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冯建奎)为科学指导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红树林生态修复任务落地,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林业局于近期印发《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下称《指南》)。
编制专家团队表示,《指南》立足广东实际,从种苗选用、滩涂红树林营造、外来红树纯林改造、区域选择、生境修复、植被恢复、有害生物防控、生态功能修复与提升、红树林管护等方面给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提供了工程造价参考和验收评价方法。
为贯彻自然恢复、节约优先的宗旨目标,《指南》坚持自然恢复优先、系统性修复、科学绿化、长效管护原则,通过种苗选用,滩涂红树林营造,外来红树纯林改造,有害生物防控,生态功能修复与提升,红树林整体保护、生境修复、植被恢复、种养结合等系统性措施,开展红树林营造和现有红树林修复,扩大红树林面积,增强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据介绍,《指南》内容详实、技术要点科学,符合全省当前红树林修复需求,是广东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性指导文件,在完善红树林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全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和推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广东现有红树林1.06万公顷,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根据部署,广东将在2025年前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80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