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平台经济赋能乡村产业
来自甘肃庆阳的白玮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4年来通过在北京做一名外卖平台骑手实现稳定脱贫,“上班灵活,收入稳定,平均每月8000多元,可以负担两个孩子的生活费、老人的医药费”。
算法派单,线上接单,线下干活……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之间资源、机会等均等化发展。美团数据显示,脱贫攻坚期间,累计近6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成为平台骑手实现就业增收。
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折射出巩固脱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截至目前,国家级电商平台“832平台”累计销售832个脱贫县农产品超过200亿元,帮助230万农户巩固脱贫成果。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不久前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等8个方面进行部署。
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的数字化转型。2022年,各大平台加速布局乡村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促进稳定增收。
在源头生产端,平台利用大数据探索推进农产品分级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农村创业者培训方面,实施“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目前该项目在全国30个省份培训了超过100名乡村创业者,带动乡村上百万人增收和就业;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平台设立县域互联网就业岗位,引入数字经济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
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数字技术和平台经济为乡村振兴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王炳坤)