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了对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产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增加职业吸引力,促进产业工人工资合理增长,成为社会热议焦点。这也吸引了吴翔和杨飞飞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他们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分别提出建议,为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发声。
全国总工会在对代表建议答复中表示,将推动政府完善工资政策,促进职工工资增长。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除署名外)
建议促进产业工人工资合理增长
答复:将积极推动政府完善工资政策
吴翔等7名人大代表调研发现,普通基层工人岗位提升难度加大,层级间流动较少。钢铁、石化、造纸等支柱产业及配套产业、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紧缺。一线生产工作相对而言危险系数高,而待遇却相对较低。
吴翔是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变电管理所220千伏雷州巡维中心副站长,据她所观察,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岗位的工作,青年员工即使刚就业时从事生产一线,渐渐也会往行政管理部门流动,错失了经验继续累积的良好机会。
“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促进产业工人工资合理增长。”吴翔表示,必须建立健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机制,使产业工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另外,解决科研及各种创新成果转化难、收益难问题,完善高技能人才税收、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机制上保证高技能产业工人有良好生活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对此,答复表示,2021年人社部印发了《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为引导企业不断优化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体系和工资结构提供了参考方案,鼓励企业试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指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等。
值得注意的是,答复还透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
全国总工会将积极推动政府完善工资政策,促进职工工资增长,参加有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政策制定,还开展了技能要素多渠道参与企业分配的研究。目前,许多省市和企业已把技能人才待遇纳入集体协商范围,有的地区还探索了劳资双方签订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
建议将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与薪资收入挂钩
答复:将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
“年轻人不爱进工厂、不愿意从事制造业,热衷投身于时间更灵活、薪酬更丰厚的服务业,如快递、外卖、网约车服务和网络直播带货等。”全国人大代表、富士康科技集团精密机械事业群技术经理杨飞飞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制造业的职业吸引力不够,产业技术工人存在技能提升慢、晋级晋升通道窄,甚至出现年龄断层的现象。此外,考虑到生产压力、培训成本和留才成本,企业培训产业工人积极性普遍不高,比起育才更倾向引才。
“增加职业吸引力,使产业工人增技又增收”,他建议,政府出台指导性政策,将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与薪资收入挂钩,产业工人通过技能提升培训、技能等级认定等获得技能证书,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前景和回报。另外,可配套完善培训补助的相应政策与实施细则,对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给予资金补贴。把技术工人占总用工的比重作为衡量企业用工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比重较高的企业予以相关政策倾斜,以此鼓励企业优化用工结构。
全国总工会答复,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持续完善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强指导调度,打通文件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分担企业育才、用才成本的建议,答复表示,将加大培训补贴直补企业的工作力度,探索开展项目制培训等多形式培训。对企业直接组织职工培训并承担培训成本的,将培训补贴资金按规定直补企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鼓励行业协会、跨企业培训中心等组织中小微企业开展学徒制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