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节能减排,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2021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时强调
日前,广州市发布2022年市重点建设正式项目,一系列生态环保类、社会民生类项目引来市民关注。资源热力电厂工程及配套设施、城中村污水治理等项目扎实推进。
资源热力电厂园区变成景区,科学合理解决利益诉求,让周边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碧道蜿蜒城乡,村容村貌更亮丽;巡林护绿活动持续火热,家门口的公园让市民真切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一处处新变化彰显绿色发展内涵,党员干部将绿色发展根植于心、践之于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聚焦生态美,赢群众“满意”。在全面整改中,广州全市上下树牢正确政绩观抓整改,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导向,求真务实、真改实改,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将全面整改落到实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通讯员凌云
市民群众可以拨打广州12345热线或通过“广州12345”微信公众号对整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镜头1
电厂成景区 “绿电”更给力
走进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碧潭村的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眼前的景象颠覆了人们对垃圾处理厂的固有印象。园区干净整洁,科普宣教展示区设计了多项体验式项目,让人感觉步入了环保主题乐园。
提起园区的绿色电力数据,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负责人满脸自豪、如数家珍:电厂一期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63亿度;二期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5.76亿度,目前增城全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同时,电厂还承担了其他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至今共计处理约37万吨,为广州市统筹各区生活垃圾处理作出了增城贡献……
增城区全面深入推进整改,扎实推进绿色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便是其中的典型样本。目前,该电厂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优质工程奖”“第三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等称号,并依托其环保科教中心、环保实验课堂、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获评国家3A级景区。
优化人居环境,共享发展成果,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强。电厂一期门口建起了总面积约为3.95万平方米的绿化公园;村民房前屋后、边角地也充分利用起来,建成“四小园”10个;建设碧潭村特色古树公园,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断提高村民宜居生活水平。当地还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构建“支部+网格”管理模式、“积分+评优”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实现村庄美化和村民文化素养“双提升”,同第六资源热力电厂成为“好邻居”。电厂项目周边岳湖、沙滘、基岗、蓝山等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了。
在全面整改中,不仅绿色生态效应持续提升,村民更是实实在在尝到“甜头”。增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城区仙村镇全面推进荔枝小镇和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落实生态补偿金用于村民经济补助、生活改善和村其他福利事业;协调电厂结合用工需求,优先考虑招用周边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增收。
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建设和整改带来的幸福蝶变背后,是广州全市正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而这也是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落实整改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部署,牵头推进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各项工作,完成《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拟报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镜头2
碧道连民心 绿水幸福来
绿色生活在增城渐成新风尚。增城绿道作为广州绿道的先行者与示范段,率先开始规划建设,成为国内最早规划建设绿道的地方之一,绿道也成为增城发展的“生态名片”和“绿色动脉”。增城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大力开展碧道规划和建设行动,加强碧道建设与绿道有机融合、互联互通,建设集生态、休闲游憩、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绿道、碧道网络,累计建成595公里绿道和114公里碧道,增江河岸山水、田园风光、果园红荔、竹林幽境、农家风情有机串联、融为一体。
增城荔湖环岛碧道,鸟语花香,水清岸绿。暖阳下,有的市民散步慢行观赏湖光山色,有的市民在碧道上飞快骑行。附近群众朱先生表示:“每天饭后都会来这里散步,真的很舒适。环境越来越好,景色美了,人流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
环境美不美,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重大决策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增城区荔湖碧道连通改造工程立项过程中,充分征求公众、专家意见,确保项目实施科学和体现民意。”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扎实推进绿道、碧道建设,完善配套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在优质环境的加成下,一批批优质文旅项目纷至沓来,老百姓也鼓掌叫好。”增城区相关负责人说。增城推出非遗生态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增城城市馆、增江画廊景区、1978电影小镇、正果老街景区等旅游资源;推出古树生态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莲塘春色景区、何仙姑景区、二龙山花园景区、邓山村、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和白江湖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
伴随着碧道建设,增城以绣花功夫提升河涌生态。以全面整改为契机,增城奋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荔乡生态文明底色。增城还建立了“河湖长+河湖警长”联动机制,全区设立了三级521名河湖长及区镇两级29名河湖警长,将党政干部、公安执法力量融入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城乡污水设施补短板、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四个方面齐抓共管、系统治理。同时,增城将网格长、网格员队伍充实到治水工作中,还掀起了一场以党员干部、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为主力的常态化“万人巡河”活动,累计发现涉水污染源11555宗,且办结率达97.91%。
广州
今年1-3月,广州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7%,均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优。
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0%,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保持清零。
增城
全区森林覆盖率50%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395公里
建成区绿地率37.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7㎡
建成绿道595公里
碧道114公里
专家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水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博士后导师 曾凡棠:
坚持人民至上 生态环保与整改融合
广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其中,市民普遍感受到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改善也为全市的水岸带来了更高的人气,增城碧道深受市民群众欢迎就是一个例子。
我认为广州市在如下三方面整改成效尤为突出,对广州市之后乃至长期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夯实了坚实基础: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改工作相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广州市民对水生态环境状况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二是坚持高位推动支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成立高规格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各区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主体责任,市直各相关部门依职能齐抓共管,形成“大环保”格局。
三是坚持推动“精准治污”。聚焦主要水污染物氨氮减排,“一断面一策”推进水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开展考核断面周边一级支流消除劣V类水质攻坚行动;《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于今年6月5日正式实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要牵住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源头治理举措的“牛鼻子”,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实现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州提供有力保障。
声音
广州市增城区委书记 赵国生:
扛起整改政治责任 守护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以整改为契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以扎实的整改成效体现政治忠诚、政治担当。
绿色,是增城最大的优势和底色。我们率先在全省推行林长制,目前增城全区森林覆盖率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开展整改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为此,我们制定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科学绿化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2017株古树名木、155株古树后续资源的图文信息档案,更新挂牌全区古树名木,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入村居行动,将爱绿护绿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绿色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题中之义。我们推动时光穗稻、仙榄沙龙等27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通过建设595公里绿道、114公里碧道和24个生态驿站,将增江河岸山水、田园风光、农家风情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民宿185家,建成新塘瓜岭水乡、吾乡石屋、正果老街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转变,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科学绿化、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增城发展的全过程,保护好增城生态资源,奋力书写建设美丽增城的绿色答卷。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柳: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社会发展为重点,突出“三个治污”,以“绣花”功夫加强精准治污、以技术手段支撑科学治污、以严格制度保障依法治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1-3月,广州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7%,均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幅度在全省排前列。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0%,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保持清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累计开展58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督促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涉疫废物收运处置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三线一单”成果编制及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
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整改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支书 黄未名: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瓜岭村是广东著名的水乡和侨乡,一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不搞破坏性建设,保持古村落“望得见南香山、看得见东江水、记得住家乡愁”。近几个月,在政府的带领下,我真切感受到,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在瓜岭村,可以看到房前屋后、边角地、河堤都种上了树木花草,“水乡古村”新乡村示范带和雅瑶河沿岸美丽廊道实现农村“颜值”和“经济价值”双增长,每天有不少游客来游览参观,体验风土民情,拥抱“诗和远方”。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瓜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水乡古村特色,做好群众欢迎的事,让大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上一层楼。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吴志峰:
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显现
近年来,广州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为广州市民,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已经从污染防治迈向更高层次的系统治理与整体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幸福感开始显现。
我了解到,广州市结合整改要求在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绿色低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巩固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成果,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三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与修复,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