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代表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时间进入2022年,越是风险挑战越要迎难而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本期“云桌会”推出三个版的“行稳致远”专题,邀请代表委员围绕“行稳致远”展开热议,同时连线广州企业代表,听听他们的心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申卉、邓潇丽、龙乐乐、黄健源、贾政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龙成通、受访者供图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爬坡过坎”与“行稳致远”,描述了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给予了广大市场主体充足的发展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明确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还有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等相关举措,将更好地助力企业焕发生机。
减税降费加大力度让企业轻装上阵
主持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减税”一词共出现了7次。请问如何解读其中意义?如何精准发力让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
戴运龙: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应对困难挑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明确要求减税降费政策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近年来,中央财政坚持算大账、谋大局,“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8.6万亿元,千万企业和数亿群众享受了政策红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广东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以来减税降费超过7700亿元,其中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1574亿元,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实惠。2022年,广东将坚决按中央要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强化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坚持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相结合,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需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同时,注重精准实施,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
董明珠: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能够如期完成预期目标,非常了不起。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前还会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今年政府减税降费的力度,超出我的预期。我们应该珍惜,抓住机会、抓紧时间把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上。同时加大创新的力度,制造更多让消费者满意的高质量产品,让企业真正地成长起来。
吴列进:我建议为创投行业减免税负。允许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制定空间,但要求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配,引导创投基金切实支持当地经济发展,避免各地方之间过度竞争,同时,明晰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标准,提高政策执行力,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匹配的直接融资支持。
助企纾困资金 精准帮扶特殊困难行业
主持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在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方面有哪些建议?
戴运龙:推动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前行,全省财政将拿出真金白银、采取有力度的工作措施、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充分发挥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减轻制造业小微企业社保负担,广东省新设立助企纾困专项资金,并实施助企纾困的一揽子财政政策,统筹实施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优化实施“小升规”政策,通过奖补等方式促进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黄达昌:近年来,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社保费减免和缓缴税费政策,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给我们制造业企业带来的影响,让我们吃下了稳运营的“定心丸”。
李东生: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光伏新能源等高科技制造产业具备重资产、长周期特点,每个项目投资均在数百亿元规模,数额巨大。目前项目投资基本来自企业资金与银行融资,在便利性更高的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案例较少。
由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资本融资的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保护知识产权 完善创新保护和激励政策
主持人:“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是今年热议重点,如何才能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吴列进:我认为,创新不能一蹴而就,有大量基础性工作要做。首先,政府在顶层设计上要建立完善创新保护和激励政策,设立创新激励指导基金,特别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尊重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成果。第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培养、引进和运用创新人才,为人才创新提供资助和服务,推动创新成果的推广使用。第三,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研究制订适应创投行业特性和发展要求的基础性税收政策,增加社会资本进入创投行业动力。
白映玉:制造业企业始终要保持创新,不断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这样才能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可以以行业领头羊、企业骨干人才等为主导成立创新工作室,带动培养起一大批技术技能骨干人才。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技术工人的“工匠精神”。技术工人有了“工匠精神”,才能专注研发、积极创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
我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能力的财政投入,重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确保职工技能培训经费充足,健全经费监督管理,保障经费的使用方向。
提升国产化率 完善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建设
主持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在产业发展方面,今年重点提及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如何更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李东生:在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制造业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首先,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完善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建设。其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中国制造产业链布局。再者,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以电子信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构建。另外,充分利用中国经济体量和庞大市场,助力我国企业提升行业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并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的治理。
董明珠: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要有优惠政策,更要有好的环境。建议加速通过制度建设,保障企业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人才,进行技术研发。这样才有更多企业愿意投入经费和时间培养人才。我们是制造业企业,培养人才的周期长,像电机技术,十几年才能出现几个技术的突破点。虽然人才的流动是必然的,但不能恶性竞争,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流动体系,让企业愿意培养人。
黄达昌: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需要人才作为支撑。以江门为例,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列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江门是发展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的核心城市。因此,我提出了在江门建设广东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议,这样可以加强安全应急科学技术研发,强化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高校联合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培养安全应急领域专精尖人才,促进安全应急产业跨越式发展,为广东乃至全国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
让技能人才与科研人才齐头并进
主持人:强化人才支撑,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中国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如何加大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白映玉:我国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还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技能领军人才匮乏等问题。据调查显示,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另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探索还需进一步完善。
建议加快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落地实施,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人才使用、激励等保障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晋升发展机制,让技能人才与科研人才齐头并进。另外,建议加强高职院校、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设,结合装备制造业、数控技术、电子信息等产业人才需求开设特色专业,拓展订单式培训,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强化对技能人才的培养。
吴列进:首先,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要实现科技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关系密切,社会、企业和人才本身都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认识,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好坚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出成果的思想准备。社会上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比如设立企业家日、人才节。
黄达昌:目前制造业的产业工人存在薪资水平偏低、受尊重程度不够、职业技能提升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制造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降低。如何维持企业用工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推进“工人新村”的建设,通过技能与职称挂钩,职称与收入、居所分配相关的方式,提升制造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助力实现“中国智造”。
声音
2022年,广东将坚决按中央要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强化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
建议加速通过制度建设,保障企业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人才,进行技术研发。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完善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建设。其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中国制造产业链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
建议加快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落地实施,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人才使用、激励等保障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晋升发展机制,让技能人才与科研人才齐头并进。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
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关系密切,社会、企业和人才本身都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认识,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好坚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出成果的思想准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列进
如何维持企业用工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推进“工人新村”的建设,通过技能与职称挂钩,职称与收入、居所分配相关的方式,提升制造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助力实现“中国智造”。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