐是手工社社长,平时的她安静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她的存在,但一做起手工就整个人都在发光。心灵手巧的她希望能够好好学习,积累文化底蕴,以后成为手工达人“网红”;高二(8)班的班长刘隽林组织能力和领导力都特别强,各类班级活动的分工他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善于凝聚大家的力量。他希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大学多参与学生会等各类学生组织并得到历练。2021年4月,协和中学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体规划出“一个理念、两种结合、三个维度、四类课程”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通过整合学校各部门职能和教育资源,创新指导课程的实施方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开展多元主题活动、拓展丰富职业体验等路径,帮助学生提高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及人生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成就幸福人生。

  发现学生,激励学生,点亮他们的梦想,离不开朝夕相处,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了如指掌的老师们。曾静雯说,协和的老师都像父母。对于她而言,最减压的事情,就是找老师聊聊天。“我考好了高兴会找老师,考不好了失落也找老师,还时不时会问他们一些‘低级’问题。每次老师都会停下手头的事情认真倾听,耐心解答,没有丝毫不耐烦,让我感觉特别温暖。”

  在高二(8)班,班主任焦凤梅开设了“阿焦商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都可以在“商城”下单各种小零食。各科老师们最近还研究出了“印章改作业”的办法,同学们拿到的反馈不再是冷冰冰的勾、叉和分数,而是各种脑洞大开、让人会心一笑的表情包,对写作业、交作业这件事,也不自觉多了几分期待。“协和的老师敬业,更乐业。为了学生,我们会花各种心思,想各种办法,并以此为乐,只要看到学生进步,老师们就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焦凤梅说。

  稳固的同学情谊和师生感情,让协和学子幸福指数大大提升,内心充满了安全感。他们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拥有了更健全的人格,从而后劲十足、稳步向前。许多在中学阶段并不显山露水的学生,上大学后如同“开挂”一般越来越优秀,有的人在本科毕业后进入了国内外顶尖大学继续深造、有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4届毕业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王进鹏说:“协和就是这样一间学校。她从不高调,也从不喧嚣,她那里永远放着一张安静的书桌,她总是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为每一个协和人的灵魂深处印上‘尔识真理、真理释尔’的协和烙印。”

  校长何冠南说:“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这是教育’。好的环境、好的生态、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好教育。好教育必须有好课堂。好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还是素质的课堂,更是生命成长的课堂。”在协和校园里,自然与人、生与生、生与师,都是和谐共生的。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优美校园里,莘莘学子在张扬个性的舞台上挥洒青春,追逐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协和。

  专题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共青团百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
   第A3版:共青团百年庆祝大会·热烈反响
   第A4版:共青团百年庆祝大会·学习笔记
   第A5版:共青团百年庆祝大会·学习笔记
   第A6版:全力以赴防御强降雨
   第A7版:全力以赴防御强降雨
   第A8版:评论
   第A9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10版:粤韵周刊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体育·文娱
   第A15版:教育周刊·校园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协力奋进打造幸福协和师生同心成就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