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跨界“火与冰”

轧钢工人变身奥运制冰师

刘博强服务北京冬奥。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钢铁厂的轧钢工人,冬奥会冰壶赛场的制冰师,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行业,却在刘博强身上完美融合了。“我在首钢轧钢岗位上工作26个年头了,因为北京冬奥会才开始转型成为制冰师,从没想到有这样的工作机会。”

  刘博强说,从钢铁工人到制冰师,转型跨度非常大,隔行如隔山,从火到冰的跨界,半路出家适应新的岗位非常困难。”2017年7月,刘博强开始到首都体育馆进行扫冰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周末,三个月后,基本学会了扫冰和制冰的工序。“学习结束后,就回到首钢园,这里新建了四块场地,分别是花滑、短道、冰球和冰壶,但冬奥会时我的工作地点则是‘冰立方’内的冰壶赛场。”刘博强说。

  “2018年7月,我开始学习冰壶制冰,冰壶场地与别的场地并不一样,看起来光滑,其实是不光滑的,上面有冰点,制冰过程叫打点,要求非常高,几个月的练习后总算可以配合国外顶级制冰师去完成上冰打点工作。”刘博强坦言,冰壶场的冰是最难制的冰,平整度要求是其他冰上运动冰场无法比拟的,“滑度是有具体数值的,赛道的滑度要求从赛前维持到赛后不能有变化。”

  刘博强说,制冰师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制冰师要控制好所有设备,如制冰机组、除湿机组、修冰设备等,我和另一位顶级制冰师一起工作了4年,我曾问他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工作,他回答,与他一起工作一年就可以,但如果要把冰场上所有问题解决,至少需要5年。”刘博强透露,这位顶级制冰师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40多年,“希望自己更加努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国际顶级制冰师的要求。”

 
     标题导航
苏翊鸣携多位中国选手分享北京冬奥会庆生经历~~~
跨界“火与冰”~~~
北京冬奥闭幕进入最后两天倒计时~~~
男篮亚洲杯分组确定~~~
新一届中国女排集结~~~
羽生结弦继续为表演滑准备~~~
挪威刷新单届冬奥会金牌纪录~~~
又有同事请假参加北京冬奥了~~~
巴黎奥委会派员到北京取经~~~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5版:都市新闻·闲情
   第A6版:冬奥中国年
   第A7版:冬奥中国年
   第A8版:文化
“生”逢盛会 美妙酷炫
轧钢工人变身奥运制冰师
“葱桶”组合双人自由滑冲金
中国队与韩国巴林同组
广东女排4名主力入选
一口气练习9首表演曲目
荷兰7枚金牌全部来自滑冰
这次是食堂大厨变身裁判
称赞冬奥组委适应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