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色家书 感悟初心使命
——革命先烈后代访谈实录
“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希望着用宏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近百年前,面对动荡不堪的时局,一名从巴黎音乐学院学成归国的青年立下壮志,在寄给母亲的家书中道出内心最深处的呐喊。原本他可以享受优渥安逸的生活,但为了解救危难中的祖国,他毅然用音乐作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延安一间简陋的土窑里,他抱病耗费六天六夜心血谱出《黄河大合唱》,吹响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号角。他就是“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近日,记者对话冼星海独女冼妮娜以及星海故里乡亲,走近这个为国为民的热血青年,感悟他在抗日烽火中的家国情怀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文/章程 图/受访者供
谈爱国:立志音乐要为挽救民族危难服务
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的冼星海,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虽少年坎坷,但他从小就自强不息,在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中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班里首名中国留学生。当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大地时,胸怀音乐救国大志的冼星海舍弃在巴黎的生活,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回国,用满腔热血谱写抗日救国之曲。
广州日报:“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这是冼星海写给母亲家书中提到的一句话,他为何会有这种信念?
冼妮娜:我的父亲冼星海一直都有很强烈的爱国心,看到当时的中华大地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民不聊生,他立志要用音乐作为武器救国。
自小,父亲对音乐就很有天赋。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寻。1929年,24岁的他在上海国立音乐院院刊上发表《普遍的音乐》一文,提出:“学音乐的人啊,不要太过妄想,此后实际用功,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使她整个活泼和充满生气。”在他看来,中国作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救起不振的中国”而奋斗的决心。
为了精进音乐技巧,1929年,父亲告别母亲,怀着音乐救国的伟大抱负,赴巴黎勤工俭学。“在困苦生活的时日,对祖国的消息和怀念也催迫我努力。”“在悲痛里我起了应怎样去挽救祖国危亡的念头。”在父亲的回忆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音乐救国的信念,支撑他顽强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广州日报:冼星海在家书中提到“我是在上海开火后五天离开那素称安逸的上海”,他当时为何会离开上海,奔赴多地宣传抗日?
冼妮娜:正因为有着一颗浓浓的爱国心,父亲经历几次重要的人生抉择时,都义无反顾将国家责任放在个人利益前面。
1935年,他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巴黎,但他毅然回国,他说:“我去巴黎学习音乐是为了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我要用音乐为武器,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共同抗日。”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他选择跟随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河南、湖北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演出。当时,为了吸引群众,父亲每到一个地方,都先找两三个群众教他们唱抗日救亡的歌曲,循着激昂的歌声,慢慢地,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几个、十几个、上百个……大家纷纷感慨:“哪里有歌声,哪里就有星海。”
谈创作:连续六天六夜不眠不休谱出不朽旋律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曲《黄河大合唱》,吹响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这首不朽旋律的背后,是冼星海在延安一间窑洞里耗费了六天六夜心血创作而成,他把多年来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民族灾难的忧愤,对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颂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全部倾注在这部音乐中。
广州日报:冼星海当时为何会去延安?
冼妮娜:我的父亲冼星海一直都想着要挽救危难中的祖国,他觉得延安是革命圣地,是他向往的地方。
1938年秋,父亲收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的聘书,聘请他赴延安任教,他欣然答应。到延安后,他除了给学生们上课,还和大家一起上山开荒,傍晚他经常手提马灯,翻山越岭到各处去教歌,到了晚上,他又坐到油灯下奋笔疾书进行创作。
广州日报:当时在延安的冼星海是如何创作出举世瞩目的《黄河大合唱》的?
冼妮娜:1939年初,诗人光未然手臂受伤来到延安。在除夕联欢会上,光未然朗诵了自己写的《黄河吟》诗词,父亲在现场听得很兴奋,他激动地拉着光未然的手说:“我有把握将它谱好!”之后,父亲便投入到谱曲工作中。
1939年3月26日至31日,父亲在窑洞里把含有八首乐章组成的《黄河大合唱》谱完。当时,延安的天气很冷,他身患感冒,用毛巾包着脑袋坚持创作。为了让父亲更好地创作,光未然买来白糖,我母亲用炒熟的黄豆磨成粉熬煮“土咖啡”。大家都笑称,白糖和黄豆水汇成了《黄河大合唱》的美妙乐曲。
广州日报:冼星海为什么会在延安期间提交入党申请书?
冼妮娜:到延安后,我的父亲冼星海创作的激情被点燃,他找到了艺术追求与革命理想的契合点。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团结奋进、勇猛抗敌的决心与勇气,并时刻被这种精神所感染。《黄河大合唱》公演成功后,他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15日,父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写道:“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唯一最进步的党……我像许多青年人一样,愿意把自己献给党!”1939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可以说是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
谈传承:历时8年整理《黄河大合唱》传颂“星海精神”
为了给抗战纪录片配乐,冼星海强忍不舍,告别爱妻和嗷嗷待哺的女儿前往异国他乡。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与父亲相处仅8个月的独女冼妮娜,为了纪念父亲,为了传颂“星海精神”,不识乐谱的她花费8年时间整理出版《黄河大合唱》一书。
如今,在冼星海故里——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处处寄托着故里乡亲对他的崇敬和追忆,以星海命名的街道、公园、学校等建筑设施随处可见。“坚韧不拔、志存高远、求真务实、爱国奉献”,星海故里乡亲郭锦生表示,这十六个字是“星海精神”的主要体现。现在的榄核镇正努力打造星海特色小镇,把音乐小镇的建设、星海文化的弘扬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方向,让“星海精神”薪火相传,永不止步。
广州日报:在您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冼妮娜:父亲离开延安时,我才8个月大。1940年5月,受中共中央派遣,他前往苏联为《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后来,苏德战争爆发,因交通受阻,父亲未能回国,于1945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病逝。
我对父亲的了解,起初是通过母亲还有父亲的学生、朋友的讲述得知的,后来读他的书信、日记、文章,慢慢了解了父亲短暂却辉煌的一生。他是一位有着坦荡胸怀、赤诚心地、深沉而炽烈感情的人,为了革命事业,他远离祖国和亲人,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离别的愁苦,病痛的折磨,都不曾使他放弃生活的信心和共产主义信仰。父亲曾说过,在这个大时代里,我们要把自己的所能贡献给民族,贡献给党,不要时常挂怀着自己的幸福。
广州日报:您耗费8年时间整理《黄河大合唱》,为什么?
冼妮娜: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唱《黄河大合唱》,她说这是父亲一生的荣耀,也留下了一生的遗憾。1941年,父亲在莫斯科重新编配了以交响乐队伴奏的合唱总谱,但因为当时远离祖国,生活动荡,没有机会试奏和修改,这部分内容后来也没能再进一步整理。母亲希望我能完成父亲这个遗愿。虽然我没能继承父亲的音乐天分,但我决定要以实际行动来弥补父亲这个遗憾,我要用这种方式传承发扬父亲的精神,这本书在2005年我父亲冼星海诞辰100周年时出版了。
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1905年-1945年),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名作,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家书摘选
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希望着用宏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那一切苦难的人们……我不时都在妈妈面前说过,我不是一个自私自利、自高自大的音乐家,我要做个生在社会当中的一个救亡伙伴,而且永远地要从社会的底层学习……在英勇的抗战当中,我们得要忍耐,把最伟大的爱来贡献国家,把最宝贵的时光和精神都花在民族的斗争里!然后国家才能战胜。
——1937年12月31日冼星海致母亲的信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