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光阴静美一扫杂念

  在一个美好清宁的早晨,我偶然去了一趟辰山。万物沐浴在和煦的光照中,一眼望过去都是绿,一大团一大团的绿,一大堆一大堆的绿,在山里堆积、蔓延。

  拾级而上,一棵翠绿的松树斜斜逸过来。松树枝干苍劲,枝枝杈杈一如鹿角;树干下,卧石旁,孤零零凸出一块长着青苔的小石头;卧石上立着一只鹤,头向上伸着,白眼望天,逍遥身姿散发着一种从容安闲的韵味。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仙鹤,雪白的身子,墨黑的尾羽,鲜红的顶冠。遇目一霎,使人怦然如与林间松韵、石上泉声接通。我明白,柔软事物知晓人世间的一切纷乱、焦虑,能够扫净我们内心的蒙尘。

  清代才子袁枚曾说:“我就是那深山里的野鹤,平时温顺,但没有一刻忘记云霄,天上才是它双翅奋飞的地方,一有机会,它就会冲天而去。”所以他一见小仓山的一处园林,便爱上了这个地方,把它打造成了著名的随园。随园四面无墙,任游人往来,袁枚更欣欣然地引用唐代杜荀鹤的诗句作为对联——“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记得有一年,在一户深宅庭院寻得一联: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心中自是一喜,想来此联正是引用了唐代李端的诗《题崔端公园林》:“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此诗颇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境,使人生出一颗毫无杂念的自在心。

  或许,我们处世,少的就是这样一份朴素的心意:我不能改变外部世界的寒冷与喧嚣,但可以走进山水间,去寻那人生的大自在。即便鹤不来,也有如鹤一般不染尘嚣、不慕浮华的好心境,这是谁也夺不走的明月清风,是谁也掩不住的鸟鸣琴音。

  于是,生命的花朵犹自开了,它长出翅膀,飞入你心里。你说不清它的模样,但清风过处,叶是自己的,花是自己的,根是自己的,所有的喜悦也是自己的。

  若时间走过的地方,可静静看花,缓缓煎茶,又有“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之境,人生至此,心地皎洁了,眉眼柔和了,光阴无一刻不是静美。   (麦淇琳)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坚持就是胜利·双统筹 双胜利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都市新闻
   第A7版:文娱·闲情
   第A8版:体育
广东文学异军突起为岭南铸魂
80余件作品唤起画中乡愁
《一代洪商》定档3月27日
一分耕耘,多分收获
中年,生命的多情时段
光阴静美一扫杂念
名家金句
一泓清水引万物繁茂!广州这些地方,悄悄变美了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