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上接1版)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0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各地发现疫情后,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现阶段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精准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岁末年初,北京因冷链引起聚集性疫情,春运叠加冬奥,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北京市疫情防控面临境内境外双重风险……

  北京果断采取措施,建议京津通勤人员居家办公,倡导广大群众就地过年,确保涉奥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对风险人员精准实施健康宝弹窗策略……

  如今,冬奥赛程已经进入尾声,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疫情防控等得到各方点赞,彰显中国非凡的治理效能和制度优势。

  “(北京冬奥会闭环)是整个星球中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等防疫政策给予肯定,他说,“只要大家都遵守团结的精神,人人都做出贡献,即使是在新冠疫情中,也能举办一场伟大的盛会。”

  疫情大考下,中国始终坚持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绿、黄、红三色健康码精确预警;大数据、行程码助力精准流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执行防疫政策明确提出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得随意扩大限制出行范围等“五个不得”……

  每一个精准防控措施的背后,都是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

  落实“四早”,提升疫情防范能力,第一时间精准流调,大力推进疫苗接种……中国通过多种措施筑牢抗疫“铜墙铁壁”。

  韧劲十足 疫情之下保民生、强经济、促发展

  面对疫情大考,从“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到稳健复苏经济发展,中国始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防控疫情,保供稳价不放松——

  疫情防控阻击战亦是民生后勤保障战。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是抗击疫情的另一战线。

  越是疫情面前,重要民生商品市场越不能出现波动。

  西安疫情发生时,有关部委及时启动生活物资保障机制,协调周边6省份有关部门建立对陕西联保机制,加大鲜活农产品运往陕西的运输组织力度。

  当奥密克戎变异株来袭,天津启动全市群众生活供给保障应急预案。天津批发市场、超市的蔬菜库存量迅速由供应全市2天水平提高到3至4天,米面油存量由20天水平提高至30天。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极为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时刻,不少地方的农贸市场实行“线上下单、零距离配送”,许多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化身分拣员、配送员,让“菜篮子”出得了村、上得了桌。

  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成果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基础。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尽管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中国经济交出全年增长8.1%的优异成绩单,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稳得住疫情,才能活得了经济。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03亿,个体工商户新设1970.1万户,外商投资企业新设6.1万户。

  疫情防控取得突出成果、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书写出新篇章。

  一列列中欧班列疾驰在亚欧大陆上;世界经济寒潮下,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盛会吸引全球目光;“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壮大……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提出与相关国家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中国正用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大国担当 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筑起免疫长城

  2021年3月24日,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日报制度启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始每天在官网公布疫苗接种总数。

  五条技术路线同时启动疫苗研发;疫苗企业满负荷组织生产;全民免费接种;在安全科学的前提下,不落下任何一个群体……

  截至目前,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超30亿。我国超12亿人已完成全程接种,超过总人口数的87%,超4.5亿人已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数据显示,无论研发还是接种,我国新冠疫苗始终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与此同时,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全球使用的疫苗中,每两支就有一支是“中国制造”。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期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期间表示,世卫组织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愿同中方继续合作,推动疫苗公平可及,提高接种比例,早日战胜疫情。

  抗击疫情,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

  当疫情席卷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成为突出问题。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支持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同30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

  中国以“天下一家”的情怀、道义为先的行动,履行了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为消除“免疫鸿沟”、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贡献。

  中国以“生命至上”的理念,用信义之举守护公共健康的人间正道,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筑起免疫长城。

 
     标题导航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深度
   第A6版:冬奥中国年
   第A7版:冬奥中国年
   第A8版:美术·闲情
为中医药发展奔走 为患者发声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启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