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
热爱广州
奉献广州
老广州说16
系列统筹/ 赵东方、余靖、梁倩薇
本版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波
“生活在广州,就我个人而言,诗意无处不在,就像广州春天的美一样。我每天都会写一首诗,正是对于广州诗意的发现过程。”自2016年起,古稀之年的吴硕贤每日清晨在微信朋友圈作诗一首,日日不落。到目前,已经创作2000多首诗歌。
昨日下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诗意花城 听见花开”系列活动之“吴硕贤诗歌主题媒体深度访谈”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举行。为落实广州打造诗词之都的部署,推进“诗意花城 听见花开”系列活动深入人心,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硕贤,与记者对谈诗意花城、共品羊城文化气韵。
其人
诗书之家出了理科奇才
坚持六年每日创作诗歌
在建筑科学界取得如此多成就的吴硕贤,原来出自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诗书之家。吴硕贤的父亲吴秋山是知名的作家、诗人和书法家。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便喜欢诗词,也曾立志成为一名诗人和作家。
后来,国家号召青年学子向科学领域进军。吴硕贤一腔热血愿以科学报国,转而研习理工科。1965年,吴硕贤以福建省理科状元、全国理工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地写下了“投身学海寻珠玉,辟径书山采桂芝。收拾行装期北上,前程似锦任驱驰”的诗句。大学毕业后,吴硕贤先后被安排到西安、南昌、福州等地的铁路局从事桥梁施工与建筑设计等工作。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吴硕贤再次走进了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课堂,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期间,导师让吴硕贤尝试去作居住区布局对交通噪声影响的相关研究。
当时,国内有关城市交通噪声预测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吴硕贤从最基础的数据测量工作做起,为车流量、车流速度与声音强度关系的计算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
吴硕贤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导师的肯定,最终成为建筑学院留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三位研究生之一。1984年,吴硕贤成为了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并在城市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
吴硕贤身上有很多“第一”:他是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他是中国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领域的第一人;他第一个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解决了一个国际难题;他又出一个新的学科——光景学,用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研究人居光环境;他还是中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首位也是唯一一位中科院院士;他更是科学家中坚持每天诗歌创作的第一人。
吴硕贤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噪声控制学、厅堂声学和声景学。虽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科研,但吴硕贤至今仍保留着吟诗作词、挥毫泼墨的雅兴。
在吴硕贤看来,科学与艺术从来不分家,艺术不但是他相伴一生的爱好,还能为他的科研工作增添灵感。他将自己的治学理念概括为“理纬文经织锦成”,即把治学当作编织锦缎,以理科知识为纬线,以文科修养为经线,理与文交叉编织,相互融会。
毕业后,考虑到家在福建,吴硕贤想往南靠一靠,就去了浙江大学。以前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回家一趟非常不容易。1998年调到华南理工大学。
在岭南扎根后,自2016年起,当时已过古稀之年的吴硕贤在学生的帮助下开通了微信。此后每日清晨,他便作诗一首,发表于朋友圈,日日不落。到目前,已经创作2000首诗歌,这些诗结集出版,书名《恒吟集》。
关于科研与诗歌两个领域如何平衡的话题,吴硕贤表示:“自己所从事的建筑学研究领域本身就与艺术密切相关。建筑学研究即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声学作为一门物理科学,也与人的主观听音和音乐欣赏有关系。声学有三个基本特性,第一是物理特性,对此人们研究得比较多;第二是信息特性,因为声音能够传播信息;第三就是声音有审美特性,人的听觉艺术是与视觉艺术并列的。”
在科学与艺术的双重浸染下,吴硕贤还受到启发,将他对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感受运用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开始了对声景学的研究,并开创了“声景学”。
他告诉记者:传统文学与艺术中处处可见由声音形成的景观。比如,我发现《诗经》里就有28%的题目与内容涉及声景。包括“呦呦鹿鸣”,呦呦就是鹿鸣的声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就是鱼鹰的叫声,这些都是很美的声景。还有大量的诗词都是描述声景的,比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民族音乐中也有很多是以模拟声景为题材的,比如《空山鸟语》《雨打芭蕉》《高山流水》等。
近年来,除了“声景”,吴硕贤有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光景学”,研究人居光环境。他说:“我们要美化人居环境,视觉和声音景观都很重要。我对声景学和光景学的研究,就是要把这些文学历史内容和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声景体现乡愁,向传统借鉴,使得建筑师与规划师在设计规划人居环境时更符合人性,体现对人的关怀,特别是对人的听觉和视觉的关怀。”
荔树新叶
荔树秋来新叶红
梢头远望与花同
疑因果落容颜淡
再染丹朱衬绿丛
游流溪河
碧浪林丛一色同
游江船上暖情融
远岑因为蓝光散
未有近山青意浓
从化静修小镇
群山合抱南平镇
修竹荔枝一色青
万绿丛中何醒目
村头红柿挂灯明
黄叶
黄叶半干枯
依依别植株
虽违枝上秀
却把锦途铺
——摘自吴硕贤《恒吟集》
采访手记
科学和文学最终都要为人服务
这次面对面的专访,近距离感受到了吴院士举手投足间的那种儒雅气质。吴院士在现场回答了近20个问题,回答问题时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一点都没有院士的架子。
吴院士非常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表示: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除了努力学习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应当努力学习、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科技典籍,发掘其中宝贵的遗产,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方面屠呦呦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她正是从古代文献中得到启发。
采访中,吴院士充满哲思的语句令人印象深刻。谈成功,他提醒现代的年轻人:常立志不如立长志,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谈科研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他用《道德经》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做比喻,不管是城市生态还是文学艺术,最终都要为人服务……
吴院士告诉记者,科学家的生活原来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枯燥。业余时间,除了诗词创作,他会拉拉手风琴、游泳、打乒乓球。
吴院士数年如一日的诗词创作,更是令我这个文字工作者惊叹。他说:“之前我写诗是偶吟,而现在天天写,算是恒吟,所以最新出版的诗集名叫《恒吟集》。”
其言
花城诗意无处不在 广州从来就是诗词之都
广州日报:作为著名科学家,您却每天坚持在朋友圈发最新创作的诗歌,能否给读者谈一谈,您是如何做到的?
吴硕贤:自从我来到广州的华工,学校给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211工程”把我列入培育项目,到建筑声学实验室的建设,再到首先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都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实现了我在建筑科学领域多做贡献的夙愿。我从小也是喜欢古典诗词,我在前面也说过,实际上科学跟文学、艺术之间很多都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因为热爱,加上从事科研的自律精神,所以差不多6年,我一直坚持下来了。
广州日报:扎根广州这么多年,您认为广州的诗情画意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硕贤:我是闽南人,所以觉得广州的气候更适合一些。生活在广州,就我个人而言,诗意无处不在,就像广州春天的美一样。我每天都会写一首诗,正是对于广州诗意的发现过程。今天我在校园看见满地的黄叶,与广州的花海相映成趣,于是就写了一首《黄叶》,或许可以说明广州的诗意无处不在:“黄叶半干枯,依依别植株。虽违枝上秀,却把锦途铺。”
广州日报:广州正在着力打造诗词之都,而广州涌现出了包括屈大均、黄遵宪等50多位先贤。他们都是南粤本土的诗歌大家,对于打造诗词之都,您有哪些建议?
吴硕贤:前不久我参加了“诗意花城 听见花开”湾区诗词之夜的活动,各大媒体纷纷重点报道,全网刷屏。后来我听到我的学生们非常肯定这样的活动,同时全网都在谈论广州的这个诗词之夜。
打造诗词之都,首先宣传好诗意花城非常重要,广州在这方面的发力,值得高度赞赏。正如你所说,岭南有50多位“我手写我口”诗歌创作的先贤,要让现代的年轻人知道,广州从来就是诗词之都,要激发他们传承诗词文化的责任感;其次,要做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教育的平衡,要让每个街坊都懂得欣赏诗歌,然后才有传承与创作新时代诗歌的氛围。
广州日报:说到诗歌创作的教育与传承,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当下,应该如何加强诗歌教育?
吴硕贤:诗词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是应该要代代传承下去的。我本人是中华诗词协会相关工作委员会的顾问,所以我也有责任。诗词对我的科研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个人而言也是得益于“童子功的”。首先要教会孩子们从小能够欣赏、喜欢诗词;然后慢慢地能够写一些古诗词、格律、音乐,能够创作,这样我们的诗歌传统才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广州日报:广州的中学生们将迎来中高考,您作为文理兼修的“学霸”,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推荐给孩子们吗?
吴硕贤:关于诗词学习方面,我建议孩子们先背诵下来,不一定非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诗经》里有很多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不好理解的,背诵下来,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理解。语言是一个工具,如果不储备工具,到使用的时候就困难了。在其他课程的学习方面,我个人赞同“双减”,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开发智力,人的每个阶段智商发展不同,因此只要开发了脑潜力,学习就不成问题。
广州日报:今年的植树节,您带领院士团队去越秀山植树成为媒体报道的话题,对于广州的生态绿化建设,您有哪些建议?
吴硕贤:过去人们长期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相伴,人们也天生喜欢自然界的声音,高山流水、潮汐涌泉、鸟唱虫鸣,这些都能触动人的内心,是构成乡愁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美化人居环境,视觉和声音景观都很重要。我对声景学的研究,就是要把这些文学历史内容和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声景体现乡愁,向传统借鉴,使得建筑师与规划师在设计规划人居环境时更符合人性,体现对人的关怀,特别是对人的听觉与视觉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