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记者调查发现防疫产品销售逐渐回归常态

水银体温计逐步退市 电子体温计精度屡遭投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

  近年来,电子体温计成为家中“少用而必备”的医疗器械之一,市场也快速拓展。但电子体温计准不准确?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哪些问题?记者对电子体温计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防疫产品的销售正逐渐归于常态。

  三个月体温正常宝宝被量出40摄氏度

  2020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明确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这意味着,水银体温计即将成为历史,而电子体温计也迎来了市场的“春天”。但在一些人看来,“有的电子体温计测温不太准,感觉不是很信得过。”

  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电子体温计”时注意到,消费者的投诉也主要集中于“温差较大”和“误差”等问题。有消费者反映,其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台欧姆龙电子体温计,给家中三个月宝宝第一次使用时测量体温为40摄氏度。“全家人特别担心,赶紧去发热门诊,用医院水银温度计测量低于37摄氏度,医生说体温正常。”之后联系电商平台客服申请退货时,却得到了拒绝退货的结果。

  电子体温计抽查不合格率较高

  记者注意到,2月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2021年型式批准计量器具省级监督抽查结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据了解,该次抽查的17批次的电子体温计中不合格的有4批次,不合格率为23.5%。其中,由爱奥乐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体温计检验结论为性能不合格。其规格型号为T104,生产日期或批号为2020年11月;此外,性能不合格产品还有由深圳市老郎中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型号为L900A和L900B两款产品,生产批号分别为2020年2月和2020年9月;另深圳市讯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体温计也显示“不合格”。

  而根据1月26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的2021年上海市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医用电子体温计)。该次抽查检验的5批次产品,有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40%。结果显示,2批次电子体温计被检出标志项目不合格,商标(标称)涉及聆脉、佳迅。

  业内观点

  未来业绩增长有不可持续风险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电子体温计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预计到2022年我国电子体温计行业市场规模大约为29亿元。

  近十年以来,电子体温计产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有分析指出,电子体温计这个环保电子产品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时期,同时带给这些医疗企业巨大商机。根据测温仪行业概括及现状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我国手持红外测温仪产量稳步提升,2020年产量达到30万台。预计2021年产量可达到65万台。

  据了解,当前市场上有很多与电子体温计相关的公司,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搜索发现,相关结果近万条,而且其中很多是注册资本数百万元的中小企业。

  根据医疗器械企业可孚医疗介绍,2020年的业绩增长具有偶发性,随着防疫物资销售价格和销量回归常态,未来业绩增长有不可持续的风险。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可孚医疗的业绩已经有所回落。2021年1~6月,其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减少10.50%;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减少20.97%。

 
     标题导航
~~~或再点燃创新药赛道投资“热情”
截至去年12月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同比大增38.7%~~~
记者调查发现防疫产品销售逐渐回归常态~~~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迎接全国两会
   第A3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国内·国际
   第A11版:产业·医药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体育·文娱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国产细胞治疗产品首次“出海”
各大平台纷抢“医+药+服务+支付”
水银体温计逐步退市 电子体温计精度屡遭投诉
新医师法昨起实施
粤部署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倍轻松2021年四季度营收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