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软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看的不仅仅是大湾区的“硬实力”,更要把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作为推进大湾区建设的一项关键性、牵引性任务统筹推进。
如今,规则机制的“软对接”正在各个领域产生“化学反应”:越来越多港澳居民选择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生活,科技创新协同合作迈上新台阶,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也变得更加便捷。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何瑞琪、张翔宇、贾政、魏丽娜、方晴、许晓芳、刘畅
图/由受访者供图
要素流动: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实现创新链高度融合
主持人:创新资源的流通是粤港澳规则衔接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探索进一步建立科研设施、科研资金、科研人员便捷流通方面,实现港澳和内地创新链高效对接方面,您有怎样的建议?
黄兰发: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应发挥科技资源集聚效应,助力国家推进科技自强自立。比如通过在河套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资源,对科创人才、项目等进行政策倾斜,打造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和尖端技术资源的“科技特区”,重点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难题。也可以通过发挥河套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打造“深港创新发展试验区”。当前河套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在深港协同发展科创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要发挥出河套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助力。
戴运龙: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充分释放国际科学中心的战略效应,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仅2021年,广东省市两级财政共跨境拨付科研资金3亿元,惠及港澳11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安排13亿元支持大湾区4个省实验室建设,安排设备奖励17亿元推进重大战略产业创新。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继续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主动对接港澳,确保全国顶格最优的财政政策在合作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好财政政策引导、支撑保障作用,推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落地见效,服务大湾区科技创新,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苏权科:我建议,建立一个能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科研管理机构的平台,促进科研互补协同创新、同频共振。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要厘清未来产业规划和对应技术或科学问题的清单,有的放矢,加快培养自身战略科技资源和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可以以项目为抓手,例如2019年,我们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共同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智能维养与安全运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也是交通运输行业首个粤港澳三地联合共建的工程技术科研机构。
制度衔接:加快推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落地
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我们把规则衔接作为打破壁垒障碍的关键,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如何把“制度之异”变为“制度之利”?
朱伟: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职业资格互认和标准对接方面,我们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便利措施先后实施,广东省累计与港澳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2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深化拓展实施“湾区通”工程,实现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打造最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研究在更多粤港、粤澳口岸创新人员通关新模式,加快推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落地,促进人员车辆往来便利化。
黄兰发:我想从人才的角度来具体谈谈如何将“两制之异”转化为“两制之利”。例如探索一些专业资格互认先行先试,从而带动技术移民、增加国际人才便利、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支持推出一批适应国际高端科创人才发展的政策举措,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等重要平台,营造有利于吸引国际一流科创人才的良好环境。
人才集聚:构建青年人才引进与培养“双通道”
主持人:人才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对人才的重视,决定大湾区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建设要广纳全球创新人才为我所用,在这方面,您有怎样的体会和建议?
戴运龙:健全人才创新机制,才能充分释放国际一流人才的集聚效应。2021年,广东财政全面落实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补贴申请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境内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施优惠政策,采取直接免征方式,政策全国最优。安排大湾区企事业单位人才发展专项8亿元,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区。
袁玉宇: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大湾区建设中,要通过湾区辐射作用,联合全球创新人才进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而在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过程中,不仅是基础研究人才重要,产业端的产业人才也很重要,应关注产业链关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议建立起合理的产业人才评价标准,明确人才认定、组织体系和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标准。对于青年人才,我建议在大湾区也构建起青年人才引进与培养“双通道”——一方面扩大对青年人才引进的支持范围和力度,如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另一方面,建议在落地湾区的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置青年专项,或在重大科研计划、重大课题项目中保证给青年人才一定的比例额度,让青年人参与湾区科技创新主战场。
苏权科:人才培育应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不同优势。例如香港培育人才比较“专”,但如果为重大工程服务,在综合能力上会有所欠缺。而内地具有产业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完整。“港澳成果内地转化”“港澳人才内地应用”对培养顶尖人才、解决跨学科领域问题、支撑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都有重要的意义。
张传卫:我建议,要以尖端技术创新吸引世界级高端人才向大湾区集聚。例如今年全国两会,我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碳”新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议,这将有力推动和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电力电子等多学科交叉和工程研究。未来将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双碳研发创新中心,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双碳大学、国家双碳经济产业融合重点实验室和大湾区双碳技术创新中心,吸引全球尖端双碳人才聚集。
人心相通:为港澳同胞在内地生活就业提供更大便利
主持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大湾区建设成果要更多惠及粤港澳三地民众,在如何拓展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空间方面,您认为如何发力?尤其是如何聚焦港澳居民关切的教育医疗社保等热点问题,制定更精准的政策,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朱伟: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民生“湾区通”工程,推动大湾区建设成果更多惠及粤港澳三地民众。创业就业方面,实施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近2万个岗位面向港澳居民公开招考,支持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12家重点基地为骨干、珠三角57家特色基地为基础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民生领域方面,目前,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已享有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享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未来,我们也将积极拓展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空间,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为港澳青年提供“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的全链条服务。聚焦港澳居民关切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热点问题,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专项政策,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为港澳同胞在内地生活就业提供更大便利。
吴小丽:我认为,要放宽横琴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的准入门槛。为推动合作区医疗“一体化”发展,建议将横琴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港澳药械通”政策试点名单中,允许引入境外已合法上市销售的药品、医疗器械,尤其是澳门医院现在使用的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开辟一条境外药品、医疗器械申请的“绿色通道”,便利澳门医生跨境执业以及居民跨境就医,推进粤澳医疗卫生资源协作。
蔡卫平:在我今年提交的建议里,提到允许港澳广泛使用的疫苗进入大湾区非免疫规划疫苗范畴,把疫苗也纳入“港澳药械通”的政策范围。将部分在港澳上市的成熟疫苗,尤其是创新性疫苗纳入其中。允许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指定医疗机构经授权审批后使用。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居民能享受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成果,满足大家对健康医疗的需求。
声音
深化拓展实施“湾区通”工程,实现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研究在更多粤港、粤澳口岸创新人员通关新模式,加快推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落地,促进人员车辆往来便利化。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
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继续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主动对接港澳,确保全国顶格最优的财政政策在合作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
我建议在大湾区构建起青年人才引进与培养“双通道”——一方面扩大对青年人才引进的支持范围和力度;另一方面,建议在落地湾区的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置青年专项,让青年人参与湾区科技创新主战场。
——全国人大代表、迈普医学董事长袁玉宇
今年全国两会,我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碳”新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议,这将有力推动和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电力电子等多学科交叉和工程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
在我今年提交的建议里,提到允许港澳广泛使用的疫苗进入大湾区非免疫规划疫苗范畴,把疫苗也纳入“港澳药械通”的政策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
开辟一条境外药品、医疗器械申请的“绿色通道”,便利澳门医生跨境执业以及居民跨境就医,推进粤澳医疗卫生资源协作。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
在湾区打造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和尖端技术资源的“科技特区”,重点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难题。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黄兰发
我建议,建立一个能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科研管理机构的平台,促进科研互补协同创新、同频共振。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