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详解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重点聚焦三方面 多处修改瞄准稳经济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韩洁、刘红霞、申铖)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这些修改内容覆盖哪些方面?有何重点亮点?

  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和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详解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阐释字里行间的发展信号。

  向东介绍,今年报告的92处修改,内容涵盖了代表委员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稳经济方面,报告的修改内容涉及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

  向东介绍,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报告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在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在描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增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表述。

  刘日红说,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客观上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将多措并举稳物价,包括抓好农业生产、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创新是第一动力。向东介绍,报告围绕促创新的修改,涉及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报告补充了“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等。向东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在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方面,报告补充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等。

  向东介绍,报告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修改近30处。

  教育是立国之本。报告增加了“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表述。刘日红说,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这一问题,要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同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标题导航
~~~——习近平“两会时间”让世界理解“中国之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侧记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详解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3版: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
   第A4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5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6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7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文娱·闲情
   第A12版: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
东方风来暖人间
砥砺前行,携手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重点聚焦三方面 多处修改瞄准稳经济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
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省委第五巡视组对广州市开展专项巡视工作动员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