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致广大而尽精微

——杨永权工笔花鸟作品赏析
《荷满塘》 纸本设色 杨永权
《涟漪》 纸本设色 杨永权
《出觅图》 纸本设色 杨永权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画家杨永权以工笔花鸟画闻名于岭南画坛,画风清新幽雅,观之让人如沐春风。近年来,工笔画由于现代绘画因素的加入以及重彩的运用,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感受,但如何在画面上表达个人感受和找到自己的语言并形成艺术样式,对工笔画家来说仍然是个挑战。

  性情入画

  工笔画要求画家有沉稳的定力,在心静如水的状态下观照自然,这样才能刻画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作为荣获过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杨永权,在长期的工作和为人处事中养成了温润沉稳、质朴真诚的个性。这种质朴的性情自然在他的画面中表露出来,多年来,他在修炼自己品行的同时,刻苦精研两宋院体工笔画花鸟画技艺,取其工丽细腻造型之法,致力于诗情氛围的营造,作品格趣高雅。

  两宋绘画清淡高雅的绘画气息是建立在画家把诗文意象入画,在写实性表达中,将景物赋予特殊情感的含义,即写意性表达,进而营造画面的意境。可谓把画作意蕴和写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是虚有其表的繁复制作和技巧性炫耀,这就需要画家具有丰厚的学养以及在画面上的性情流露。所以,著名画家李醒韬认为,杨永权的画如他本人一样,实实在在,真诚质朴,无半点哗众取宠之举,有的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美感和诗意的享受。

  杨永权认为,写意性不应局限于那个画种,不能简单理解工笔就不具写意,恰恰工笔画中富有的诗情画意必须用心体会,对于前辈老师的作品,就是要学习他们的写意性,心存敬畏。杨永权的画作《涟漪》的画面上运色如墨,用兼工带写的手法表现了荷塘的清润,有一种薄雾轻岚、微风拂面的艺术效果。

  正是杨永权沉静醇厚的性情,加上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才在画面上蒙养出意境清新的画风。

  气息滋养

  杨永权早在羊城书画艺术学校时,开始师从连登、吴云峰、任斌强等名家,在绘画上虽然没有直接师承老师的画法,但一直在老师前辈们这种从文从艺的氛围中砥砺前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润物无声。对传统的崇尚,对师道的尊重,无疑让他的绘画有了传承的影子,在诗书画的涵养中有了自己的探索,他期望把晋人之高古,宋人之精致,元人之风骨融入自己的绘画中,同时,在生活中印证,在大自然中感悟物象的鲜活气息。他在学习宋画的时候,更多融入自己的审美愿望,融入自身感受和个性,用自己对自然独特的视角诠释了情景交融的画面之美,不断向传统绘画精神的回归与追问。

  广东画院展览馆副馆长、美术评论家卜绍基指出,杨永权的工笔画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古典诗韵中。岭南文化底蕴的丰厚,珠水云山的灵气感染着他。于是,他把历史的文化与大自然的灵气融汇其作品中,使其作品工致于笔墨而精微于神髓,出于自然而超乎于自然。

  看杨永权的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润和空灵气息,这种气息正是在对传统的敬畏,对师道的崇尚,对绘画的虔诚中滋养而成。

  探索不止

  杨永权学习研究中国工笔花鸟画已有3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也曾进修重彩画、漆画,也学习一些现代的表现方法,但也没有改变他对传统的理解,更多是转而为对传统更深的认识。杨永权的作品在可控的范围中常常进行大胆的尝试,并且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工笔画中的淡彩渲染技法,他觉得这并不能表达岭南自然中浑厚华滋的特征,他开始追随中央美院苏百钧教授等名家学习重彩画法,通过传统重彩画和借鉴日本岩彩画技法的优点与工笔画相结合,来表现他自己心中的意境。新的绘画材料和新的表现技法的运用,开拓了绘画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力度,在微妙的色彩变化和韵律节奏中寻求抒情的魅力,表现混纯、朦胧、梦幻的艺术意境。如作品《荷满塘》,铺天盖地的荷花铺满了整个画面,密不透风,完全没有传统中国画留白。他巧妙地利用荷花正反奇正的姿态和色彩上的微妙差异来形成画面中的层次和空间关系,具有特殊的视觉观感。此作品入选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

  杨永权在注重画面整体格调外,还特意留心细节的微妙的色彩变化,在冷暖对比中表现鲜活充满动感的生命气息,在幽雅宁馨的基调中,给人留下意味悠长的想象空间。

  拥有沉稳的性情和长年历练的笔墨技巧,杨永权以推陈出新的作品向大自然传递生机盎然之美、真挚和谐之风,不屈不挠之态——他的绘画开始在精细微妙的绘画世界中呈现出广博深厚的境界来。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深度
   第A7版:文娱·闲情
   第A8版:美术
许鸿飞作品《马克思铜像》捐赠给中山大学哲学系
致广大而尽精微
“植明左书作品鉴赏活动”在文德书画院举行
春归花不落 风静月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