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顺德容桂上佳市一条不到1000米的巷子走出五位大学校长(院长)

一社区走出五位大学校长(院长)

亲子家庭前往刘氏故居参观。
改造提升后的云里大街。
孩子们打卡大学校长文化墙绘。
上佳市居民参与社区灯谜竞猜活动。
上佳市环境整洁,居民安居乐业。

  熙熙攘攘的云里大街,长约一公里,是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也是岭南文脉传承之地。云里大街位于湾区腹地——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上佳市社区,这里先后走出了五位大学校长(院长)及一批有名望之人,放眼南粤大地实属罕见。如今,这条有名的“大学校长文化街”迎来蝶变——五位校长(院长)的故居纪念馆经过修缮、改造后向市民、游人免费开放,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市辖区百强榜之首的顺德,经济活跃、人文底蕴深厚;上佳市已有800多年历史,形成了“崇文乐商,仁德至善”的社区文化。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上佳市缘何成为孕育众多校长、名人的“沃土”?“解剖麻雀”,“大学校长文化街”再焕生机给予我们怎样的文化启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前往探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 通讯员尚佳萱 图/通讯员提供

  以“市”之名 顺德这个社区有点牛

  顺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北接广州南联港澳,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桂街道是佛山的“南大门”,其下辖的上佳市是广珠公路顺德段的必经之地。

  “上佳市”开村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其名字的由来有段“古”。据称,南宋有位老先生路过此地,看到一只短尾巴的黄隹从草里飞跃而起,直上云天,悟出了“上隹”的美名,后来有人在此建起了“上隹社”。由于“隹”与“佳”字形相近,村民误写误读,于是将错就错,把“上隹社”称为“上佳社”;后来这里成了小集市,“上佳社”又被叫成了“上佳市”。

  云里大街是上佳市的一条重要商贸、文化长廊,地处“C位”。“云里大街”牌匾位于大街中部,牌匾上四个刚柔并济的大字,由岭南画派大师刘春草所题。云里大街之名耐人寻味,且富有诗意。据社区长者介绍,上佳市以前河道纵横,每逢下雨之时,青石板铺就的云里大街朦胧绰约、缠绵迷人。徜徉其中,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连接着一条又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就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老树,盘根交错,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

  云里大街道路宽约2~3米,说是大街,其实就是一条不到1000米的小巷。记者走访发现,狭长的道路上,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来来往往;街巷两侧多为商铺和民居,参差不齐、斑驳泛黄的旧建筑见证者岁月的沧桑巨变;上了年纪的老居民偶尔坐在石凳上,晒太阳、拉家常,赞叹岁月静好。

  五位大学校长(院长)原是同乡

  在上佳市,崇文乐商、仁德至善的文化氛围浓郁。长仅1公里的云里大街,走出了5名大学校长(院长),至今被社区居民津津乐道。他们分别是:

  刘颂豪,著名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吴维光,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参加编写《世界蚕丝业》等4部专著;

  叶家康,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后创建五邑大学并担任校长;

  杨根远,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校长,少将;

  杨连生,曾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据《上佳市名人录》记载,五位校长(院长)均来自上佳市,且都是同时代的人,同样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长在新中国,这在南粤大地上是罕有的。据了解,刘颂豪在2003年9月参加《顺德文化人》首发式时应邀发言,并透露了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四位大学校长(其他三位分别是吴维光、叶家康、杨根远)均是上佳市人这一情况,随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后来,经核实,顺德一中1959届的杨连生曾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也是上佳市人——至此,“一个社区走出五位大学校长(院长)”的佳话在当地流传开来。

  据了解,刘颂豪出生于1930年1月,1951年于广东文理学院毕业后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用科学减轻人们生存的苦难,用心血成就祖国的前程”。

  吴维光,出生于1930年5月。1953年7月,他于华南农学院蚕桑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从助教起步,到讲师、副教授、教授,再到副校长,一路走来科研成果丰硕。他主讲过5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参加编写《世界蚕丝业》等4部专著。

  生于1933年的叶家康,于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助教、讲师、到系主任、学校副教务长,再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1985年3月,他带领一班人在一片尚未开垦的土地上创办五邑大学。

  杨根远,出生于1937年6月,是上佳市走出的五位大学校长中较为年轻的一位。他于1956年9月入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并参军入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后因成绩突出而留校任教。1991年8月~1996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校长、教授。

  杨连生,出生于1940年12月,1964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同年留校任教。他长期致力于碳水化合物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他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故居纪念馆免费开放

  岭南文脉底蕴深厚

  为了让社区居民深入了解五位大学校长(院长)的奋斗事迹,在容桂街道的支持下,自2018年起,五位大学校长(院长)的故居或纪念馆相继得以修缮或建设,如今免费开放,成为居民、游客领略校长文化的重要阵地。

  上佳市社区宣传文体办主任童一鸣全程参与了五位大学校长(院长)故居修缮或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从2018年起,童一鸣开始集中走访大学校长(院长)家属以及他们曾任教的大学,广泛收集资料。据其介绍,本着客观、求实的原则,经考证以及实地走访了解,五位校长(院长)祖籍均为上佳市,其中刘颂豪、吴维光、杨连生在上佳市有故居,经其本人或家属同意后进行修缮;叶家康、杨根远的纪念馆由社区腾出公共空间予以建设。

  行走在云里大街,记者先后来到叶家康纪念馆、刘氏故居、杨根远纪念馆、吴维光故居、杨氏故居。叶家康纪念馆着重展示了他与同事们于1985年排除万难创立五邑大学的故事。“我们到了五邑大学后,叶校长曾经的同事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从他们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叶校长从来不摆架子,连扫地都带头来做,非常有亲和力。”童一鸣表示,“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除了收集校长及其家庭的相关资料,也注重通过校长的家人、同事等人的态度来观察校长的为人,校长们的事迹都很感人,校长本人也十分受人尊重。通过旁人视角来感受校长的品行,让我们对五位校长(院长)有更全面更立体的认知。”

  在刘氏故居,“合聚”二字非常显眼。童一鸣告诉记者,这里是刘颂豪院士所在的刘氏家族聚居之处。据介绍,上佳市刘氏家族人才辈出,故居中展示了三名杰出人物的事迹,他们分别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刘琼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颂豪、岭南画派著名国画大师刘春草。

  杨根远纪念馆珍藏着这位校长的学术著作、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出席证以及各项荣誉证书。吴维光故居、杨氏故居是对门邻居。在吴维光故居,记者看到一套《桑蚕组织胚胎学图谱》。据悉,这套图谱由他与太太李宝瑜共同完成,目前仍用作教学教具,影响深远。

  在走访过程中,童一鸣不仅惊叹于校长(院长)们渊博的学识,更为他们代代相传的好家风所感动,“校长们及其家人都很低调,对待名利云淡风轻,同时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非常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

  关注:云里大街何以频现大学校长(院长)?

  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顺德的桑基鱼塘是有名的生态农业系统与贸易系统。桑基鱼塘不仅是一个封闭的内部生态循环系统,更是一个广阔的商品交易系统和完全开放的体系。桑基鱼塘对外部粮食的天然需求,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培养了顺德人的商品经济意识。

  据上佳市村史记载,清代早期上佳市发展为“上墟市”,是当时容奇(现容桂)有名的“三墟六市”之一。墟市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墟市的兴旺,带旺了茶楼、酒铺、粥铺等铺头生意,极大地促进了上佳市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上佳市经济以工商业为主的传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校长(院长)们的成长经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密不可分,从校长们选择的专业领域可以窥见一二。顺德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桑基鱼塘声名远播,吴维光怀着对民族工业的无限热爱,抱着爱国爱乡之情,于195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农学院蚕桑专业学习。后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蚕学领域的佼佼者。杨氏故居里记录着杨连生“与糖结缘”的故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糖业有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广东的糖业发展较快,而当时顺德的发展,离不开制糖和缫丝业的发展。小时候,杨连生渡江需要买票坐小轮渡,糖厂职工有单独的电船来回,这令他很是羡慕;也是从那时起,杨连生立志成为一名糖厂工程师,这是他与制糖、碳水化合物结下不解之缘的伊始。

  上佳市社区党委书记林富康扎根基层30多年,他表示,如今社区提炼出“崇文乐商,仁德至善”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上佳市人踔厉奋发。

  好家风传承带动好民风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五位大学校长,不仅个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子女教育也同样重视,在修缮和筹建校长故居纪念馆时,相关人员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上佳市社区云里大街30号是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的吴维光故居。吴维光离开家乡上佳市多年,该房曾长期无偿借给一五保户居住,此处原有一小杂物房,吴维光多年前得知此处街巷狭窄,主动同意将该处拆掉,现在地上仍可见一些昔日痕迹。上佳市社区党委书记林富康回忆称,2005年,吴维光在上佳市的祖屋因与巷间道路相左,家人自愿让出部分面积,予以公共路面建设,成为一段“让出三尺又何妨”的现代佳话。如今,这段佳话镌刻在吴维光故居一侧,被后人敬仰。

  在华南农业大学走访调研时,童一鸣了解到,吴维光在教育子女方面非常严格,但又非常慈爱,对子女从来没有打骂过,都是摆事实讲道理,重在言传身教。“从昔日他的同事处我们了解到,吴校长公私分明,担任华农副校长的八年时间里,从未带子女到过办公室参观玩耍。他的儿子后来笑谈,从小和妹妹在华农长大,真不知办公室在哪里。”童一鸣在走访期间对此感触颇深。

  杨连生是顺德区作家协会主席吴国霖的四舅舅。吴国霖回忆称,他的外婆曾住在云里大街,知书达礼,对儿孙读书甚为关心。小时候,吴国霖住在容奇,在小学期间,每逢星期六下午,他就到云里大街找舅舅辅导作业。在他的记忆中,“外婆希望我以四舅舅为榜样,勤奋读书,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后来,杨氏家风凝练为:厚德、恒信、勤俭、清白、和善、好学、拼搏、腾飞。如今,吴国霖不负众望,先后创作出版了《丝都寻梦》等多部长篇小说,长期致力于本土题材的文学、美术创作工作,在当地颇有名气。

  好家风是推动进步和发展的力量之源。据悉,未来顺德好家风培育基地有望落地上佳市,成为当地又一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标题导航
顺德容桂上佳市一条不到1000米的巷子走出五位大学校长(院长)~~~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②
   第A3版: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双统筹 双胜利
   第A4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第A5版: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美好家园 共同守护
   第A6版: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一线直击
   第A7版: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疫情防控 从我做起
   第A8版:评论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百科
   第A16版:健康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一社区走出五位大学校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