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省级非遗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谢棣英:

四十载寻觅一曲珠水渔家调

谢棣英编写的《广州咸水歌》。
旧时广州水上居民生活景象。 (受访者供图)
谢棣英
2004年,谢棣英向滨江街水上居民赵桂友学唱咸水歌。 (受访者供图)
扫码来听咸水歌

  “我哋珠江捕咧鱼,依靠棹啊桨咧……我哋小艇实能去到啊太平洋啊咧~”广东省省级非遗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谢棣英演绎着婉转悠扬的传统咸水歌《出海捕鱼》。

  广州,是一座因珠江而生的城市。“未有广州先有珠江,有珠江就有船和艇,有船和艇就有水上人,有水上人就有咸水歌。”谢棣英说,咸水歌最初是水上人一种口头语言文化,由于艇与艇之间的水上人交流需要放声,会产生尾音,也即“拖腔”。一来一回的问答,岸上的人远远听见,以为是水上人在唱歌。久而久之,水上人通过贴近生活的咸水歌宣泄情感,经过历代人口耳相传,咸水歌越发具有白话民歌特征。

  青年时的谢棣英正出于对广州历史文化的热爱,来到水上居民当中,继而对咸水歌有所了解,倾力抢救捜集整理咸水歌,并将其当成毕生的事业,至今已40余载。在她和同侪的努力下,咸水歌不仅没有因为水上居民上陆定居而逐渐消亡,反而走进校园、社区传承和发扬,有了众多的传唱者,还创作出大量紧贴时代脉搏、生活气息的作品。

  系列统筹/ 赵东方、余靖、梁倩薇

  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实习生林潇雅(署名除外)

  其人

  扎根水上居民中“悟”出曲调

  40多年搜集整理创作500多首咸水歌

  66岁的谢棣英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出身教师家庭。与咸水歌结缘,源自她对广州历史文化的热爱,因为敬佩水上人的奋斗精神,她进而深入了解水上人的历史和咸水歌。1978年开始,谢棣英逐一走访广州市区的水上居民聚居地,再到广州近郊黄埔、白云、番禺,以及当时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的南沙,再到顺德、中山、东莞、珠海等地寻访,抢救、收集、整理咸水歌。

  40多年的坚守,不是一句话能简单概括的。在寻访过程中,谢棣英发现广州市老城区水上居民所吟唱的咸水歌与番禺、南沙、顺德、中山等地的声音乐调有所不同,对待自己过往水上人身份的态度更是大相径庭。为了不让咸水歌湮灭消失,争取时间进行抢救,谢棣英采取曲线路径,先从郊区和外市乡村的水上居民处着手收集咸水歌,再慢慢走近市区水上居民校准音调。

  “郊区和乡村的水上居民其实大多是渔民,他们在旧社会就能上陆定居,与农民通婚。所唱的咸水歌声调高亢,带各地乡音,对外人也会主动介绍是水上居民的身份。”而广州中心城区的水上居民不愿提起身世,咸水歌是用纯正白话唱出,声调低沉,从来不会高歌。“他们常说一句话:‘世上最苦黄连树,人间最苦水上人。’在旧社会,市区水上人主要从事渡客、苦力运货等服务业,深受歧视,世代过着风雨飘摇、漂泊无根的生活,心中的苦闷只有通过歌声来宣泄。因而声调低沉,上陆后更不轻易吟唱。”

  抢救收集咸水歌的过程,也让谢棣英不断了解水上居民历史文化。怀着对咸水歌以及水上居民历史文化的热诚,1995年,不到40岁的她放弃了国企管理人员的职位,应聘担任海珠区纺织街(后合并为滨江街)文化站站长。当时的纺织街是市区最大规模的水上居民聚居点,谢棣英希望进一步走到他们生活中去。

  “水上居民大多很热情好客,愿意拉家常,但触及到身世就很难谈下去。所以我就先不谈咸水歌和往事,每天下班去跟他们聊聊天。他们说话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音调,尾音、拖音很明显。我每次跟他们聊完,回家后就记下来,根据音调来模仿,下次见面时再试着哼唱给他们听,模仿得不对的,他们会纠正我。这样长期尝试,我渐渐把那些曲调‘悟’出来了。”

  到街道工作后,谢棣英花费十年左右时间,收集、整理了300多首咸水歌,把曾被预言即将消亡的广州咸水歌抢救回来。与此同时,她着手创作和传承工作。从曾经的水上居民子弟学校长安东街小学起步,在大元帅府小学、后乐园街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广州咸水歌传承基地建设,在20多所学校幼儿园开设粤语童谣课程。

  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越发重视,2007年,广州咸水歌入选广州市首批、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经过谢棣英多年努力,市非遗保护中心、海珠区人民政府和滨江街联合打造的“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谢棣英也成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水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六届广东珠三角咸水歌会。她历时多年编著的《广州咸水歌》于2017年出版,填补了关于广州咸水歌研究的空白。最近几年,谢棣英进入咸水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带领徒弟结合抗疫、建党10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题材不断推出新作品。迄今,搜集、整理和创作的咸水歌已达500多首,让广州咸水歌越发广为人知。

  其言

  要把咸水歌一直唱下去

  学校是传承的最佳场所

  广州日报:早在2008年,您就成为广州市第一批非遗传承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疑问,您是不是水上居民后代,为什么由您来传承咸水歌?

  谢棣英:我不是水上居民后代,小时候我住在广雅校园,深受广州历史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从小我就播下热爱广州的种子。

  上小学时,我在天字码头附近的接官亭小学就读,每天都能看到江面上的密密麻麻的船艇,以及生活在船艇里的水上人,继而想去了解水上居民的文化和生活。一旦有了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人跟我讲市区哪里有船艇聚集,我就找时间去探访,除了天字码头周边,经常去的还有六二三路沙基涌、如意坊、海珠桥底、大沙头等。

  当时跟我一起去探访的同学告诉我,水上居民喜欢唱咸水歌,那是我最初知道咸水歌。我对水上居民的关注一直没有中断,见到他们一批批上陆定居,先是中山七路党恩新街,后来是陆居路、滨江路等。也正是这种兴趣和热爱,让我后来做起了抢救传承的工作。我真正深入了解咸水歌,是在1978年后,当时我因为工作参加文化调查,有机会接触到咸水歌,就着手进行收集、整理。

  广州日报:您早年接触水上居民和咸水歌是出于兴趣,能够坚持40多年,并当成毕生事业,是什么促成您这样做?

  谢棣英:起步之后就停不下来,但真正作为事业来做,还是1995年我到纺织街(现滨江街)工作后。作为广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咸水歌,水上居民的历史也亟待去收集、整理,不能看着这段历史慢慢消亡。我觉得到街道工作进一步走近水上居民,是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咸水歌的难得机会。

  回头看,这40多年我都在做与咸水歌相关的事情。因为热爱,全情投入来做。我特别感谢我先生在退休后一直来协助我,还有我的女儿女婿和两个孙儿与我一道进行传承,早年我教了女儿后,她自己也有去分享和传承。还要感谢一帮志同道合的志愿者。

  广州日报:最近这20多年,您不仅是非遗传承人,也是广州水上居民历史研究的专家,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对水上居民历史的感受?

  谢棣英:不敢称是专家,我只是与老一辈水上居民有比较多的接触。为了筹建“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我当时走访了很多社会学、民俗学领域的专家,他们给了我很多指导。我将走访了解到的口述资料与学术理论结合在一起,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来编写《广州咸水歌》,也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指导。

  我做得更多是收集、整理工作,譬如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我和同事收集来的旧物。博物馆开放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日本参观者,他会中文,看到介绍后慕名前来,听了我的介绍后密密麻麻写了十页笔记。展览得到欣赏,我内心当然是很欣喜的。

  广州市区的水上人是很艰难的,他们的奋斗精神让我钦佩。他们不愿敞开心扉,是因为在旧社会有着备受歧视的凄惨过往,上陆后一方面感谢党的关怀过上了新生活,另一方面也惧怕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怕连累后代受歧视。很多家庭根本不会跟自己子女说起过去是水上居民的身份,更不再传唱咸水歌。仿佛是一道时代伤痛留下的伤疤,不愿被人揭开。事实上,很多水上人为革命工作作出了贡献,营救孙中山、宋庆龄等重要历史事件,水上人都直接参与其中。还有水上人的杰出代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顶硬上》那种百折不挠、奋力拼搏、勇战恶浪的精神,我有责任将这些历史记录下来。

  广州日报:我们说要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这40多年您不仅自己去践行,还带领一家三代人进行传承,我发现您最近几年不断涌现新作品,徒弟也越来越多,怎样让年轻人和孩子们接受、学习咸水歌?

  谢棣英:广州咸水歌有两千多年历史,怎样才能把咸水歌发扬光大、推广传承传播,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学校是传承非遗的最佳场所,教学是普及非遗的最佳方式。30年前开始,我就深入校园去介绍咸水歌,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到今天我已经走进了全省100多所校园。不仅孩子们愿意学,连大学里不懂粤语的年轻人都很有兴趣去了解。

  我这几年创作的咸水歌,都是结合传统咸水歌原汁原味取材于生活的特点,加入紧贴时代脉搏、积极向上的内容,让孩子感觉到朗朗上口,很好学、很好唱,乐意去接受。我教咸水歌的同时,也教孩子们粤语童谣,让他们更容易掌握。

  去年,我和小徒弟一道创作演唱了《广州勇担当》等5首抗疫咸水歌,以及一批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咸水歌,以最年轻的声音,传播“最古老”的旋律,通过非遗咸水歌展现广州年轻一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采访手记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

  十多年前,我就采访过谢棣英老师。最初我心中也存疑惑,为什么咸水歌会由一名“外人”来传承发扬。当了解到广州水上居民的历史以及谢老师收集、整理咸水歌的艰辛,不禁感叹:若非真正热爱,很难做到这般热忱,全身心投入,担起抢救传承的重担。

  最近几年,我欣喜地看到广州咸水歌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在谢老师的用心推介下,在广州东南西北中都能听见咸水歌,她的徒弟越来越多,咸水歌传承后继有人,创作秉承“活的原生态”,生命力越来越盛。她有一个愿望,希望咸水歌比赛能取消对伴奏音乐的要求,一方面更好呈现咸水歌的原生态,另一方面降低写曲编曲演奏的门槛。

  其实谢老师的热心和奉献不只是针对咸水歌及水上居民历史文化。多年来,她身体力行促进南派醒狮、武术、榄雕、广彩等非遗技艺在社区,尤其是在校园的传承,以助力广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己任。正是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扎根水上居民当中的深入了解,才会为非遗事业奉献了40多年。

 
     标题导航
省级非遗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谢棣英:~~~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坚持就是胜利·美好家园 共同守护
   第A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文娱·闲情
   第A8版:体育
四十载寻觅一曲珠水渔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