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昨日召开
●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连续第五年被评为“优秀市直单位”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总结成绩、树立典型、鼓舞士气,昨日上午,东莞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发布东莞市2021年度先进工作单位名单、2021年度全市“单打冠军”名单,市卫生健康局获得“优秀市直单位”、三项全市“单打冠军”的荣誉。
这是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连续第五年被评为“优秀市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夺得的“单打冠军”至此也达到18项。料峭春寒中,这温暖人心的消息,令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倍感欢欣,充满力量。
国际健康驿站顺利启用
回望过去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倾心而为、倾力而行、倾情奉献,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全力抗击新冠疫情,迅速控制疫情传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把疫情处置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提级指挥、快速流调、精准管控、闭环隔离、核酸筛查、高效救治、发布及时,妥善处理“1·14”“6·18”“12·13”疫情,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全国首宗高校疫情。国际健康驿站顺利启用。新冠疫苗接种高效有序,各类人群的全程免疫率均位列全省第一。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建设和管理更为规范。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紧盯国家督查激励,综合医改持续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圆满收官,预算管理全面实施,公立医院基本落实总会计师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药物政策实施不断深化,全市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占比降至21.04%。短缺药品与急(抢)救药供应保障有力,储备药品增至100个。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远程医疗“一站会诊”正式上线,互联网医院增至35家。
聚焦打造医学高地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聚焦打造医学高地,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争创省高水平医院。市人民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项目治疗中心大楼和市中医院国医馆项目正式动工。5家区域中心医院加快建设,市东部中心医院、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与高校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新增7家医院通过二甲综合医院评审。新增市级重点专科26个、特色专科13个。新增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个,省防治卒中中心5个,创立省级“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培训基地1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5个。获得科研项目519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609项。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92名。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立足资源向下延伸,基层能力稳步提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开展,新增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省复核达国家推荐标准报国家确认,选派56名医生、35名护士参加东莞—香港金牌家庭医生(护理)培训,22家香港金牌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室投入使用。2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达87.81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不断促进中医中药发展,内涵建设全面加强。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疫情防控期间,中医药预防延伸到封控社区及一线重点岗位人群,全年发放中药预防处方累计22.11万剂。市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合作,启动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医疗和创新高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定为市中医康复中心,启动创建省中医康复示范单位。虎门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中医医院,获省专项资金奖励3000万元。
推进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注重广覆盖全周期,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优化健康服务,为6.9万名孕妇开展免费产前筛查,为8.6万名新生儿开展免费先天性疾病筛查。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成立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成功创建10家优质服务示范托育机构。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及干预项目,为14.5万名一年级学生免费筛查视力健康情况。全面推进高血压和糖尿病早期筛查及干预行动,成人首诊血压测量率超90%,糖尿病累计筛查28.5万人。启动第三轮妇女“两癌”筛查,累计筛查23.5万人。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立市级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正式启用。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31家医疗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单位,全市“银龄安康行动”覆盖率达146.53%。成立市委保健委,建设干部保健基地医院。建成全省首个地市级职业健康科普教育基地。
这一年,东莞卫生健康人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讲好卫生健康故事。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官微发布推文1096篇,总阅读量超4300万次,超过前三年总和。挖掘抗疫故事,护士黄雪仪冒雨转移核酸样本的事迹,被众多主流媒体报道后走红全国。筑牢抗疫防线,先后组织召开20场新闻发布会,为疫情防控注入“心理疫苗”。擦亮“最美医护”品牌,举办第六届“最美医护”评选活动,组织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赴贵州铜仁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