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FSA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佛山市南海区在桑园围的核心区西樵镇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

历经900多年

桑园围“再起舞”

错落有致的桑基鱼塘成为佛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李传智、黄健源 通讯员南宣

  穿过岭南水乡风味十足的民乐圩,一座连接水道两岸的黄岗岩石桥便出现在眼前。石桥东侧拱门上阴刻着的“民乐窦”三个字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有褪色,下方敞开的厚重窦门在风吹雨打下斑驳不已。在时代的裹挟下,“民乐窦”这座窦闸褪去过往一身的繁华。走进西樵山下的渔耕粤韵园内,桑基鱼塘上种植的桑葚已然成熟,不少游客从周边赶来采摘桑葚,收获春季的喜悦。在南海的保护开发下,被工业发展冲击得日渐式微的桑基鱼塘在文旅上焕发新生。实际上,不管是水道上的窦闸,还是绵延成片的桑基鱼塘,它们都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昨日,佛山市南海区在桑园围的核心区西樵镇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让桑园围这座“水利奇迹”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历经900多年的发展,在新时期文明的冲击下,桑园围如何能焕发新生?不妨跟着记者一起了解这座世界灌溉工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

  追溯:

  筑堤防洪造就“粤东粮命最大之区”

  桑园围灌排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围堤、河涌灌排水系、窦闸控制工程三部分。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水利设施,桑园围是如何建立并发展?“桑园围就是古人围海造田、战天斗地的成绩。”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表示,它代表南海延续千年的生态营建理念。史料记载,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公元1102年~1110年)。当时,广南路宪张朝栋路过九江,适遇洪水暴发,他目睹了洪水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危害,于是上疏请示筹建基堤,以防水患,并得到批准。随后,西樵山下沿西、北江两侧筑起了两道约1~2米高的防洪土堤。而后,又在上游修筑了吉赞横基来抵御上游洪水。

  元代,沿西江两岸先后建了一些小围护田,并对桑园围西堤进行了进一步的加高培厚。明代成了桑园围建设的重要时期。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在九江堡人陈博民的组织下,兴建了桑园围历史上著名的堵塞倒流港水口工程。至此,桑园围西基段基本上全线有堤。

  清代,桑园围工程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经过历代扩建,至光绪年间,桑园围堤工程总长约合39km,围内田地约15万亩,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文献记载桑园围被誉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近省第一沃壤”“广属中基围最大之区”。20世纪50年代官山水闸修建后,桑园围与樵北大围联成一体,合称为樵桑联围。经过联围、培堤、整治险工等措施,桑园围区域整体防洪标准由原来不足1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以上。

  孕育:

  远离“水患”辖内产生大量文化遗产

  古代,中国的农业还处于一个“看天吃饭”的过程,而在桑园围的保护下,远离“水患”侵扰的佛山先民已经在堤围所构筑的沃土内建成了一个个富裕的家园。“西樵山上出现大量的书院,在明代时候是一个文化高地。” 袁奇峰表示。实际上,在桑园围的保护下,辖区内的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宗族文化、龙舟文化、醒狮文化、书院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越发繁荣,催生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据介绍,桑园围历史上灌溉农田20多万亩,现状灌溉面积6.2万亩,除水稻等粮食种植之外,围内同时发展桑基鱼塘等多种农业经营模式,使围区成为珠三角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农村繁荣提供了水利保障。而桑园围在长期建设运营过程中,水利特征为围区的生产生活、民俗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如岭南水乡特征、“水上漂移”的赛龙舟等,使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具有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

  在桑园围的核心区,西樵山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著名的理学名山。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西樵山上书院、精舍林立。“四大书院的年代就是西樵山理学鼎盛的时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说。富饶的珠三角文明和鼎盛的理学风气也培养了博学睿智的有识之士。康有为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在康有为故居背后,则是一条清澈的有为水道,汇聚到桑园围水脉中。南海人崇文尚武,文武兼修。据初步统计,目前南海武术人口超过6万人,现有武术馆233家,涵盖54个代表性拳种,并有武术醒狮队2700多支。

  激活:

  桑园围是当时广东外贸经济“基石”

  “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西樵民乐社区的老人们总会用这句民谚来形容民乐窦的辉煌。满载丝绸的渡轮从“民乐窦”出发,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由水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兴旺时,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民乐窦闸旁的码头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桑园围这个地区在明清交际时,搭上了世界贸易的大船,从自然农业走向了商品农业。”袁奇峰说,那个时代以外贸为导向的农业体系,让桑园围成为当时整个广东外贸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商品农业时代见证了“广纱甲天下”的繁荣。

  据记载,桑基鱼塘在明中叶以后尤为普遍,这种立体农业的耕种模式通过堤围、河涌、闸窦进行灌排,形成了桑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良性生态循环,还避免围内出现积水内涝,合理解决了“与水争地”和“蓄纳积涝”之间的矛盾。明清时期,桑园围内丝织业发达,如今西樵仍以纺织业闻名全国。

  袁奇峰表示,桑园围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西樵应该说做得很好,成了纺织专业镇,丹灶的建设从环保产业园到现在的整个氢能源产业园的建设。”袁奇峰说,桑园围内的渔产业非常有竞争力的品牌。如今九江镇有“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之称,拥有“九江鱼苗”集体商标,每年九江镇“渔耕粤韵文化节”都能吸引珠三角的游客到此享鱼乐、品河鲜。

  升华:

  水脉规划让这座水利设施“再起舞”

  历经900多年的发展,在新时代下,桑园围如何能焕发新生?或许从昨日发布的桑园围水脉规划看出一二。规划显示,此次桑园围水脉规划主要集中在南海区境内,涉及延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涉及丹灶镇的蚬壳大有围、西樵镇的吉水片和九江镇的英雄水系3大水系共12条河涌。当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启动,12个文旅项目签约。

  按照规划,南海将在桑园围水脉打造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以“国际文旅度假胜地”为定位,焕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新生命,将大大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城乡高质量融合贡献南海智慧。记者了解到,此次桑园围水脉规划主要集中在南海区境内,南北贯穿丹灶、西樵、九江三镇,通达西、北两江,涉及沿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项目以打造8个全生态的生境公园,8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11个主题文旅场景、4段特色水上体验项目、1套游径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文旅规划是桑园围水脉规划的核心,规划将水脉分为5个河段,分别是樵湖段、银河段、官山段、河清段、儒林段,并在不同的河段上设置文旅场景共11个。

  桑园围水脉规划的发布,引起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议。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对桑园围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是“山水天地间的大博物馆”。他期待桑园围未来能够成为佛山南海崭新的文化名片与文化高地,传播中华文明的智慧,传播天人合一的精神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表示,南海发布的桑园围水脉规划站位高,起点也高。他非常期待这个规划能顺利推进,早日实现,为南海的经济发展助力。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桑园围水脉规划的最大特色就是突出文化引领和生态优先并且整合丹灶、西樵、九江的资源,打破了行政区域的界限。“当前,南海区正在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顾耀辉认为,桑园围水脉规划的实施和落地,为南海推进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带来新的样本,也将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抓好“双统筹” 夺取“双胜利”①
   第A4版:抓好“双统筹” 夺取“双胜利”①
   第A5版:评论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坚持就是胜利·美好家园 共同守护
   第A8版:粤韵周刊
   第A10版:廉洁广州·红色家书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都市新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文娱·闲情
   第A16版:视觉
   第A17版:广东
   第A18版:广东
   第A19版:教育周刊·升学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历经900多年桑园围“再起舞”
顺德区今年1~2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增5.3%
便利店也能买药了
顺德区一中连续11年办“班主任节”
广发银行多举措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典范
广发银行佛山分行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扣好廉洁合规从业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
广发银行佛山分行举办“进退有据,攻守之道”投资策略报告会
佛山公告声明
佛山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