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乐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久之前我的腿摔骨折了,但想到这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就算是拄着拐杖也要来参加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今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行李之中,多了一副拐杖。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两会的重视与期待。她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替华人华侨解决实际的困难,并为中国文化的推广作出贡献。
重视教育和社会保障让她觉得“很暖心”
在与记者连线之前的一天,正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在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安然表示“很暖心”。
作为一名归侨代表,安然曾经在英国旅居近十年。2004年,她被华南理工大学引进回国,任该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创院院长。这样的经历让她与海外华侨有着密切的联系,更能够深刻地理解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祖国的关切;而女性教师独特的温情视角,也让她对教育与社会保障格外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安然表示,这让从事教育工作的她深受感动。而“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则让她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华侨的呼声没有被忽视,能够替他们表达诉求解决问题,我觉得很骄傲。”五年的履职过程中,安然深入一线调研,提出了27份建议,而这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解决了华侨国内身份证使用不便的问题。
那是在她当选代表的第二年,安然注意到很多华侨回国后,不能像国内群众一样凭身份证享受相应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于是,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了相关建议,呼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而这一建议很快便得到了回应:同年10月,国家移民管理局等国家部门出台相关规定,港澳居民、华侨持用出入境证件将与内地居民享受同等便利,享受交通运输、金融、教育、通信、医疗、住宿等35项公共服务。
建议建立与国内义务教育体系接轨的国际学校
今年两会,安然关注到了企业外派人员在子女随迁与教育问题上的需求,并提出在非洲建立与义务教育接轨的中国国际学校的建议。
安然告诉记者,通过长期的调研,她发现外派人员长期与家庭成员分离,尤其是缺席子女教育和成长,成了他们内心难以跨越的坎,“建立与国内义务教育体系接轨的国际学校,能够解决民营企业外派人员的后顾之忧。”安然表示。
安然还建议,不仅企业外派员工子女可以进入中国国际学校,其他华人华侨也都可以利用这个渠道,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最合适的教育。“中国的国际学校,连接的不仅是海外员工,更是海外华人华侨这个广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