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博士城管”让人喜忧参半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2022年公务员考试拟录用人员名单。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多所名校的硕士考取了街道办的城管岗位。酒仙桥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直接录取了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

  博士做城管这件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欣慰。毕竟,城管工作是与群众打交道最直接的一个“窗口”,把受过高等教育、相对素质比较高的人放到这一岗位,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治理的要求,满足群众对所生活城市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博士城管”还可以发挥“鲶鱼效应”,带动城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不过,“博士城管”也让人隐隐有些担忧。“引得来”以后能否“留得住”?对博士做城管一事,相关部门不能任由网友评论一番,然后就置之不理,而是应该有所应对。招考部门需尽快对招录岗位设置服务期。目前,对“三支一扶”等考录人员,就设置了五年服务期,这有效确保了人员的相对稳定。

  说到底,“博士城管”的出现,传递了积极信号。从媒体的报道看,高学历人才“飞入”寻常单位的事例,已越来越多。这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将有助于人们转变传统就业理念。

  (丁雪辉)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 10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7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百科
   第A16版:健康周刊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打通内外贸 联通“双循环”
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让“交地即交证”跑出项目“加速度”
“流量乞丐”出现变种平台监管需应变
微评
“音乐疗法”入医保 值得思考
让乡村休闲产业茁壮成长
“博士城管”让人喜忧参半
“居家办公”绝非侵权“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