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周婉琪) 3月13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将落下大幕,最后一个比赛日将产生6枚金牌,诞生在包括残奥冰球的决赛、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回转的3项冠军和残奥越野滑雪两项接力项目,各代表团选手都将全力以赴,争取更漂亮的成绩单。
闭幕日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如何说再见?据悉,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
闭幕式导演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要表达的是残奥运动员的故事与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我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留住我们的整个冬奥,留住我们双奥之城的这份记忆,让后人永远都能够记住它。”最终,导演组决定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视觉形象“同心圆”的基础上,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场地中央外加一个特别的舞美道具,结合地屏的呈现,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
沈晨透露,闭幕式的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障人士,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制作和排练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但其创意策划从2020年就已开始,历经几十稿的修改过程,相信到最后能比较圆满地呈现。闭幕式除了仪式外,还有两个核心表演:一是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另一个是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沈晨还表示:“张艺谋总导演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盲人运动员)点火环节已经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希望闭幕式的熄火环节也能留下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